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earning教学平台的内容建设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dieche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线学习(E-learning)以其高效、互动、协作等优势,在近几年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网络教学模式在广泛推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视频的质量参差不齐等。文章分析了当前所授课的数据库课程的问题,提出了递进式的数据库课程群设计构想,拟通过E-Iearning平台完成课程群的内容建构,进一步通过互动信息和线下教学不断优化和完善课程群内容设计。围绕数据库课程主线设计,步步衍生出相关的课程及教学方向,为以后E-Iearning平台的个性化推荐做好内容铺垫。
  关键词:E-learning平台;递进式课程群;关系数据库;NoSQL数据库;课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5-005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概述
  E-Iearning是高校教育电子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供了方法[1]。E-Iearning具有高效、互动、协作等特性,将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完整记录,产生了大量连续的教学互动信息[2]。深入挖掘这些数据,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习愿景,进而优化课程内容及知识体系,打造课程群建设,提高学生知识技能。何璨男[3]提出影响E-Iearning平台使用满意度的三个因素: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平台的设计、远程教学的互动性。当前E-learning平台的设计相对来说较为完善,互动性也较强,而平台内容的设计参差不齐,在高校的E-learning平台建设中尤为突出。高校的课程群建设非常需要E-learning平台的支撑。
  文章从当前所授课的数据库课程出发,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递进式的数据库课程群设计构想,拟通过E-learning平台完成课程群的内容建构。通过使用E-Iearning平台,搜集学生的学习轨迹信息和互动信息,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愿景,进一步优化线下教学和线上课程群内容的建构。围绕数据库课程主线设计,步步衍生出相关的课程及教学方向,为以后E-Iearning平台的个性化推荐做好内容铺垫。
  2 数据库课程教學存在的问题
  数据库课程在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课堂教学及课程知识点全面规范但较为浅显的内容设置,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较多,实践环节简单,对数据库的掌握水平不够理想。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全面的,涵盖了数据库需求分析、概念设计(E-R图)、逻辑设计(关系模型)、物理设计(数据库设计、表设计)、规范化等理论为主部分,及增删改查、视图、索引、存储过程、触发器、事务、安全管理、备份恢复等以实践为主部分。
  本文根据多年来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经历,总结数据库教学中的以下问题:
  1)现行的数据库教材及应用教材均偏重于数据库原理的理论介绍,实践部分虽然有叙述,实践案例均较为简单。
  2)每周4课时的数据库教学,2课时上大课,2课时小课,小课实践基本要把大课的核心知识点呈现一次,学生实践的时间相对较少。
  3)数据库课程整体来看比较抽象,虽有“所见即所得”效果,但对学生来说,学习的成就感不如一个页面、一个功能按钮来的实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得不够明显。
  4)数据库实验案例设计能够反映课程知识点,但距离学生具体业务实践相差有一定距离。虽然有课程设计大作业,但没有具体业务情景知识,学生的大作业完成情况一般,达不到理想效果。
  5)缺少后续递进式数据库课程的相关教学。虽然高校开设的有NOSQL等相关课程教学,但基本框架和内容与关系数据库相差不多,深人性的内容体现很少。
  6)离开了课堂,师生间的互动很少。少数的学生会主动和老师沟通课程知识点疑惑点。
  3 递进式数据库课程群教学设计
  Nosql数据库和去中心化数据管理[4]这些年发展非常迅猛,作为数据库专业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不断调整教学内容,适应市场需求,使得学生毕业就能较好就业。
  关系数据库教学方面,本文设想通过3-4门课程完成基础教学到实践、再深入的递进式教学课程链。
  1)基础课程
  学生必修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按照前述教学内容展开理论和实践环节,对理论知识学生达到理解的目标,对实践知识学生达到会用的目的。
  2)进阶课程
  开设选修课《数据库实践应用》课程,引入本专业特训班设计的企业真实需求的ERP系统。学生在使用ERP系统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具体业务需求、业务规则,在真实的业务环境里实现数据库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完成表结构的设计,尤其是约束的设计。技术实践部分,在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事务、游标,同时完成报表统计等实践环节。在具体的业务应用环境中,如存储过程、触发器设计不再是一两条简单的soL语句,而是需要考虑实际需求环境,设计实际的应用功能。
  这门课程完成后,学生对采购、销售、库存、应收应付等各模块的具体主干业务应做到比较熟悉,复杂业务场景下,T-SQL编程(如CASE表达式、IF...ELSE等)应用较为流畅,学生达到对数据库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能较好理解前端和后台数据库之间的互动在程序完成业务逻辑处理时,数据库端如何实现,让学生从会用变成会应用。
  3)高阶课程
  完成以上两门课程,对学生将来从事系统开发工作非常实用,但对在数据库方面高级人才需求中,还远远不够。学生需要对数据库架构设计(内存架构和物理架构)、索引技术、数据库查询实现算法、数据库查询优化技术等知识深入学习并理解,开展《SQL性能调优》课程教学,除此之外,还有soL语句防注入技术、读写分离技术、分区分表技术、主从复制技术嗍等也可以纳入课程群,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技能。   通过这一级课程教学,学生完成从应用到管理的转变。
  除了上述关系数据库主线教学之外,可以展开NoSQL数据库教学,如Redis、MongoDB、HadoopDB等,还有分布式数据库等课程教学。同时在大数据方向,可以开设报表设计、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据挖掘等课程,扩展数据库课程群建设。
  递进式数据库课程群设计构想如图1所示。
  4 E-learning平台的数据库课程群建设
  E-Iearning平台有着高效、互动、协作等特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它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
  E-learning平台从功能上可以划分为课程管理、组织社区[6]、数据分析与管理三大块。如图2所示。
  在课程管理部分,分为课程和小视频两部分。课程部分主要由教师进行课程视频制作上传及修改,每一课程下可以由学生做评论、提问题,老师可以和学生互动交流。学生线下学完必修课程后,觉得掌握得不好可以继续选择在E-Iearning平台看视频学习,整门课程完成后,可以进行在线测验,检验自己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小视频部分,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参与。教师角度,开展碎片化教学,把课程中每一节中学生问题较多的知识点单独拉出来做个视频讲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从实践过的项目中把实际案例的精华,分模块制作成小视频,上传到相关课程区,由老师把关推出。
  在组织社区部分,可以根据主题設置板块,大家可以发帖提问问题和回答问题、发表想法及就某一主题研究点辩论等。师生之间可以做到充分的互动,有助于课程管理部分课程群内容的开发及体系的构建。
  数据分析与管理部分,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课程的测试情况,分析学生对各个模块的掌握情况,进行可视化展示,同时设计预警功能,帮助教师关注学生后续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在E-Iearning平台的学习数据(如点击、评论等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兴趣偏好,向学生推荐后续的课程深入或拓展学习。
  5 结束语
  构建贴合市场需求的课程群体系,在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及提升学生的高级技能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E-Iearning平台在实现课程群建设网络化的同时,把有用的互动信息记录下来,帮助我们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兴趣偏好等,完善课程内容的构建,加速课程体系的构建。本文后续将按照E-Iearning平台的构想一步步实现,在使用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建设。
