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初中化学教学的需要了。将初中化学与融入生活实践,提升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行入门教学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将化学教学融入生活,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其发散思维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学生活化还能够让学生将在课堂教学学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生活化实践充实教学内容,也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策略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2年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中,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课程社会化以及生活化,将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实践,实现“生活化学”,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化学知识,引导其用已经学到的化学知识解读一些生活上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该注意:制定学习目标时,不是仅仅为了考试成绩,理解知识要点,完成理论学习,化学教学更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化学丰富学生生活,在确定化学教学内容时,应适当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结合教材内容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展示化学与学生生活中的联系,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绝不能单纯的解题训练,而是要在生活实践中对化学有更深的领悟。笔者从教学情境、教学内容以及化学实验等几个方面对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在生活过程之中慢慢构建自己知识框架的。换句话说,学生在教师对其进行学习指导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在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中,无时无刻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然而传统教学仅仅是一味的给予,新课程倡导将化学教学生活化,不在是单一的知识由外向内传导的过程,而是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主动在生活中学习,让学生把学习到的新知识和自身原有的生活经验有效的相结合,借此来构建自身知识经验。经由新获得的经验,丰厚自己原来的生活知识。对此,老师务必要有耐心,做一个生活上的有心人,在备课时,注意收集生活中一些和化学相关的资料,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于教材的分析一定要认真仔细,设计一些生活情境,将化学问题延伸到学生生活方面,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知识更加深刻,并且能够学以致用,不是“死读书”。比如在《金属材料》一课的教学,就可以有效的引入情境设计,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金属的历史,并且就学生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金属材料进行探究。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国外早就有学者提出了“教学就是生活”的理念,国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在其“生活教育”当中讲到了“教育来源于生活,就应该利用生活来进行教育,将生活作为基础进行教育”。就目前情况看来,我国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老师以及家长都会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训上面,借此来应对考试。这样就导致学情分析被教师忽视了,不能够和学生生活有效的结合起来,没有实践的化学教学,不能够让学生对其有深刻的认识,这就让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不成正比,使其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教学的实质就在于还原生活,因为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没有生活作为基础那么就算化学理论知识再好,也只是一张白纸,一旦要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学生将束手无策。教学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其在享受生活以及感悟生活的过程之中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把学生解题能力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
  三、化学实验生活化
  新课程理念越来越深入当代教学,教师也需要将自身教学理念和当下教育情况相结合,借此来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初中化学教学需要将生活融入到教学之中,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比如:氧化银去除。在有些同学的家里,可能会有一些银制的物品,但是,有很多的银制物品非常容易变黑,失去漂亮的光泽,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利用化学学到的知识,有效的将这一问题解决。首先使用家用洗洁精把银制物品表面的一些汗渍给擦拭干净,然后再用小刷子,沾上一点点牙膏,去擦拭银质物品表层的黑色物质。因为银质物品表层黑色物质是硫化银与氧化银,在牙膏中的碳酸钙和二氧化硅都具有较强的硬度,能够有效的磨掉银制物品表面的硫化银与氧化银。
  教学来源生活,要想让学生学好化学,就务必要将化学教学融入学生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初中化学教学的价值和魅力。
  【参考文献】
  [1]余正火.初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实践的效果与措施[J].文理导航(上旬),2013.(6):84-84.
  [2]朱广.化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12):19.
  [3]魏红权.分析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功能[J].教育教学论坛,2010.(14):107-108.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学校)
其他文献
新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物理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因此,教师要在物理教学中积极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善疑多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生成”,笔者就此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美术课堂已经从简单的传授变为活泼、生动的师生互动与交流,焕发着独特的生命力。但是,当前有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出现偏颇,狭隘的把课堂的热闹、形式的多样、学生的活跃视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殊不知在盲目追求活跃、热闹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过于亢奋,无法做到潜心思考,陷入不利于知识汲取的浮躁氛围中。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摘 要】有效的教学理念是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知识的进步,学生有无进步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却没有进步,那么我们的教学即是无效的。  【关键词】效率;兴趣;模型教学;科学分组;竞争意识  对于《机械基础》这门理论分析且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学起来枯燥乏味。假若我们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授有关机械方面的概念,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针对
一、美术手工制作活动中的德育缺乏  在美术手工制作教学中,我一直认为教学的质量体现在教学的成果中。只有学生切实掌握了手工制作的技能,做出完整的作品,才是成功的手工活动。所以活动中我一直注重技能的传授和作品质量的评价。当然,总有一些学生即使很努力也不能很好的完成作品。这样这一部分同学就没有成就感,很难感受活动的乐趣,活动对于这一部分同学来说似乎意义不大。而且,我也觉得把手工技能的掌握和作品的完成情况
【摘 要】历史是现实的体现,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把历史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历史为有趣、生动,是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所在。本文从教学内容生活化、问题设计生活化、作业设计生活化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让生活走进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历史教学;生活化;有效策略  历史是人类生存活动的轨迹,是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记录。把历史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巍巍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和迁客骚人,也留下了多如星辰、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从《诗经》到《离骚》,从百家争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