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裹在暴风里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999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4月,在美国纽约,正在举行的一场摄影展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这些照片都是以龙卷风为题材的暴风特写,画面惊心动魄,奇特壮观,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摄影师迈克·迈霍林斯黑德一举成名,成了人们热议的焦点。
  迈克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布莱尔,今年37岁。在他的家乡,经常能看到风暴。每逢遇到这种恶劣天气,小伙伴总是回家躲起来。迈克不同,他会登上附近的一座小山,来观察神奇的风雨闪电。在大自然面前,他往往能得到超美丽的体验。从那一刻开始,一个关于梦想的种子在他的心中萌发,他要观察暴风,记录暴风。长大以后,他成了一名玉米种植工人,虽说社会地位不高,但收入稳定。工作之余,迈克仍然忘不掉自己的梦想,一有机会就观察和拍摄暴风。
  1999年,对迈克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第一次独自外出去追逐风暴。那是一次刺激的冒险,暴风像巨型潮汐波一样汹涌翻滚,周围不断电闪雷鸣,这一切足以令大部分司机吓破胆,赶紧掉转车头逃命。而他,却和这些司机逆向而行,勇敢地驾车飞奔,向着风暴的中心疾驰。3个小时后,他成功赶上了这场风暴,还拍摄了风暴最本色的照片。从那以后,迈克深深地爱上了追逐暴风这一活动,为此他不惜辞职,要成为一名职业风暴追逐者,追逐这种自然界最强大的现象。
  迈克的行为让父母非常失望,他们来信责备迈克,怎么能因为一个业余爱好而辞职呢?这是一个荒唐的决定。如果迈克失去经济来源,他们不会考虑寄给迈克一分钱。迈克回信说,请父母放心,他会通过不断打零工来养活自己,他也不会因为谁的阻拦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为了梦想,迈克和父母的关系降為冰点。
  迈克不后悔,他终于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了,他成为一名全职风暴追逐者,还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追风猎人。他把家搬到美国一个被称之为“龙卷风走廊”的地方,方便捕捉到更多的风暴。一旦接到风暴预警,他就会驾驶着一辆越野车一路狂奔,游走于不同乡村和城市,将捕捉自然奇观的喜好当成了自己的工作,专心从事拍摄暴风。15年来,他平均每年驾车几万公里,已“猎”得40多个飓风或龙卷风。
  要想拍摄到完美的风暴照片,最好置身在风暴开始的地方,并设法待在它们的前面。有时候暴风的疯狂阶段可能仅仅持续15分钟,摄影师必须抓住机会,才能从看不见的水蒸气开始,最终观测到一个庞大的龙卷风。这些水蒸气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慢慢浓缩形成风暴,在风的作用下不断盘旋。和可怕的暴风相比,人的力量非常渺小。而要把自己裹在风暴里,危险可想而知。
  为了近距离地拍摄龙卷风画面,迈克经历过多次生死考验。有一次,龙卷风就位于他头顶的上空,然后很快移走,并导致一辆火车脱轨。当迈克位于龙卷风的行进途中时,他浑身发抖,不得不把相机固定在汽车上,以防拍照时相机晃动。迅速旋转的旋风从地面向上延伸,一直进入云端,差点把迈克也裹挟而去。还有一次,在密苏里州,在追逐了6个小时后,他终于拍到了一张闪电的照片。当时,他距离闪电非常近,又一次幸运地和死神擦肩。
  朋友们很不理解迈克的梦想,他们嘲笑迈克简直就是疯子。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打工挣钱,然后把命交给风暴死神,他到底图的是什么。所以,当迈克邀请他们一起追逐暴风的时候,他们都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有一段时间,迈克也曾经怀疑过自己的梦想到底有没有价值,他也曾想到放弃。但最终,他还是清醒过来,继续把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
  走在追梦的路上,一走就是15年。15年来,迈克开车跋涉上万英里追逐暴风,捕捉那些难得自然景观的磅礴之美。上帝不会辜负坚持梦想的人,它会把成功赐给你。正是多次以身犯险,迈克才有机会拍摄到暴风的真正面目,带给人们奇妙的照片。当他的摄影展在纽约开幕后,观众爆满,大家驻足在一幅幅画面前流连忘返,不时发出惊叹之声。有一幅照片拍摄的是3个龙卷风纠缠在一起,正冲向一个停车场。在冲天的龙卷风中,能清晰地看到一道闪电。还有一幅作品,拍摄的是一个超大龙卷风席卷小乡村。夕阳西下,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死一般的沉寂。在这些震撼的暴风照片面前,人们会沉下心来,思考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相处之道。
  从15年前第一次追逐风暴的好奇刺激,到现在摄影展上的志得意满,迈克完成了自己的华丽嬗变。在向观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的同时,迈克也完成了自己美丽的梦想。要追风,先把自己裹在暴风里,这份勇敢和坚持,正是迈克成功的秘诀。
  (编辑/杨逸)
其他文献
