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ngyuan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与传统的财务审计不同,经济效益审计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有关方面的经济责任,对独立机构或单位的经济业务的效益性进行审查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和建议,促使单位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本文从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完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各项措施。
  关键词:经济效益审计;审计方法;评价指标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效果进行监督、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简言之,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直接目标”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其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生产经营活动和财政经济活动能取得的经济效果或效率,它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基本建设效果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果的审查,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经营情况的好坏,并进一步发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经济效益审计不仅是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目标,更重要的是,它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和日常工作的内容。经济审计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会产生一系列的特征: 范围较为广泛;对象较为灵活;依据规范;方法综合多样。
  一、目前我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现状
  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内部的证实监督活动,履行的是监督和评价的职能。它是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审计,不仅对事后效益审计,也对事前、事中的效益进行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目前我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经济效益审计的客观性与独立性不强。我国企业的内审机构表面上也是对董事会负责,实质上却受管理层的制约和影响,在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为管理经营者服务,使得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强。更有财务部门的负责人直接兼任内审部门的领导,审计部门的具体业务也往往是临时指定。
  (2)缺乏统一的审计程序和方法。由于目前企业经济效益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使得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标准、程序、方法及报告等均没有相应的法规条例提供指南,审计人员就很难采取统一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在专业判断上难以达到一致性和客观性,不能体现经济效益审计的独特价值。审计人员自由选择审计程序和方法,且更多地运用职业判断,加大了审计风险。
  (3)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显著的特点是对审计对象的业务经营管理全过程活动进行评价,而要进行评价必然涉及到怎么运用具体的的经济指标、评价标准的问题。而企业内部经济效益的审计范围广泛,对象千差万别。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特点不同,衡量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管理全过程活动分析、评价其资源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就很难统一。
  (4)企业内审在实际开展效益审计工作时却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领导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可以随意撤并内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从而出现将内部审计机构撤并或将内部审计人员精简并入财务部门或从财务部门中分离出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的情况,这使得许多内部审计机构势单力薄,很难发挥作用;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不明确,独立性差。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是从企业内部产生的,内部审计受本部门、本单位直接领导,仅仅强调它与被审的其它职能部门相对独立,对效益审计来说还很不够。最起码在人员的配备使用上就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就使内部审计机构与人员有很大的波动性,对本单位的效益监控可能出现断档、间歇;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无固定标准。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考核企业经济效益时,所运用的考核指标也不同,具有很大的弹性。就某一项具体的指标而言,其运用过程和要求也是有区别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因事、困地而不同,这给审计工作形成很大发展空间的同时,客观上也造成了标准依据弹性化、人为化的问题。
  二、成因分析
  (1)思想观念认识不足。企业的一些相关部门、人员对效益经济审计思想上认识不足,观念上也不够重视。他们对效益审计并不重视,存在认识上的差距。在开展经济效益工作的时候,很多审计机关对于经营管理和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是在财务合规性审计过程中顺带关注,对效益审计的评价和管理建议也只是在财务审计报告顺带提及,并没有足够重视效益审计。这些审计人员认为,企业能够自主经营、正常生产经营,实现经济利益所得,就没有必要再对企业业务经营管理全过程活动进行审查、分析、评价,更不用说为了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而提出意见和建议了。
  (2)审计人才缺乏。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强、难度大的工作,除了知道必要的财务知识外,还需要审计人员具有多方面的知识,能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方法。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人员仍然以财务人员为主,对财务审计方面的知识比较丰富,在经济效益审计方面的知识相对来说还比较欠缺,未能综合运用经济、工程、评估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由于审计人员的知识面相对狭隘,难以满足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综合性强、层次高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
  (3)审计资源分配不合理。内部经济效益审计人员应在考虑审计资源、审计风险、管理需要等的基础上,来制定审计计划,并对审计工作做出合理安排。目前,我国内部经济效益审计人员往往不能根据管理的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审计资源判断出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事项,从而合理降低审计风险,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以发现管理上的问题,提高经济效益。
  (4)审计取证手段不力。审计对报送资料缺乏有效的取证手段。真实完整的经营管理、财务等资料是审计机关进行有效审计的基础。企业内部效益审计要求高、涉及的内容广泛,不仅需要财务报表、账册凭证等资料,还需要被审计单位开展相关经济管理业务活动的资料。但是,内部审计人员在索要资料的时候缺乏有效的取证手段,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   三、加强我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对策建议
  (1)转变经济效益审计观念,以人为本。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个性化非常强的经济评价活动,它注重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管理全过程活动进行审查,揭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就要求经济效益审计人员转变观念,增强全局意识,具备宏观经济知识和意识。
  审计人员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时,应将“查问题、追责任”的监督观念转变到“提建议、找措施”的服务观念上来。一方面,审计人员特别是审计负责人要转换观念,深入认识经济效益审计是查找、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促进企业正常运行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在深入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不断总结整理,探索和寻求经济效益审计的新经验和新方法,通过从审计实践中提炼理论,再利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实践。
  (2)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一方面要对现有的审计人员加强培训,进行持续、规范、强制的后续教育,来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的素质,优化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使审计人员在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中能够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知识,适应经济效益审计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满足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基本需要。