  参考文献:
  [1]罗忠民,陈楚君.E-Iearning定义与特征研究[Jl.外语教学,2013(3):60-63.
  [2]柴艳妹,雷陈芳,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在线学习行为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8,35(5):1287-1293.
  [31何璨男.浅谈E-learning环境下高校远程教学的现状、对策与展望[J].电子技术,2017(4):30-32.
  [4]微服务架构[EB/OLl. https://baike. so. com/doc/24998689-25960452.html.
  [5]何小卫,叶荣华,基于多层次实验进阶的数据库课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9(5):54-56.
  [6]黄海,蔡筱青.高校E-Iearning教学平台的规划、管理和服务 [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1):100-104. 【通联编辑:王力】
  收稿日期:2019-10-28
  基金项目:教育科研项目:2017年广东省重点平台及科研项目(特色创新类项目一教育科研)课题名称:基于排序学习的e-learning个性化推荐研究(2017GXJK257)
  作者简介:邓添文,女,四川乐至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教研究;耿晓利,女,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库开发,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微波天线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提高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教学质量,提出将电磁仿真软件HFSS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基于新型的基片集成间隙波导的缝隙天线为例,采用HFSS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和仿真研究,对天线的关键参数和辐射特性进行了分析,将抽象的天线理论转化为图形演示,重点展示了HFSS辅助教学的直观可视化特点。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
摘要:该文主要结合医学院校大班条件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主要论述,综合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开展等方面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分类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与专业相融合的能力,从而获取计算机技术在自身医学专业领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班条件;分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培养和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未来就业单位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以本校部分大三、大四师范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他们教学技能的现状,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缘由,基于“互联网 ”视域下提出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升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师范生;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
摘要:该文基于《软件工程》课程内容,结合JSP技术和SQL2000数据库设计并开发了《小型企业办公耗材库存管理系统》,以使小型企业方便高效地对其办公用品的库存进行管理。该系统功能分四大主要模块:库存查询、进货作业、领料申请、库存盘点。  关键词:软件工程;JSP;SQL2000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2-0069-03  Abstrac
摘要:在分析旅游行业电商人才需求状况基础上,探讨“家校企”三方联动的旅游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家庭、学校、企业三方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同强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与网络知识,提升电商各项技能,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同时提出基于“家校企”的多元化人才评价方案,通过构建信息化综合评价平台,以项目为导向实施过程化评价。  关键词:“家校企”三方联动;旅游电商;培养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
摘要:信息化教学改革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本文从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出发,在教学模式改革、资源共享信息化平台、考核方式改革、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和加强教学检查等方面提出具体策略,为地方高校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课程教学;信息化;教学改革;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6-0257-02
摘要:实践教学是产品系统设计课程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实践教学不能满足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在深入調查研究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产教融合的先进经验,提出产教融合推进产品系统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提升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具体改革措施包括:强化在企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全过程管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解决瓶颈问题、通过资源融合夯实产教融合的物质基础、为产教融合各类主体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尤其在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进步很快,但实际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为了保证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大数据时代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有必要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大数据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希望对促进我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技术;大数据;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T
摘要:《UG NX三维造型设计》是我校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工学结合、“互联网 ”背景下,该课程要求学生通过使用UG三维造型设计软件进行零件建模、产品装配以及完成工程制图,具备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的基本能力。该文基于案例教学法从教学模式的建立到教学实施,通过教学评价探讨课程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更好地突出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三维建模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摘要:本文针对具有未知函数、未建模动态和扰动的双连杆柔性机械臂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事件触发故障检测策略。在神经网络近似和事件触发机制的框架下,提出了一种故障检测观测器。该方案在保证故障检测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网络通信负担。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故障检测;事件触发机制;神经网络;双连杆柔性机械臂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