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秦五尺道触摸两千多年的时光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dui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门关。
豆沙关镇“僰道春深”牌坊。
秦五尺道云南盐津路段。

时空迷乱伏龙口


  宜宾横江镇有一个古称伏龙口的地方,它因一列山峰状如卧龙,盘踞在波涛滚滚的关河之滨而得名。这里的地理位置与扼川北咽喉的广元朝天峡一样,2000多年来,在其宽不到200米的逼仄峡谷之中,秦五尺道、内昆铁路、水麻高速公路、川滇公路和通乡公路,顺势延伸、搏动不息。
  我站在伏龙口山腰的秦五尺道上环顾地形全貌,只见即将汇入金沙江的关河(又称横江),由于峡谷深切,河床骤然收窄,水流湍急。两岸山势险峻,连绵不绝,唯有我脚下的伏龙口,如同被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劈出一个豁口,关河在这里来了一个90度大拐弯后直扑金沙江。车在豁口里穿行,犹如钻空子,基本不会翻山越岭。显然,这是开道筑路的绝佳地理位置,横江伏龙口,也因之成为“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今宜宾)”的重要通道。
  光阴倒流,在这里不再是虚幻;时空迷乱,在这里却凝固在瞬间。
  众所周知,秦王朝有秦长城、阿房宫、始皇陵、灵渠、直道、驰道、五尺道七大工程。关于五尺道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大意是:秦朝时,常頞(音è)曾大略地开通了五尺道,并在沿途的这些附属国设置了一些官吏。五尺道以僰道(今宜宾)为起点,溯关河而上,经盐津、大关、昭通,终于曲靖,全长1000多公里。其大多建在崇山峻岭之中、悬崖峭壁之上,一些路段还架设有栈道。
秦五尺道豆沙关路段
秦五尺道宜宾路段

  值得注意的是,五尺道起自今之宜宾后,有两条路线至盐津:一条沿金沙江上行后转入横江镇所在的关河峡谷,再南下盐津;一条经今宜宾市的高县、筠连县至盐津。后者全长240公里,且山势极为险峻,旧《高县县志》载其“屹峙如门,狭窄弯曲,行人下马俯身单骑而过。”而第一条道仅长190公里,且险阻较缓,在元代《经世大典》所记的驿站路线中,有自叙州站(今宜宾) 经横江站入云南的确切记载。及至明代,更是在横江镇设立盘诘私商及流窜奸人的巡检司,因此,史学界更倾向于第一条道为这一段五尺道的主道。
  于是,从横江镇伏龙口开始,我踏上了一段长数百米连续的较完整的秦五尺道。走在它厚厚的石板上,我脚下的感觉,可以用踏实来形容:因为我俯身量度临崖的石板断面的厚度,竟达到30厘米,须知这是经过千年时光的磨砺、无数人足马掌的踩踏而残存的厚度。五尺道的宽度,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兴趣。此道虽随地形地势的变化而宽窄略有差异,但保持在1米至1.5米之间。
豆沙关绝壁上的观音阁。
通往观音阁的石梯。

  據《中国历代主要计量单位变迁表》介绍:秦汉两朝均为27.65厘米一尺,五尺约为1.4米。由此可知,道宽五尺,是当时筑路的宽度标准。看来,这五尺道的称谓并非浪漫的想象所致,也非随意的命名了事。当年的秦始皇,自信其霸业会传之千秋万代,否则,他不会劳民伤财地建设这千年大计的工程。
  在横江镇境内这遗存完好的五尺道一处拐肘弯,一块状如虎口、约三四层楼房高的巨石蓦然展现在我的眼前。细看,五尺道如衔在虎口中巨蟒,一块块一米多高的石碑,竖立在古道边的虎口之中。这几块石碑,是立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修路碑。碑文字迹漫漶,碑额的大字却清晰可辨。这几块修路碑的碑首雕琢有纹饰,且碑身体量较大,可推断为官衙所为。
  五尺道的修筑,不但利于秦王朝对西南夷地区进行直接统治,也便利了内地与西南边疆的商贾往来。《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僮、旄牛,以此巴蜀殷富。”汉武帝凭借五尺道得以“汉使通滇” 后,更于汉元封二年 (公元前109年) “发巴蜀卒”沿此道进军,在滇地置益州郡。郡县制的建立和先进生产工具及技术的输入,推动了西南夷地区的社会和生产的发展,而西南夷地区的文化、艺术也沿五尺道传入内地。在宜宾市境内不少汉代崖墓里,发现当时在西南夷地区流行的钻圈、抛刀、弄丸、倒立等杂技表演的石刻。   据祖辈居住于五尺道旁的宜宾双龙镇黄葛街村的苟珍全老人介绍,在他十多岁时,经常走五尺道背盐巴去盐津,4天时间即可到达。在横江镇境内这几百米完整的五尺道上,总共已发现6块民国以前的修路碑,这至少说明,在清末民初,这条有着两千多年路龄的古道,仍承担着沟通川滇两省的重要功能。
豆沙关口。

