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职业院校管理行动计划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选理由 《职业院校管理行动计划》要落地,需要各地和各个院校行动,也需要主管部门的督促和推进。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明确工作重点,体现了工作跟进意识,也表明了职业教育规范管理永远在路上的工作常态。
  事件回放 2015年8月,教育部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文件提出,用三年时间开展系列行动,全面提升职业院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
  2016年10月18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南京召开全国职业院校规范管理座谈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以及部分研究机构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教育部职成司副巡视员周为到会并作讲话。会上,江苏、北京等37个省市的代表就职业院校落实《行动计划》的工作进展、經验做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推进工作的举措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并就职业院校数据采集平台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演示与具体说明。周为副巡视员在讲话中对一年多来各地实施《职业院校管理行动计划》情况进行了总结。她指出,规范管理工作仍然是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各地的进展很不均衡;在突出问题治理过程中,有个别学校和地区屡被曝光;仍然有强制性实习、安全监管不到位等实习管理违约情况;虚假招生等招生不规范现象还时有发生;学籍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资金拨付、项目经费违规分配等财务管理不到位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教学管理举措没有得到切实落地。为此,周为提出,各省、市、自治区及新疆建设兵团,对违规的问题要高度重视、限期整改;对突出问题要全面梳理,專项治理;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行动计划》的有效落实。周为强调,院校规范管理工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规范管理工作永远在路上,需要管理者持之以恒的落实和创新。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乌鲁木齐的考察发现,当地职业教育发展存在职业学校社会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专任教师引进难、校企合作处于分散的初级阶段等问题,需要从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育优质职教资源、努力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加大资金投入与教师的培训力度、探索校企合作的新型机制、深化强化依法治校意识等维度促进乌鲁木齐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乌鲁木齐;职业教育
摘 要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中,“高水平”目标的内涵是特色化的高水平、动态化的高水平、全员化的高水平、国际化的高水平。高职院校肩负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需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特色优势,服务区域行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强化师资力量,建设卓越双师型教师队伍;突出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参与国际教育服务分工,提升国际化水平。  关
摘 要 职业学校与小微企业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常州市小微企业众多,职业学校为小微企业服务可以解决常州市制造类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技术人员短缺、技术人员培训不足等难题。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为小微企业短期培养机器人技术人员实践中,从培养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考核形式等方面构建小微企业短期技术人员培养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具有课程设置灵活、导师选派灵活和学制短的特点,在具体实践中取得较好
摘 要 当前,以职业院校为核心的狭义职业教育已经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应建立广义视阈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融合沟通的终身学习机制,而自学考试在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沟通衔接和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天津自学考试机构不仅通过课程设置、学分互认、相互衔接等方式与技工教育、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还通过合作考试项目、组织开展“蓝领双证”工程等与行业企业进行沟通衔接。  关键词 广义视
摘 要 《悉尼协议》是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国际互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已参照《悉尼协议》开展了课程改革实践。通过构建学生参与课程改革效果评价前后的博弈模型,对比教师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预期效用,论证学生参与课程改革效果评价的有效性,进而分析影响教师和高职院校收益的因素,归纳学生参与课程改革评价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建议:完善学生参与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提高高职院校
摘 要 “3 3”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是江苏省教育厅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有益尝试。针对项目实施七年来的成效,以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和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3 3”衔接项目为例,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分析经验得失,提出未来实现“3 3”中高职衔接项目有效开展的建议:组建省级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指导委员会;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教材选用标准;构建中高职衔接的
摘 要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在江苏全省13个地级市,分别对企业实践教师、学校管理者、企业管理者展开调查,了解专业教师近3年企业实践形式和累计时间、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动机、专业教师企业实践主要行为、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效果等四项内容。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对策: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应该以半脱产为主要形式,每次企业实践时间以1个月为宜;纠正部分教师
摘 要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践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按照“系统化谋划办学定位,品牌化打造示范集群,高质化搭建融合平台,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发展思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和模式創新。在多元化办学、校企协同育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政校行企良性互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探索。未来要进一步探索构建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基于数字化、网络化
摘 要 发展职业教育本科对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丰富具有重要意义。对15所职业教育本科试点院校在办学主体、专业设置、招生情况、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应具有职业性、学术性、应用性和适应性等特征,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满足人们对高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诉求为价值导向。以此为基础,职业教育本科的发展路径
摘 要 基于区域治理理念,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域治理,能够有效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调查显示,当前W城市圈的中等职业教育区域治理存在治理主体权责定位不清、治理目标尚未实现、治理制度尚不健全、治理机制不够完善、治理方式相对单一、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等问题。针对问题,为进一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区域治理,应转变传统思维,强化区域治理意识;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职教管理体制;加强区域治理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