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智慧的声音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plas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杭州灵隐寺的地藏菩萨塑像旁蹲着一只狗,这只狗有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善听”。传闻“善听”的两耳,一耳可听十方诸佛菩萨的法音,另一耳可以下闻人间与恶道众生求告的声音。事实上,“听”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倾听,是人际交流不可或缺的本领,是一种能力,一种素养,一种品质。真正的倾听,指的是用心去听,从眼神、体态都表现出一种聚精会神与专注。课堂倾听是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
  在新课改下的孩子敢说了,爱说了,会说了,新课程下的课堂显得动有余而静不足。我们常见的“精彩”课堂上学生侃侃而谈,听课者不禁叹为观止,但每每只有自己的观点,而忽视他人的见解。课堂上阐述己方观点的多,引起共鸣的少;重视标准答案的多,诘问、质疑、反驳的少。这难道是学生的耳朵 “失聪”了?听力缺失了?究其原因是倾听这种美德,这种良好的习惯,这种有效的的学习方式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只有学会倾听,课堂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智慧、充满灵动。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为了让更多会听、会辨、会思的学生茁壮成长,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善用“倾听”。
  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是有章可循的:首先要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灵活地驾驭课堂;其次要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让倾听成为一种能力;其三要让课堂实现多向互动,让倾听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实现高质高效。
  
  一、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倾听得以实现
  
  倾听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试想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嘈杂的学习环境,各行其是,人人罔顾左右而言他,倾听当然无法实现。这就需要教师有效调控课堂,排除各种对课堂教学的干扰。首先,课堂纪律是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的前提条件。小学生注意力的指向性和集中性不强,需要教师及时有效调控课堂,试举几例。
  一、二年级课堂师生对话,如:
  师:坐端正;生(齐):有精神。
  师:一二三;生(齐):我安静。
  师:小嘴巴;生(齐):不说话。
  每一次简短的对话,将学生从游离状态拉回课堂。
  二、三年级的古诗接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如:
  师:床前明月光;生(齐):疑是地上霜。
  师:山重水复疑无路;生(齐):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莫愁前路无知己;生(齐):天下谁人不识君。
  每一次的调节课堂,用一次古诗对话,既增添了课堂情趣,又让学生及时收心。
  到了高年级,竞争(小组比赛)策略,表扬策略兼用,能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兴奋状态。
  常见的方法有:小组夺旗赛,大组的摘果子(摘星星)比赛,对手擂台赛。几个回合下来,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开展学习。
  其次,要善用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需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产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知识重组,挖掘语文知识中的兴趣点,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如组织五年级课文《晏子使楚》课本剧的表演,学生非常感兴趣,表演者全身心投入,观众个个屏息凝神,侧耳倾听。学生在“演”和“听”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另外,教师渊博的知识,标准的普通话,授课时幽默风趣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感,时常以表演者的神态吸引学生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听得更专注。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轻松的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二、有效的倾听方法,让倾听成为一种能力
  
  倾听,是一项技术、一种修养,也是一门艺术。我们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让倾听成为一种能力,对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在倾听中以情悟情,以心教心。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听课”要求,让孩子明白“听什么”。平时我们在教学时发现当一问题提出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叫到回答的学生高兴而又自信地回答,而其他的学生则显得满脸沮丧,很不情愿地听别人讲,甚至心底里还怪老师不叫他回答……于是,听讲时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把不该听进去的错误倒记住了,而关键点却忽略了。这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告诉学生该听什么:是抓住重点听,还是优缺点兼听,亦或听不同点,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至少要听出和别人不同的一点。只有孩子们明白了需要听些什么,才能听到内容,能勇敢地站起来对问题进行补充、反驳、质疑。
  听讲时,有的孩子善于追踪问题,有打破沙锅问道理的精神;有的孩子善于发现比较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同学回答的异同;还有的孩子善于质疑别人回答问题的不足,还有的孩子善于从他人的回答中总结出准确的答案。这些好的听讲方法教师要随堂总结,表扬,推荐给同学,让全班同学的倾听能力不断提升。
  
  三、多向互动的课堂,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
  
  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更应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年龄小,心理不稳定,理解能力较弱,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倾听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怀着一颗爱心,抱着正确的心态,耐心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诚心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反复抓、抓反复,让倾听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多向互动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师生的互动让知识得以传承,孩子们倾听教师绘声绘色、妙语连珠的讲解,如沐春风,如啜清茶,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生生互动常能迸出智慧的火花。小组交流,班级汇报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要倾听,要评价,要质疑,要补充,要总结,他们的脑子在高速运转,他们的思维在分析与综合,他们的耳、脑、口并用,课堂成为演练场。倾听在不知不觉中,在多向互动的课堂中成为一种习惯。
  倾听,还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种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有助于集中孩子们在课堂上得注意力,有助于增强孩子们的记忆力。倾听也是孩子适应社会交往,与人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
  听听,知识就在倾听中获得,在倾听中升华成智慧。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天河区骏景小学)
  责任编辑赵霭雯
其他文献
当下的教育承载着太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家长对教师要求之严,社会对教育诟病之多,让教师累得直不起腰来,把教育压得喘不过气来。事实上,教育是一个需要理解、宽容和呵护的事业
办公室里的龚老师德高望重,但他常常自嘲:“咱就是一个没有回头率的老师。”  我们偶尔背地里也谈论他:  “真是的,龚老师咋就是没有回头率的老师呢?”  “他对学生也不赖啊!”  “也许,他对学生太严厉了。”  “也许,他天生不讨学生的喜欢。”  “也许……”  有时,在同事们议论得热火朝天时,龚老师走进办公室听到只言片语,他也只是淡淡地一笑。  很多时候,办公室里有同事多年前的学生回校探望老师,共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治疗屈指肌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屈指肌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给予腱鞘内封闭治疗,每周
素质教育是一项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全新的素质教育体系是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针对阻碍素质教育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远程教育的迅速实施和全面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终身教育正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潮流,但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中,其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综合素
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制宪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签字仪式。一位身袭黑色丝绒旗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高雅的东方女性,款款走上主席台,代表中国政府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用
21世纪需要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外语专业本科教育中存在着种种不适应,因此,对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
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