五尺道坚山水险


  史书载:“僰道以南,山险沟深。”沿途高山巍峨,深渊万丈,行路难难于上青天。两千多年前,只有用简陋的锤、凿、锄、钎在险阻难越的崇山峻岭中开凿道路。因此,五尺道的修筑,其艰险超乎想象。也正因为如此,它也激发了人们潜在的勇气和智慧,使之成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与大自然抗争的宏伟画卷。
  我踏着坚实的五尺道石板,环顾重崖叠嶂,一个疑问油然而生:五尺道所蜿蜒的群山,其山石为紫红色的页岩,而道上所铺的石板则为青石。这青石与页岩一坚一脆,石质也不相同。据当地文史工作者确认,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至今尚未发现青石岩体,更别说大规模的采石场遗迹了。
  如果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当然也可以筑出一条路来。这样的路,可能就不会被誉为与秦长城等比肩的秦王朝七大工程之一。在雄才大略、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心中,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与天地奋斗也其乐无穷。在世间,没有他办不到的事情。路,就是要从伏龙口过;质量的标准,就是要保证千年以后,其子子孙孙从这里巡游彩云之南,甚至更远。于是,在远离五尺道所过之处的崇山峻岭里,为了采运优质的铺路石,劈山凿石的叮当声令大地震撼,人抬畜驮的队伍如滚滚洪流。据考证,这些铺路石的产地,距此短则数公里,远则数十公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仅靠人烟稀少的当地劳动力,显然不可能完成。由此可以推断,曾有无数千里之外的百姓,抛妻别子,被威逼胁迫至此,以血肉之躯筑成了这条巩固秦始皇霸业的坦途。
横江古镇民居墙上的花窗。
横江古镇民居

  除了铺路石采运艰难,在这一段五尺道上的某些路段,还清晰可见积薪烧崖熏黑了的岩石遗迹。原来早在公元前250年,在稳定了对巴蜀的统治后,秦孝文王开始经营巴蜀以南地区。李冰就是那位因修筑都江堰而造福万民的蜀郡太守,又承担了开修僰人道的任务。僰人道起自僰人道县,溯关河而上,直抵传说中蜀帝杜宇的故乡云南朱提(今昭通),也就是五尺道最早的原型。
  20多年后,统一全国的秦始皇,为了进一步略通云南,又派常頞把李冰修筑的僰人道向前延伸至建宁(今曲靖),全长达1000多公里。五尺道至此基本定型。
  在这里,李冰同样采用修筑都江堰时对付顽石的积薪烧岩之法。于是,面对挡道的重重顽山、累累巨石,当年的施工者除了用双手和血汗与之进行短兵相接似的搏斗,更是独巨匠心地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在坚崖绝壁处堆薪积柴,燃起大火,烧红顽石,猛浇冷水,从而顽石破碎,悬崖断裂。再用锤錾锄挖,一寸一寸地使五尺道在深山延伸。稍感遗憾的是,李冰的这又一丰功伟绩,隐没在都江堰眩目的光环之中。
五尺道上的横江古镇民国初年民宅。

  在这一段五尺道上行进的过程中,发现其多数路段高出关河河面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如此岂不是费力费时又危险?当地文史研究者的一番解释令我恍然大悟:关河水量已远不如昔,河面的高度自然大大降低。他们以一个确凿的史实为例:历代打造兵器、铸造钱币的云南铜锭,基本靠关河水道转运到金沙江,再从金沙江沿岸码头转运到内地各兵器作坊和造币厂。船舶载运沉重的金属,河水必须足够深才行,按当今的水深,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完全有这种可能,当初的五尺道的一些路段,是临近河面而走的,这样既便于建材運输,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施工带来的风险。

