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自然森林经营和传统森林抚育的差异

来源 :林业科技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man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森林资源短缺,从而破坏了环境.为更好地维护森林环境,保障森林生物量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以实现对区域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自然森林经营与传统森林抚养是2种不同的经营方式,分析两者差异,能够探究保护森林资源的方法.
其他文献
文冠果是我国北方地区生物质油料能源首选树种,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观赏型绿化树种,实用价值高,果实营养含量丰富且经济价值显著,未来的栽培种植前景非常广阔.该文主要从文冠果的特性和价值方面入手,总结探讨了其在鲁南地区的栽培和管理技术,以期能够为文冠果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进一步推进当地农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
[目的]探索一套大豆套种灵芝绿色循环周年生产模式,促进灵芝产业发展.[方法]利用自然温度,当年生产灵芝菌袋,并在菇房出菇一潮后将菌袋埋入田中;第2年套种大豆,利用大豆田的土地资源及光、温、湿、气等有利条件进行出菇;大豆收获后秸秆再利用,灵芝收获后菌渣还田成有机肥.[结果]大豆和灵芝套种干灵芝比对照不套种平均增产7.97%,平均产值比对照增加2.23元/袋,增收了10.15%;田间管理比对照平均减少劳务成本7.57元/袋,节约了94.63%;节约的劳务成本是增收产值的3.39倍;同时增收了大豆籽粒和大豆秸秆
该文主要阐述了优良绿化树种五角枫苗木繁育技术中选址整地、采种选种、幼种处理、播种方式和苗期管理等技术,同时说明了针对猝倒病、褐斑病与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寒富苹果是铁岭等高寒山区广泛推广种植的苹果品种,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农户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文结合当地实际,从选园、建园、造林后丰产管理、采收管理等方面对高寒山区寒富苹果的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以更好地指导当地苹果的高产.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料配方添加锌、硒微量元素对大球盖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9个栽培料配方处理,并添加锌、硒微量元素,测定各处理大球盖菇菌丝长势、出菇时间、产量、生物转化率等指标.[结果]富硒香菇菌渣30%+玉米芯70%配方,熟料栽培产量35574.32 kg/hm2,产量排名第1位,生物转化率56.9%;富硒黑木耳污染棒渣70%+熟玉米芯30%配方,熟料栽培产量32870.13 kg/hm2,产量排名第2位,生物转化率为52.6%.[结论]香菇菌渣、玉米芯、黑木耳污染料等熟料栽培大球盖菇产量高,
根据RB/T214-2017要求,对水利部发布的标准方法SL/T 788.4-2019进行了方法验证,测定了标准曲线、标准物质、空白样品、实际样品及加标等.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等指标均满足方法要求,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玉溪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具备使用连续流动分析仪分析检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能力.
[目的]为山麦冬Liriope spicata果实花青素生物合成研究筛选最佳内参基因.[方法]基于山麦冬转录数据,通过变异系数以及变化倍数初步筛选出山麦冬15个候选内参基因.以幼果期和成熟期山麦冬果实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测定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采用ΔCt值法、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等软件包分析候选基因的表达稳定性,最后选取来自6个基因家族(C4H、CHS、MT、UFGT、MYB和bHLH)的10个目的基因(C4H、CHS-1、CHS-2、M
[目的]深入研究黄瓜Cucumis sativus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基因家族(CsAQP)的相关功能.[方法]通过全基因组分析技术鉴定其家族成员,对其蛋白质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关系、选择压力、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蛋白质互作进行分析.[结果]黄瓜基因组共有33个AQP基因,含有2~5个数量不等的外显子,在染色体上不均匀分布;根据物种进化关系将黄瓜AQP基因家族划分为5个亚家族;基因组重复序列分析表明:5号和6号染色体上各有2~3对基因串联重复;计算这些基因的同义替换(syn
退耕还林是治理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也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巴林左旗旗委、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旗的绿色发展理念,把退耕还林作为造福左旗、惠及民生的一件大事,远谋近施,持续发力,走出了一条生态造林与环境保护并重,加强推进绿色崛起的新路子.该文通过对巴林左旗退耕还林工程推进情况的走访,对巴林左旗退耕还林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力求能够为类似的退耕还林工作提供参考.
与传统水稻种植模式相比,水稻健康作物生产模式探索性、 创新性地提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介绍水稻健康作物生产模式的意义、 创新点、 技术操作规程,以及推广应用情况,分析该生产模式的前景、 意义以及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下一步完善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