  (3)加强审计组织机构设置。为了体现审计的独立性,在组织体系建设中,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机构在组织人员、工作和经费等方面应该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职权。审计不受经理层、其他管理部门和个人的干预,以体现经济效益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4)建立规范的审计质量评价体系。企业效益审计不仅要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益从总体上做出评价,还要深入分析其经济活动的各方面和各环节,找出影响其效益的主要因素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益的方法和途径。因此,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也应相应地分为综合效益指标和单项效益指标两大类。综合效益指标主要由净资产收益率和社会贡献率组成。净资产收益率是从投资者获取净利润的角度对企业内部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社会贡献率是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国家、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能力的指标,从企业向社会所作的贡献角度评价企业外部经济效益指标。综合性指标是多种因素、多种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审计时从各个因素中找出主要原因,有助于审计人员从总体上把握被审计单位的效益状况和发展潜力,为进一步的审查分析提供思路和导向。单项效益指标对构成综合效益的各个主要方面进行分项评价,分析某项资源的利用情况,或某一工作的效率、效果,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意见与建议,深入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包括反映生产经营状况的效益指标——销售利润率;反映财务管理状况的效益指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投资与研发状况的效益指标一投资报酬率、科技进步对净利率增长量的贡献;反映人力资源状况的效益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源价值率。
  (5)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由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特点不尽相同,因此要确保审计效果,就要注重审计方法的创新。制定周密细致、目标明确的审计方案。侧重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者必须统筹兼顾,选准切入点,依此来确定具体的审计目标、范围及重点;要注重审时调查,要充分利用财务收支审计,查明审计事项真相。只有在收集、了解和把握各方面资料的情况下,才能对审计结果作出科学的分析、衡量、评价,特别是涉及到的很多非数量因素的问题,都需要在审计调查中完成;重视综合分析。不能仅仅就数查数,更主要的是要运用各种数据和这些数据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便发现问题、揭露矛盾,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办法和建议,并要及时反馈给决策部门,促进有关部门及时整改,纠正决策执行中的一些偏差,使效益问题落到实处;要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效益审计中涉及数据模型、统计抽样、数学分析等,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深化审计成果,有效整合审计资源,满足效益审计的需要。
  当我们建立的符合社会要求的规范体系以及评价标准,才能进一步完善审计内容和意见。综上所述,只有建立正确的经济效益审计指标体系,才能对企业经济效益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高是一个普遍现象。由于房地产开发经营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而资金投入相对集中,利用债务资本筹集开发资金,通过运用财务杠杆达到投资最大化的目标就成为开发商的热衷。随着楼市调控,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日趋紧张。实践中多数房地产企业融资额占项目总投资额比重在6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80%以上,近年随着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借款的限制,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房地产企业作为资金密集
期刊
摘要: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会计系统的两个不同分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理论的成熟,二者将趋于融合。二者的边界正在逐渐消失,企业应当合理构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体系,合理构建确认基础和计量模式,从而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 融合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基础  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处于相同的环镜中,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都能够记录、计算、分析、评价
期刊
摘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市场营销越来越受到现代企业的重视,它是在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产品中,最大程度上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价值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和体系。营销人员针对市场开展经营、销售行为。  市场营销方法多种多样,各具优劣。不论是传统营销方法还是现代营销方法,只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恰当选用,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将浅析市场营销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字:营销理念;营销方法
期刊
摘要: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对企业和政府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目前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如何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财务信息管理;问题;办法  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对企业和政府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企业来说,企业财务信息工作在企业的整体生产经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企业整体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战略促进作用。对财政管理而言,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及时,对财政收入的
期刊
摘要:国际会计理事会(IASB)就收入确认准则自2002年就展开了初步的讨论并分别于2010年及2011年发布了征求意见稿的初稿以及修改稿。至14年5月末,终于发布了收入确认准则的定稿。新发布的IFRSI15是全新的确认收入框架。本文以IFRSI15内容为依据,为理解最新国际收入准则提供思路和评述。  关键词:收入确认;客户合同;国际准则;资产负债观  一、IFRSI15的概述以及重要性  收入的
期刊
摘要:2007年实行的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也是我国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会计走向完善的一大标志。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是很完善,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制度在现实的应用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不断的建设和改进。本文讨论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化行为越来越频繁
期刊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4191亿美元,29年增长了近95倍。其中,服务贸易进、出口分别从1982年19、25亿美元发展到2011年的2370、182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1%和17.9%进入21世纪,在入世的强有力推动下,服务贸易又出现高速增长,这期间进口年均增速达到21%,出口年均增速达到21.3%。
期刊
摘要:以礼泉县20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为样本,对礼泉县农户借贷需求的特点及影响农户借贷需求满足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礼泉县农户贷款有需求较大但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用途多为消费性支出以及以亲友为对象的民间借贷十分普遍的特点。另外有益于农户的贷款品种在当地知晓度极低,以人情为前提的民间借贷持续性堪忧,农户以消费性支出为主的贷款目的成为制约农户借贷需求满足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信用借贷;贷款需
期刊
摘要:现在正在使用的大量的传统设备采用的是异步串行接口,与现今流行的TCP/IP网络设备之间存在着互连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32 位ARM 处理器的网络串口服务器的设计方案,支持多种网络协议,且体积较小、功能齐全,提供了一种将异步RS232 串行数据和在以太网传送的TCP/IP 数据包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桥梁。  关键字:嵌入式; TCP/IP; 串口服务器  1、前言  以太网从出现至今已经三十多
期刊
一、引子  (一)有法可依的“监督”  1.《宪法》的规定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2.《地方各级人大和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理人民群众对上述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  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