石门关险留华章


  开凿于秦代的五尺道,经历代修筑置驿,从而成为中原进入云南的要道,进而成为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当今,在这条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代高速公路上,最令人瞩目的历史遗存,当属位于云南昭通市豆沙关镇的石门关(如今称豆沙关),以及关前关后的那一段历尽沧桑却本色不改的古道。
  从横江镇前往豆沙关镇,走渝昆高速公路仅半小时车程。石门关关楼和一段约350米长的原汁原味的五尺道,便坐落在紧邻高速公路的豆沙关镇。
  石门关是隋唐时期在五尺道的这一咽喉之处设立的极为重要的关楼,在这里,横亘在由蜀入滇旅人眼前的,是看似无路可行的壁立千仞的摩天巨崖。所幸的是,关河如倚天之剑,将这一列巨崖一劈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天然石门。石门关由此成为古时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险关,被誉为“滇南第一关”。 而这一时期的五尺道因为石门关的名气实在太大,所以又称其为石门道。
横江古镇老民居,关河对岸为云南水富县楼坝镇。
  石门关关内、关外的五尺道,是迄今所发现的秦五尺道上保留得连续路程最长、形态也保持得最完好的一段,其厚重的青石板道面,已被两千多年的人足马蹄打磨得泛出幽蓝之光。如同横江镇的那一段,石门关的五尺道道宽也在1.5米左右,但每级石阶的大小并不规整,且高低不一。在古道的几处拐肘弯处,所铺设的单块石板明显大得多,有的甚至近两平方米。一路的石阶上,散布着一个个大汤碗般大小的马蹄痕,无言地述说这条古道不凡的来历。据当地人介绍,这段不到400米长的五尺道上,明显的马蹄印迹便有200多个。
  最能确证这是一条自秦汉以来,便是历代王朝经营西南边疆的重要通道的,便是唐德宗时期的“册封南诏使”袁滋題刻于石门关崖壁上的纪事碑。
  唐贞元十年(794年) ,时为中书侍郎平章事、著名书法家的袁滋,踏着李冰、诸葛亮的足迹,历尽艰辛,前往南诏后沿五尺道行至石门关,不禁感慨万千,于路侧岩壁上刊石纪事。他带去的不是千军万马,却与诸葛亮异曲同工:南诏王异牟寻承诺重新归属大唐,恢复友好关系。
  袁滋纪事碑碑文全文是:大唐贞元十年九月二十日,云南宣慰使、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岩,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欣,判官、监察御使崔佐时,奉恩命赴云南册异牟寻为南诏。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射、成都尹兼御使大夫韦皋差监察御使马益,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故刊石记之。
  该纪事碑碑文说互有联系的两件事:一是在袁滋等人出使南诏之前,韦皋遣马益前往石门关,开通封闭了一段时间的关门,为袁滋一行前往南诏作好准备。因为此前唐王朝曾派遣鲜于仲通征讨南诏,结果兵败后退入石门关,为防南诏军追击封闭了此关;一是介绍了经石门关赴云南册封南诏,向南诏王异牟寻颁发“贞元册封南诏印” 的事实,以及众多同行朝廷大员的姓名。
豆沙关镇美食风干腌猪肝。
横江古镇婚宴菜肴。

  如今,当地文物管理部门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专门盖了一座唐碑亭为其遮风挡雨,但同时也为喜欢历史的游人留下了遗憾。因为此亭是全封闭的,亭门紧锁,一般游人也就无缘得见。
  早在225年,蜀汉政权的大后方,发生南中大姓(今云南部分地区的南人首领)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平乱。南人首领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终被感动,心悦诚服道:“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带着彻底稳定后方的辉煌战果,诸葛亮经由滇入川第一雄关——五尺道上的石门关班师回朝。千里五尺道,闪耀着诸葛亮“攻心为上”卓越军事思想的光辉。
  元世祖至元年间,马可·波罗完成着他的云南之行。他从威宁入昭通至大关后,面对车辆不能畅行、徒步似乎又费时费力的五尺道,选择了骑马而行。他在五尺道上摇晃颠簸了十多天后,抵达宜宾。尽管他的身躯在五尺道上被折磨得够呛,但他的心灵却被沿途旖旎的景致和淳朴的民风所滋润。在他那部著名的游记中,对这段路程的所见所闻,有着客观而美好的记录。
五尺道横江路段的宋明民族崖墓

  清末民初,著名学者、诗人和书法家,大理人赵藩,不知在五尺道上走了多少个来回,因为他曾在川南盐茶道任上。在五尺道沿线督办公务、体察民情,是他的应尽之责。后来他之所以在成都武侯祠写下“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著名楹联,大概是受到五尺道上风云激荡的历史大戏的熏染。
  伫立石门关关楼之上,只见关门之下,蛇行斗折的千年五尺道上,一块块青石板在蒿草杂树丛中时隐时现,如一条蜷伏山崖的巨蟒的鳞片。俯视关楼脚下,内六铁路(内江至六盘水) 如钢铁长龙穿山越岭而来,在这里与关河亲密接触之后蜿蜒南下。关楼所倚的峻岭之腰,渝昆高速公路凌空飞架、纵贯南北。
  五尺道,这条穿越了两千多年文明的时光隧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辉煌之至归于沉寂。但是,它的魂魄将古人与今人、老祖宗与新生代联系起来,并在冥冥之中拥抱着未来。
豆沙关盐茶马帮雕塑

