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AERS数据库的硼替佐米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研究

来源 :肿瘤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fly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对硼替佐米相关不良事件进行数据挖掘,为临床安全使用硼替佐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PR)和报告比值比法(ROR)对FAERS中2004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四季度共64个季度的硼替佐米相关不良事件报告进行信号检测.结果 共提取到以硼替佐米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事件报告18389例,男女比例为1.29∶1,中位年龄65岁,医师报告占48.3%(8881/18389),来自美国的报告占48.3%(8890/18389),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占41.9%,另有近25%的病例死亡.在报告数居前50位并检测出信号的相关不良事件中,浆细胞骨髓瘤、血红蛋白降低、骨髓功能衰竭、血肌酐升高、肌无力、低钾血症未被药品说明书收载.结论 硼替佐米相关不良事件报告中,体重>75 kg的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提示体重与硼替佐米不良事件有关;患者年龄集中在65岁以上,提示老年人更易发生不良反应;可进一步研究硼替佐米与尚未收载于药品说明书中的不良事件的因果关系,同时警惕这些不良反应对原发疾病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无损包扎法在压力性损伤创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龙游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年龄≥60周岁的压力性损伤患者67例.根据首次治疗时患者整体及压力性损伤局部的评估结果,按患者基本条件相当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损包扎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包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再次受损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肤发红、新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激越是一种表现多样的精神科临床综合征,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多种精神疾病.存在激越症状的患者常常具有较高的攻击性,应及早发现并干预,以减轻患者焦虑,避免症状加重和出现攻击行为.对于急性激越的治疗原则,建议以劝说安抚、药物治疗为主,而限制约束作为最后的选择.本文将从精神科激越症状的发生机制、评估工具、处理原则及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探索食物对口服抗肿瘤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 检索SCI、GeenMedical、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询食物对口服抗肿瘤药物生物利用度影响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汇总整理.结果 食物可影响一部分口服抗肿瘤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需要空腹服用的药物有依托泊苷、替莫唑胺、索拉非尼、塞瑞替尼,需要与食物一起服用的药物有长春瑞滨、伊马替尼、维莫非尼、阿来替尼,需要避免与食物一起服用的药物有尿嘧啶替加氟、替吉奥、卡培他滨、拉帕替尼、厄洛替尼、帕唑帕尼、阿法替尼、阿帕替尼、曲美替尼、达拉非尼、依西关坦、阿
总结近年来有关中药单体对卵巢癌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中药单体可以调控卵巢癌的多条信号通路,按照作用机制分类,主要包括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如淫羊藿苷、千金藤素、柚皮素等)、对JAK/STAT信号通路的调控(如白藜芦醇、槲皮素、莪术醇等)、对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如原薯蓣皂苷、龙胆苦苷、二氢杨梅素等)、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如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皮酚、芹菜素等)、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如双氢青蒿素、山萘酚、姜黄素等)、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如人参皂苷Rg
癌性发热是一种在恶性肿瘤进展期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是指由肿瘤疾病本身引起的与感染无关的发热.西医多对症处理,抗感染治疗一般无效.中医多辨证论治,其中阴虚发热型最为常见,青蒿鳖甲汤对于癌性发热的此类证型疗效颇佳.本文基于中医理论及现代药理学知识,分析青蒿鳖甲汤的组方,探讨癌性发热清热与养阴并重的治疗思路.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作为一种代谢应激性肝脏疾病,是目前全球导致慢性肝病最主要的原因,其发病率在全球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对社会、经济及医疗负担产生严重的影响.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发现绝经后女性MAFLD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绝经前女性,且与男性相比,女性MAFLD的患病率在绝经前明显低于男性,而在绝经后则高于男性.因此本文就绝经后女性MAFLD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中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BRAF)基因突变与131I放射治疗耐受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3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及术后行131I放射治疗的219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样本,根据患者对131I放射治疗的耐受情况分为耐受组和敏感组,检测病理组织样本中KRAS和BRAFv600E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耐受组年龄≥45岁、甲状腺滤泡状癌(FTC)、远处转移及转移灶≥1 cm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敏
目的 基于Notch信号通路,探讨β-榄香烯逆转肺腺癌耐药的机制.方法 选择对A549/DDP细胞无细胞毒性的β-榄香烯浓度处理A549/DDP细胞,设β-榄香烯组与对照组,两组细胞均给予不同浓度的DDP(0.25、0.5、1、2、4、8、16、32 μg·mL-1)处理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IC50,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 3、cleaved-caspase 9)、耐药相关蛋白(P-gp、survivin、p
目的 探讨切口局麻浸润对持续输注瑞芬太尼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青海红十字医院择期行肝脏肿瘤开腹切除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关腹时对切口进行局麻浸润,对照组患者术后关腹时不做任何麻醉处理.记录两组患者术毕、术后30 min、60 min、90 min时的BCS及VAS评分,并记录舒芬太尼用量、追加镇痛例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B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
目的 探索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安罗替尼对鼻咽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为临床应用安罗替尼治疗鼻咽癌提供可靠的实验证据.方法 通过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剂量梯度安罗替尼对鼻咽癌细胞6-10B和SUNE-1的细胞活性、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和划痕实验分析安罗替尼对鼻咽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安罗替尼对鼻咽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安罗替尼处理后鼻咽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鼻咽癌细胞中加入安罗替尼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