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深度贫困区贫困现状及脱贫攻坚工作调查研究

来源 :克拉玛依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基于新疆南疆深度贫困区贫困户的调研数据,以典型深度贫困村为例,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该地区贫困规模、致贫原因和脱贫成效,并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梳理该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不足,最后为优化该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疆;南疆;深度贫困区;脱贫攻坚;贫困户
  中图分类号:F323.8;F12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9.02.09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王彦发.南疆深度贫困区贫困现状及脱贫攻坚工作调查研究[J].克拉玛依学刊,2019(2)49-53.
  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1]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民生问题,是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我国发展大局的整体推进和“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2]72-79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且意义重大。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实现精准脱贫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2.7万户、330.2万人。2017-2020年脱贫任务47.6万户、189.8万人;而贫困户群体又多分布于新疆南疆(以下简称“南疆”)地区,仅在南疆四地州就有22个深度贫困县、1 962个深度贫困村和163万深度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艰巨。[4]南疆四地州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①之一,是自治区脱贫攻坚的难点和重点,县、乡贫困发生率分别超过18%和20%。[5]该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硬骨头,补齐这些短板是脱贫攻坚战决胜的关键之点。
  目前,学界有关精准脱贫的研究聚焦在以贫困地区具体情况为现实依据,就基础概念、扶贫方式、最新技术运用以及扶贫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内容涉及面广,但多偏重于理论视角和宏观层面的分析,缺乏从微观视角切入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的典型案例。笔者认为,南疆地区有其独特的致贫原因,也提供了多样性的脱贫攻坚工作案例。基于此,在分析研究区域贫困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对贫困区脱贫攻坚工作调查研究,从脱贫攻坚工作入手,分析该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为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一、研究区贫困现状
  X县Y村位于南疆深度贫困地区,辖区总面积约700公顷,耕地面积585.5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5649公顷。有5个村民小组,326户1 063人(其中汉族10户27人,维吾尔族316户1 036人),属自治区的深度贫困村。
  (一)贫困规模
  Y村贫困户识别年份始于2013年,目前贫困户总数为161户543人;其中,低保贫困户54户155人,五保贫困户1户2人,低保贫困户106户386人。截至目前,该村未脱贫贫困户79户249人,贫困发生率23.42%。在2017年两次建档立卡复核后,全村326户 1 063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1户543人,贫困人口规模占全村人口近一半;其中,稳定脱贫(不再享受政策)59户228人,继续享受政策的贫困户102户 315人,分别占全村总户数的31.29%和总人口的29.63%。2018年度,该村脱贫102户315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65人(就业47人,有就业愿望的11人,发展生产、养殖的45人,社会保障兜底4人,学生4人),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150人。
  通过实施“六个精准”②“五个一批”③等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2014-2017年该村脱贫82户297人,2018年计划脱贫36户106人,2019年计划脱贫43户143人,如期完成X县2019年贫困县、贫困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的目标。
  (二)致贫原因
  遵循全面性及代表性等原则,对全村161户543名贫困人口全面摸排盘查并结合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根据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逐户逐人分析致贫原因。
  在161户543人贫困人口中,贫困户因缺技术致贫占比最高,达63.98%;其次是因缺土地致贫,占比12.42%;而贫困户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却只占0.62%(如图1所示);说明该地区贫困户在排除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致贫原因外,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是由技术、土地和劳力等农业物质生产资料匮乏引起的。
  (三)脱贫成效