TIPS


  交通:从成都出发,经成渝高速至内江,转渝昆高速至昭通水富下高速,转通往横江的乡道至伏龙口;从水富经水麻高速在豆沙关镇出口下高速,转乡道至豆沙关。
  美食:横江古镇白毛酥、椒盐花生,豆沙关饵块、叶儿粑、火腿。
其他文献
从一个转岗的贫困户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财主”,海南省农垦珠碧江农场十三队职工陈虎整整付出了14年的艰辛。到目前为止,陈虎已拥有鱼塘面积250亩,年产鱼250吨,产值200万元;猪场5个,养种猪(母猪)108头,年产肉猪3900头;饲料加工厂一个;养牛150头,每年可为农场提供1500立方的牛肥,产值13.05万元;租种200亩香蕉,纯收入20万元。目前,陈虎的年自营经济总产值达450万元,总纯收
读汤养宗的诗,想起废名一句话,也愈发敬佩他的先见之明了。废名说,新诗在内容上是诗的,在文字上是散文的,而古典诗恰好相反。仔细推敲一下废名的观点,似乎还可以说得更明白些。文字是散文的,实指表达形式的自由,而内容是诗的,当指对内在精神形状的高度自律,甚至保持适度的紧张感。当然在废名那个时代,极少人把新诗写到了这个水准。新诗不尽如人意处,或许就在于它的文字是散文的,内容也是散文的。按我理解,废名要说的,
建园是桃树栽培的一项基础工程。桃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一旦定植以后,往往有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经济寿命,要在同一立地条件下生长多年,因此,建立一个新果园或改建一个老果园都须强调“质量第一”,只有符合标准化商品生产要求,才能取得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桃树建园的主要程序和内容如下:  一、选择园址  建立桃园,特别是要建立符合无公害果园环境质量标准的生态型桃园,首先要选择一个适合的园址
农业广播电视教育面向农业、农村,学员多数是农民,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工学矛盾突出,如何充分利用农广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吸引力,增强课堂效果,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储备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所谓储备式,既包括教师对授课内容的知识准备,也包括学员对所学内容的问题储备。其中,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必须反复钻研教材,认真准备学员提出的问题,研究适宜的教学方法;学员的问题储备,要
江苏省常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开始以来,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坚持政府主导、稳步推进、农民自愿的原则,结合市产业发展实际,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技能为核心,以资格认定管理为手段,以政策扶持为动力,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创造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务农骨干农民教育培训,推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014年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
在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教师常常面临学员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等困难,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农民学员的学习兴趣,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题,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基于现代农民教育培训理念,给大家介绍几种农民教育培训中经常用到的,让学员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就是通过把学员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锻炼每个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和演讲能力;通过改变教师的
构筑免疫屏障,疫苗接种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就像钟南山院士强调的,接种疫苗才是真正实现群体免疫的方法。而要争取尽快达到70%~80%的接种率,需要积极倡导“我接种,我健康”“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社会风尚。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证据显示,过去50年,疫苗挽救的生命超过了其他任何一项医学产品或手术。而在与新冠肺炎病毒的这场较量中,疫苗更是致胜的“杀手锏”。新
近日,山東省蓬莱市农广校聘请10名往年参加“智慧农民”培训的优秀学员,为全市第一批农广校兼职教师,并为其颁发聘书。他们当中有返乡大学生、网店销售能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发挥兼职教师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完善管理,加强培训,为促进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新年伊始,国家大剧院又奏响了新的艺术乐章。国家大剧院2020年新年音乐会的天籁之声将在音乐厅金鸡报晓。元月1日当天14:30及19:30两场演出一样值得期待。之后还有中国交响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国电影乐团、中国歌剧院交响乐团、中国芭蕾舞团交响乐团等“国字号”乐团,及来自海外的亞美尼亚国家爱乐乐团、俄罗斯国立新西伯利亚爱乐乐团、列宁格勒州国立管弦乐团等大型乐团轮番登场。  第二十届相约北京国际
我常常和学生说这句奇怪的话:“因为麻烦,所以做吧。”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觉得“啊,真麻烦”,所以才要去做。比如擦洒在地板上的水、为厕所换一卷新手纸等,正因为你觉得麻烦,才应马上去做。  这些事虽然做起来非常简单,也不浪费太长时间,却是我们很难去做的事。因为我们天生爱偷懒,还因我们从未在做完麻烦事后体验到“小小的幸福”。  邊品味小幸福边活着的生活,是指你拥有很多从心底感觉“真好”的瞬间的生活。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