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成功密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n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知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能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特别是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知识点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同学们,它们的面积有变化吗?”学生甲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6平方分米。学生乙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6平方分米小。此刻,我也不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而是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三、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點,设计游戏性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迪思维,在游戏中获取新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军机大臣和珅马上讨好,忙跪倒,说:“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墉跪倒在地,说:“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2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3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说:“刘爱卿说得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五、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激发学生探索意识,引发学生思考,进而自主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则不能。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种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乐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其他文献
学生工作干部队伍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作风正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等专门人才,促进高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核心问题”的导向作用对于教学效率提高非常有作用。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利用“核心问题”来使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流畅合理,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效率。针对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教师要利用“核心问题”来激发课堂活力,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以“核心问题”为导向的数学教学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和动力。数学学习需要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让他们带着兴趣进行建构式的学习,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数学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的部分。随着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进一步发挥,在教学工作中不满足于现状,继续进行创新研究,让学生们的主动性得到更多的释放。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围绕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
根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担负着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而高校中的党支部作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要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教学科研管理各项任务完成。高校党支部的工作是
在“对话式教学”中,不是传统教学那般将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通过加强与小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将正确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生态课堂中利用“对话式教学”能够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使教师不断反思与总结,端正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仪态,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利于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对话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同时,注重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