  根据该地區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结合逐户逐人致贫原因分析,相关脱贫攻坚工作组织(地区、县、乡扶贫开发办,“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村民委员会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贫困人口因户、因人施策,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自2013年精准识别以来,该村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2014年脱贫2户3人,2015年脱贫7户23人,2016年脱贫14户40人,2014-2017年稳定脱贫59户228人(见图2)。自2015年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后,2016年Y村脱贫力度明显加大,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见图3)。
  二、脱贫攻坚工作状况
  该地区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基本方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要求——“六个精准”;主要途径——“五个一批”及自治区提出“九个一批”④、对深度贫困村脱贫要求——“三通七有”⑤、对贫困村民脱贫要求——“六有三保障”⑥。通过“一抓两促”(抓党建、促稳定、促脱贫)、“十大专项行动”(产业发展、转移就业、生态环境保护、住房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健康扶贫、基层基础、社会综合治理)并统筹“五个一”(1个上级部门结对帮扶、1个援疆省市帮扶共建、1名县级领导干部定点联系、1名第一书记和1个“访惠聚”工作队驻村工作)力量助力深度贫困区、贫困县、贫困乡和贫困人口脱贫攻坚工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一)扶贫资金项目安排情况
  Y村2018年共安排各类扶贫项目资金105.46万元;其中,庭院经济项目26户26万元(1万元/户),贫困户生产巩固提升62户31万元(第一批45户,第二批17户,0.5万元/户),拱棚项目73户21.9万元(0.3万元/户),发放扶贫羊 47户 332只、26.56 万元(0.08万元/只)。结合贫困户实际贫困现状分别给予部分或全部项目的资金支持。以上到户扶贫项目牛羊项目、庭院经济及庭院整治项目和拱棚项目分别占贫困户总体项目的46.08%、86.27%和71.57%,有43.14%的贫困户已实现“三区分离”(生活区、种植区、畜牧区),帮扶项目覆盖率达100%。
  (二)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情况
  目前,全村脱贫人口已实现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基本医疗保障率100%的脱贫目标。住房安全保障正有序推进,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建安居富民房159套,另外2套正在建设中。
  教育保障具体是:幼儿入园率100%,该村4-6岁儿童91名,全部入园;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4-6岁儿童20名也全部入园。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该村符合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学生73人,全部上学,未出现辍学学生。
  基本医疗保障具体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2018年医保费用已全部缴纳完毕。
  (三)深度贫困村“三通七有”情况
  “三通”是指:通硬化路、通动力电、通通讯网络该村已全部实现;“七有”是指:目前,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基层党组织阵地、村民服务中心、幼儿园和稳定的村集体收入已完全具备,惠民超市也列入了2018年当年计划。
  卫生室位于村委会院内,面积60平方米,医务人员1名,医疗设施按照乡村卫生室标准配备;文化室位于村委会院内,面积2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人在室内活动,每周开放时间超过40小时;基层党组织阵地建筑面积520平方米,达到村两委服务村民和村民议事的需求;村民服务中心均已建成,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达到“一户一平方”的要求;幼儿园与Z村小学相邻,建筑面积901平方米,有幼儿210名,教职工14名;2017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36万元,远超自治区提出的深度贫困村脱贫有集体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要求。
  (四)贫困村民“六有三保障”情况
  “六有”是指:目前,该村贫困户安全住房和生活用电覆盖率已达100%,饮水无困难占比28.57%,但安全饮水只占71.43%;有稳定收入、广播电视、低保兜底脱贫举措还需进一步有计划稳步实施。“三保障”是指:住房、医疗和养老保障覆盖率均已达100%。
  (五)其他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该地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探索建立了以政府主导为基础的有组织转移就业的新机制,越来越多的南疆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受益于党的好政策,有了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目前,该村贫困户102户315人中,转移就业8户23人,工资人均月收入1 089.57元,高于该地区不含“三险一金”的月最低工资标准1 081元。仅2018年上半年,南疆四地州22个深度贫困县共转移就业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62 033人。[6]
  从其他脱贫路径来看,该村也通过自治区“九個一批”脱贫途径和“九大工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总目标下,着力落实“两不愁”,解决贫困户收入问题,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主要通过发展生产促增收、稳定就业促增收;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主要通过低保政策兜底,确保到2020年达到4 000元/人的标准(具体见表1)。同时,在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工作格局下,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作风建设、强化监督指导等多项保障措施,确保项目有序推进、资金监管到位、各项扶贫举措落地生根。
  三、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不足与对策建议