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  改变习惯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我敢肯定,每个人都尝试过戒掉某些坏习惯,或者增加某些好习惯。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却失败了。在过去的两年半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改变一些习惯,从戒烟到开始跑步,从坚持素食到早起。我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坚持到了今天。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所学到的克服这些困难的方法。  1.同时开始两个或更多的习惯  每天开始早起,接着去跑步,然后吃健
在微博上看到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位女高管。大学毕业后,她在一家民企谋得一份职业。她努力、认真,几年后被提拔为部门主管。家人、朋友都劝她找个男人结婚,但她总以工作重要为由拒绝了。几年后,她的职位又有了提升,薪酬也多了一些,终于有了嫁人的念想。她结婚后很快怀了孩子,但为了获得更高的学位,赚更多的钱,她决定把孩子打掉。没想到之后再也怀不上孩子。后来,她成为公司的高层,有了令人羡慕的收入,但她再也无法拥有自
同志们:  该我讲了,我可能讲得语无伦次啊。  我想了半天,我怎么讲民族复兴,怎么讲文化担当?实际上我今天感觉我就是个战士,我没有资格谈论这两个大题目,但是我可以谈谈我当战士的一些体会。  肇星同学刚才说我是个大男孩,我现在也对大家讲,我不是个大男孩,我都77岁了,我受了那么多罪,可我是绝不言苦的一个人。虽然我心里不一定没有苦,不一定没有难处,但是我绝不言苦,因為我是个男人!  教育把我培养成了一
电影《大腕》拍完后不久,全球享有盛誉的美国《纽约时报》想做一期葛优的独家专访,这种免费做广告、提升人气的好事,对于演艺界的大多数明星来说,绝对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可葛优却多次推说有事,一再谢绝。  在多次电话邀约不成的情况下,《纽约时报》记者只好在葛优家门口守候。一天上午,记者看到他从家里出来,忙围上去,采访。  葛优再次推脱有大事要办,谢绝采访。  记者问他:你今天到底有什么大事?  他说:现在
《来自星星的你》火了都教授,而都教授又火了郑华。  郑华,今年25岁,本来籍籍无名,只是万千打工族中的一员,可是因为来自星星的都教授,身边的小伙伴们一夜惊呼,郑华不就是男神都教授吗,那身材那面相那眼神就是都教授的复制品。  小伙伴们的惊呼,郑华听的是每个细胞都乐和。回到出租屋,郑华忙着对镜自照,审视手机里存下的都教授的影视照,他更有信心了,自己就是都教授,如果再把发型稍事修饰,那就更逼真了。  想
2012年11月24日,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在宜兰举行,桂纶镁凭借《女朋友·男朋友》,一举击败白百何、何韵诗、郝蕾等人,夺取最佳女主角奖。桂纶镁一贯的清新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其实,日常交际中,外表干练清爽的邻家女孩桂纶镁,也颇识大体。  勇于担当:由我引起的错误,我都有道歉的义务  17岁时,正在台北西门町逛街的桂纶镁,被物色《蓝色大门》演员的工作人员发现。一周后接到了试镜通知,桂纶镁瞒着父母偷
2014年4月的一天凌晨,成都市,一辆出租车沿着人民南路进城方向,往一环路行驶。车后不远处,跟着一辆车牌号为川AT17××的白色奥迪Q5越野车。  两辆车一前一后行至二环路人南立交下桥处时,意外发生了。为了躲避前方一起轻微交通事故,出租车轻踩刹车减速。而身后的奥迪越野车,像是完全没有发现这一情况,以时速至少80公里的极快速度追尾了出租车。“轰”的一声巨响后,巨大的惯性,将出租车撞飞到桥下,车头掉转
阿瑟·戈森说:“正直的人都是抗震的,他们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平静。”这样的平静,能制动、制乱,有了它,生活和内心就不会脱离正常的轨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直像航线,能给人以方向;正直像灯塔,能给人以光明。  那么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呢?  要做正直的人,就要敢于直言。宋仁宗时期的杨士奇就以直言著称。有一次,一个叫弋谦的大理寺少卿,在上书奏事时,言辞激烈,仁宗因此有些生气,想讨好仁宗的大臣们,便趁机指责弋
她叫舒淇,她叫姚晨,两人都很美,嘴唇都很大,于是人们就叫她们“大嘴美女”。不知道容貌与人的性格有没有关系,反正舒淇和姚晨应该是有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她们二人一见如故,以姐妹相称。她们在一起拍戏,舒淇的妈妈从香港飞过来探班,舒淇拉上姚晨一起去接机。见到妈妈,舒淇一脸快乐地介绍:“妈妈,我可把您失散多年的女儿找到了。”妈妈一看姚晨,大大的嘴巴,俊美的脸蛋,乐得合不拢嘴。  两个女人的友谊是怎么
蓄势待发  春寒料峭的下午,大风涤荡过一所中学的操场。年近六旬的查利·凯恩,金色的长发扎在颈后。时髦得不像体育教练,正如那个11岁的男孩瘦小单薄得不像是运动员的料。查利紧盯跑道上跃动的小红点,说:“我现在只是印刷厂的校对工人,多年不收徒弟了。”  “我朋友说您是个认真负责的教练。布莱恩把长跑看得比吃饭睡觉都重要,他准备参加县运动会的两个长跑项目。”站在旁边的女士声音里带着一丝欣喜。  穿鲜红运动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