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敏微胶囊材料的光引发固化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激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rSa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光引发剂184、聚合树脂(TMPTA)作为裹芯固化物质, 采用界面聚合法对光固化物质包囊, 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观测表明光热敏微胶囊形貌规则, 峰值粒径为0.3 μm。热重分析获得微胶囊热分解温度高于350 ℃, 该材料在室温下具有热稳定性。利用吸收光谱、红外光谱研究了光热敏微胶囊的光引发固化反应过程。结果表明所得光热敏微胶囊的光谱吸收峰位于310 nm, 半峰全宽为30 nm; 曝光后TMPTA在1620 cm-1处的C=C双键吸收峰和920.1 cm-1, 837 cm-1处的C=C键上C-H键吸收峰减小, 说明光热敏微胶囊内光固化是TMPTA在引发剂引发下, 通过C=C双键打开形成空间网络的交联聚合过程。对比不同曝光条件下的影像密度特性, 确定裹芯固化最佳曝光时间为20 s。
其他文献
本文首次报导了在选支一氧化碳激光器中所观察到的光-电流效应,指出了可能的微观过程及应用。
期刊
We introduce a multi-step protocol for optical quantum state engineering that performs as “bright quantum scissors,” namely truncates an arbitrary input quantum state to have at least a certain number of photons. The protocol exploits single-photon pulses
期刊
Abstract
期刊
期刊
利用飞秒抽运探测透射技术,研究了室温下 CdSeS半导体量子点激发态载流子的弛豫过程与抽运光能量密度和光子能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CdSeS量子点激发态载流子的弛豫有3个过程:1) 约为10 ps的一个快速弛豫过程,此过程随着抽运光能量密度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变慢,与光子能量没有明显的依赖关系,认为此过程是由载流子和光学声子的散射引起的;2) 约为100 ps的一个弛豫过程,此过程与抽运光能量密度及光子能量都没有明显的依赖关系,认为此过程是光激发载流子被缺陷态捕获而形成的限域载流子的弛豫过程;3) 一个纳秒
光学表面加工的传统方法是用一个简单工具在尺寸大致相同的工件上转动和移动。工具与工件之间磨浆粒子的研磨作用使工具表面变成球形。假如用户要求与球形稍有偏差的形状,则需要通过改变工具的尺寸和行程特性来达到。遗憾的是,这种方法不能加工偏离球形较大的工件,也不能加工加载下显著变形的工件。在此情况下,光学元件制造商常常使用比工件小得多的工具,并把这些工具置于计算机控制之下,以提高研磨和拋光效率。在此种方法中,微机调节工件表面上工具的运动,同时根据最佳材料去除公式改变研磨或抛光任何一个部位的研磨时间量。
期刊
The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 proc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abling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engineering and personalised medicin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linical tools currently utilised in radiotherapy are typically based on traditional m
Using Schrodinger-Maxwell formalism, we propose and analyze a continuous-wave four-wave mixing (FWM) scheme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herent light in a six-level atomic system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ally dual induced transparency. We derive the correspondi
日本电子综合研究所高温技术研究室开展了用大功率玻璃激光系统产生等离子体的实验工作,为此对振荡器作了研究。他们成功地用强制锁模Q开关(AMQ)玻璃激光器产生了2 ps脉冲。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