  (一)扶贫惠民政策宣传不到位,脱贫攻坚工作难以实施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贫困户对扶贫惠民政策缺乏了解。据统计,不足1/5的贫困户对扶贫惠民政策完全了解,其他贫困户对已享受哪些扶贫惠民政策、可享受哪些扶贫惠民政策以及享受扶贫惠民政策的程序不完全了解。为提高、同时也为检验扶贫惠民政策宣传效果,“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站及相关帮扶干部须进一步加强扶贫政策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知晓度,提升贫困户对帮扶干部的满意度;[7]同时,采取对帮扶干部定期培训、随机抽查、考试的形式检验帮扶干部的学习成效,采取对贫困户随机询问的方式检验贫困户对政策的知晓度,并进一步督促扶贫干部将所有扶贫惠民政策宣传工作精准落实到户、精准落实到人,以此有效地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二)贫困地区生产水平低下,产业扶贫成效不佳
  “重生产、轻市场,重数量、轻质量”的生产发展模式致使该地区投入的产业扶贫项目成效不佳。要扭转局面,就要发挥已形成的产业优势,探索可衔接的新模式,科学规划产业扶贫项目,确保贫困户增收;严格按照该地区庭院整治及庭院经济惠民工程实施指导意见,全面规范庭院经济建设,严格把控庭院经济项目资金使用标准、使用方向,同时应将庭院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实施乡村“美化、绿化、净化、硬化、亮化”工程,全面整治贫困户“脏、乱、差”的环境现状,发挥庭院经济项目实效;加强产业扶贫项目实施的监督指导,确保项目精准落地,推动产业扶贫项目稳步实施。
  (三)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稳定就业落实困难
  针对个别贫困户脱贫意愿不强烈,“等靠要”等思想严重的现象,首先,应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思路,充分利用周一升国旗开展大宣讲、贫困户夜校和“四同四送”入户宣讲等途径,帮助贫困户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理念;其次,有针对性地帮扶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脱贫带头人,大力支持和鼓励他们率先脱贫致富,通过示范引领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最后,切实落实好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奖补政策,激发群众脱贫的积极性,促使其心“热”起来、脑“活”起来、手“动”起来。   (四)部分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安排、扶贫措施不精准
  结合样本区部分贫困户实际产业发展意愿与已安排产业扶贫发展项目不适应的现象,应建立健全扶贫项目申报要求和标准,强化项目可行性分析,确保项目实施精准落地、发挥实效;建立完善的项目安排公示机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确保项目安排精准,切合实际。
  (五)扶贫惠民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扶贫资金使用、监管不合理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扶贫惠民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的情况,应安排专人全程参与扶贫惠民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加大项目监管执行力度,确保已完工项目按规定及时组织开展验收工作;加强“四同四送”工作的教育培训,明确包户干部扶贫惠民项目建设的帮扶责任和任务,及时督促帮扶干部按要求入户走访帮扶。详细制订扶贫惠民项目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落实责任人,跟踪项目实施进度,并加强后期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扶贫惠民项目建设按计划顺利、有序实施。
  针对扶贫资金使用、监管不合理现象,应严格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展资金)项目报备监管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落实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不断扩大群众知情度和参与面,全面接受群众监督。对领取扶贫资金的贫困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定村干部作为项目实施监督责任人,负责监督、检查贫困户的项目落实,保证扶贫资金使用方向正确、资金使用高效。
  注释:
  ①三区三州:“三区”是指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三州”是指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
  ②六个精准:指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③五个一批: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④九个一批: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一批、转为护边员脱贫一批、土地清理脱贫一批、社保兜底脱贫一批、低保兜底脱贫一批。
  ⑤三通七有:指通硬化路、通通讯网络、通动力电,有基层党组织阵地、有集体收入(年收入5万元以上)、有幼儿园、有文化活动室、有便民服务中心、有卫生室、有惠民超市。
  ⑥六有三保障:指有稳定收入(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 000元)、有安全住房、有安全饮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有低保兜底,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养老有保障。
  参考文献:
  [1]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N].人民日报, 2018-06-12(1).
  [2] 钟国云,陈欢.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略重要论述的多维度探析[J].理论导刊,2018(12).
  [3]习近平.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6/11/c_1122969817.htm.
  [4]刘兵,关俏俏.新疆脱贫攻坚不让任何贫困户掉队[N].新疆经济报,2018-10-24(A1).
