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一家系三代10例患者报告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joy_flyi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围绕FAP先证者进行家系调查,回顾性分析FAP一家系3代共1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第Ⅰ、Ⅱ代3例患者均因结直肠癌去世,生前有2例发生肠梗阻;直系第Ⅲ代共7人,年龄22 ~ 35岁,全部患有FAP,行肠镜检查均未发现癌变,其中2例有临床症状;7例第Ⅲ代患者中有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6例行内镜下息肉高频电切治疗.结论 FAP的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家系调查和对高危人群进行肠镜筛查是发现FAP早期无症状患者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内血清DBil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97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记录DBil、TC、TG、HDL-C、LDL-C.将DBil按四分位数分为Q1组(<2.2μmol/L)、Q2组(2.2~<2.9 μmol/L)、Q3组(2.9 ~ <3.9 μmol/L)、Q4组(≥3.9μmol/L),分析血清DBil
患者男,23岁.因“反复腹泻8年”于2013年7月5日入院.患者2005年出现反复腹痛、排黏液脓血便.外院肠镜示:升结肠节段性凹陷溃疡,上覆白苔,边界清,周围见息肉状增生,形成卵石样改变,肠腔狭窄,诊断:克罗恩病(小肠+结肠型、活动期、重度).给予TNF单克隆抗体注射治疗3次,因疗效不明显停止治疗.改用硫唑嘌呤口服(50 mg/d)治疗半个月,因胸闷不适等不良反应而停用。
期刊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控制体温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器官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核心体温(肛温)超过38.5℃的67例难治性感染性休克患者全部采用水流式冰毯降温72 h,记录核心体温和外周体温(腋温).以降温期间平均核心体温是否超过37.5℃分为T37.5 ~38.3℃组和T<37.5℃组.记录所有患者WBC、中性粒细胞比例、肌钙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PT)、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序贯器官衰竭评
大肠癌是人类第3位常见恶性肿瘤,同时也是第3大癌症死亡原因.随着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逐渐西方化,估计大肠癌的发病率仍将继续上升[1].目前已证实,大肠癌的发生经历了由正常黏膜、腺瘤、异型增生、直至癌变的过程,该过程伴随着一系列基因突变及蛋白的异常表达和积累,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基因水平的改变导致蛋白质表达及功能的改变,并最终影响肿瘤的发生、增殖、凋亡、转移、耐药性及遗传
期刊
患者男,33岁.因"腹胀半个月,呕血、黑便1d"入院.患者半个月前出现腹胀、上腹部不适,无反酸、嗳气,于当地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1d前出现呕血,并有黑便,以"消化道出血"收入我院治疗.既往史:10年前曾因腹部贯穿伤行腹部手术,术中见肝左叶下缘贯穿破裂,胰体上缘破裂长3 cm,胰腺组织外翻,行肝修补术、胰腺修补术、胃左动脉结扎术。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扩大和加深,使得国际商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国际商务经营和管理的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企业国际商务经营和跨国管理进行本土化研究,并提出对策,为推动我国企业国际商务经营和跨国管理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跨国企业;国际商务经营;跨国管理   一、我国
目的 探讨慢性便秘(CC)患者生物反馈(BF)疗法的疗效预测因素.方法 对70例CC患者进行BF治疗,治疗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及生活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患者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治疗前后通过症状积分量表评定患者5项主要症状,以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作为BF疗效判断指标,对治疗前采集的可能影响BF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SLE的治疗在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很大难题,当时SLE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0%;50年代,伴随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的应用,SLE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到了50%;而目前,伴随诊疗技术的进一步提高,SLE的预后有了很大改善,5年生存率已达90%以上。
期刊
目的 提高对心因性头晕的认识,为今后正确处理该类头晕患者积累经验.方法 收集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208例心因性头晕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症候特点与治疗方法.结果 208例患者(女152例,男56例)发病年龄17 ~ 77岁,平均52岁,以中年女性居多.根据临床症候特点及治疗转归,分为焦虑-抑郁状态型[176例(84.6%)]、转换性障碍型[18例(8.7%)]、躁狂状态型[14例(6.7%)
自1996年实施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以来,大多数AIDS患者由于有效抑制体内HIV,免疫功能得以重建,其寿命明显延长,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然而,随着生存时间的延长,这些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发生事件也随之增加,目前对其认识尚存分歧,以下就此做一扼要阐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