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水电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yue_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1例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其先进的后处理功能对冠状动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分支,并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诊断。对其中两例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例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121例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均成功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分支,发现冠状动脉管壁钙化59例,软斑块形成27例,其中64例冠状动脉伴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128-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Methods A total of 121 patients underwent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The advanced postprocessing function was used to reorganize the coronary arteries to show the main branches and branches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The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were also diagnosed. Two cases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were diagnosed by selective angiography. Results 121 cases of 128-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successfully showed the main branches and branches of coronary arteries, found that 59 cases of coronary artery wall calcification, soft plaque formation in 27 cases, of which 64 cases of coronary artery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stenosis. Conclusion 128-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is a saf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 ,是太阳般灿烂辉煌的时代 ,是一个令人自豪、值得我们引吭高歌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 ,不仅国势的强盛和经济的繁荣达到了巅峰状态
《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中的一首叙事诗。这首诗多少年来就被研究者、专家们捧为优秀诗篇,作为中学语文教材选入课本。同时认为诗中塑造了一个美丽、坚贞、机智、勇敢的名叫
静脉留置针又叫套管针。是近年来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它已逐步代替了传统的头皮针,是选择了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的,具有柔韧性及管壁光滑、对血管刺激性小、保留时间长等优
3月1日,北京将迎来第二个“自觉排队日”。据悉,此次活动以排队乘车为重点,在全市1805个公交、地铁站台等公共场所倡导市民自觉排队。北京公交集团、地铁运营公司将组织4000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钙离子浓度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iPTH)的影响及不良反应,为临床上选择不同的钙离子浓度透析液,合理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和继发
话说那个鲁班师傅,他手艺高明得很呐!人家想不到,做不出的东西,他硬是能想得到,做得出来。他做什么像什么,做出来的东西不但好看,还是活的哩!  有一年,田野忽然来了数不清的蝗虫蚱蜢,捉也捉不尽,灭也灭不完,眼看着庄稼就要遭殃。就在乡亲们一筹莫展的时候,鲁班娘子给鲁班师傅搬来一堆木头:“相公啊,你多多做些大肚子木鹰,好好救这场蝗灾。”  鲁班师傅于是做起木鹰来,他手艺高,动作又快,不一会儿就做了一屋子
连续在无线、网游两项重大业务上获得急剧成长之后,丁磊和网易一同面临考验:下一个机会在哪里? 2006年2月,网易发布了上一个年度的年报之后,网易的股价由此大涨。这也在一定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认识过程, 科学探究是学生体验科学过程、理解科学本质、领会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学习模式。新课程倡导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