  [5]李廷洲,郅庭瑾.大力加強“三区三州”教师队伍建设(调查研究)[N].人民日报, 2018-11-04(5).
  [6]李春霞.转移就业:迎来美好新生活[N].新疆日报,2018-07-12(A1).
  [7]那坡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惠民政策培训工作方案(那扶领发〔2017〕15号)[EB/OL].那坡县人民政府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6/11/c_1122969817.htm.
其他文献
摘 要: 《刑法修正案(九)》的通过,使贪污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从数额为主、情节作为加重量刑要素修改为概括数额加情节的定罪量刑标准。这一新的指导思想,意在促成情节会对量刑产生同等地位的影响,解决贪污罪量刑均衡的问题。文章以判决书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法律修改前唯数额论产生的量刑畸轻畸重的问题有所改观,但数额对量刑仍有重大影响,在量刑情节的认定上存在着不规范。对此需要审慎采用数额变动方式,严格
期刊
摘 要:《乐记》作为中国汉代的一部经典艺术理论文集,对研究我国早期的艺术思想具有重要价值。其关于文艺理论与音乐歌舞的起源、性质及其对自然、社会以及统治者治国理政方面的作用都有较为系统详尽的论述,在当今文化界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权威著作,对我们研究古代的礼乐制度、艺术文化现象,甚至中国古人的文化意识形态及典乐制度都具有非常大的价值。鉴于此,试从《乐记》中“礼”和“乐”入手,考辨艺术的起源,并从中窥探艺
期刊
摘 要: 《论权威》首次对权威思想作了系统阐述,是无产阶级政党权威思想的理论源头。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光辉历程中,党中央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掌握规律,丰富发展了权威思想。新时代重温经典,就是要坚持《论权威》的权威原则,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重要前提,凝聚思想认识、贯彻制度落实、聚焦实际行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关键词: 权威思想;《论权威》;中国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 合宪性审查已成为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在当下中国,合宪性审查的意义在于妥善协调立法与改革的关系,通过及时的法律修改使立法符合改革需要进而引领改革。在立法实践中,判断法律是否需要修改的依据是宪法。合宪性审查是法律修改的必经步骤,且合宪性审查过程中所依据的宪法精神、原则及规定对后续的法律修改有着决定性影响。文章以限制林木采伐权的法律为例,认为判断该类法律合宪与否
期刊
摘 要:“实事求是”作为我国思想路线的核心要义,是我们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走向胜利的认识基础。陈云作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者和践行者,在“如何做到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求上作出了重大贡献。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上,回顾、梳理和学习陈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和实践
期刊
摘 要:2015年,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异常的巨幅波动,诸多作为弱势群体的中小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失。就我国目前的证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以证券市场风险防范为重点极有必要。因此,在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背景下探究证券市场风险的来源、证券市场监管域外经验、证券监控机制的完善以及证券投资者支持路径等问题,有利于实现法律的正确适用,保障证券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  关键词:证券市场风险来源;证券投资者保护;证券
期刊
摘 要:新疆南疆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南疆三地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必经之路,承载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针对南疆三地州高人口增长率、区域发展水平严重滞后等特点,运用Malthus(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对南疆三地州未来(2015-2025年)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对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和分析,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南疆三地州;人口问题;Mal
期刊
摘 要: 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深入实践来提高执政本领。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治国理政过程中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述,并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了加强学习的倡议,这一倡议的提出也对党员干部在面对“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上提供了方向、指明了道路。  关键词: 习近平;执政为民;加强学习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 真理标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价值标准是体现在人的价值关系与价值活动中的一种主体见于客体的尺度。邓小平所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统一,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深入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有利于我们在新时代进一步把握其理论内涵,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期刊
摘 要:“丝绸之路经济带”给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中简称伊犁州)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伊犁州党委明确提出伊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国际航空港、国际金融港、国际物流港、国际信息港和国际旅游谷。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新商贸物流发展新业态,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国际物流港。  关键词:丝绸之路;物流港;伊犁州直  中图分类号:F252.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