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藏族学生教育培养策略探析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6946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内地藏族学生的特点,从普通话水平、文化课基础、自信心现状以及学习习惯特点等因素入手,分析了内地藏族学生的现实表现,并从以上四个方面探索了内地藏族学生教育培养育人策略,以期提高内地藏族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内地藏族学生;混合编班;培养策略;课外活动;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1-081-03
  【本文著录格式】李会娟.内地藏族学生教育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1):81-83.
  1984年,中共中央在第二次西藏工作会议上,做出了开办内地西藏班的重大决定,明确了“智力援藏”的宗旨。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继续办好内地西藏班,扩大高中阶段的招生规模,尽可能实行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1]。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地许多学校开始了西藏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在培养过程中,针对内地藏族生学习中表现出的特点,学校摸索出了从独立编制班向混合编制班转变的路子。而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以期提高藏族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内地藏族学生的语言障碍及解决对策
  内地藏族生的母语是藏语,而内地教师授课多采用普通话,且部分教师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因此,内地藏族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交流障碍,给学生听课和师生面对面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仅如此,藏族学生在汉语表达上信心不足,缺乏与汉族学生大胆交流的勇气,藏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高低和主动交流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内地藏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呢?
  (一)抓住课堂主阵地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同时也是锻炼内地藏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主要平台。内地藏族学生的语言沟通有困难,加之学科专业术语难以理解,教学方式就应当很好地推敲。如果采用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老师讲得多,控制学生的时间长,学生因语言障碍听不懂的知识就多,就会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模式上,我们推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藏族学生提供更多的与汉族学生交流的机会,进而提高藏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提问环节,有意识地加大对藏族学生提问的密度,让他们的思维紧紧跟上课堂,保持较好的听课状态,同时,教师要求藏族学生多向老师和同学提问问题,以此锻炼他们普通话表达的勇气和技巧。
  (二)抓课外活动的拓展
  内地藏族学生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困难比较大。在对高一入校学生的摸底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位内地藏族学生写道:“虽然我的脑子里已经想到说什么了,但是话到嘴边我又得重新组织一下才能说出来。再一个问题就是平时不敢开口讲普通话,怕自己因说不好而招来别人的嘲笑。”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供不同的课外活动平台,帮助内地藏族学生锻炼普通话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学生每周的升旗仪式活动中,特别让藏族学生做“国旗下的演讲”,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祖国成立七十周年征文活动中,两位藏族学生的文章在全校获得展评,提升了内地藏族学生的写作能力。2020年春季,泰安周刊刊登了“风月同天,守望相助”内地藏族学生抗疫故事征文,表现了内地藏族学生良好的汉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每年十月份的金秋艺术节,藏族学生的诗歌朗诵、歌舞等节目都是活动亮点,他们的表现都能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课外活动平台,在给内地藏族学生提供锻炼机会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认同。
  (三)营造生活化的语言环境
  近几年,我校招收的内地藏族学生有援藏干部子女、藏族城市市区学生、藏族牧区学生。援藏干部子女普通话水平和汉族学生没有太大差异,城市市区学生讲普通话的机会多、表达能力强,而藏族牧区学生普通话水平则比较低。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安排藏族学生宿舍时,特别搭配不同普通话水平的学生,让他们在宿舍放松的生活化环境中,多讲普通话,大胆开口,不怕出错。在班里安排汉族学生作同桌,日常多用普通话交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主动与藏族学生交流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感兴趣的话题,打开他们的心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普通话水平。
  二、内地藏族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及解决对策
  由于学习经历、学习条件、家长的教育水平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内地藏族学生的文化课基础非常薄弱。具體来说,在他们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概念理解不到位、公式记忆不牢、对知识缺乏基本的应用能力等表现,与内地学生有着明显的差距。针对他们的学习现状,我们做了以下尝试和探究: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模式作为新型的学习模式,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潮流,可以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也可以有效弥补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师生沟通与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2]还可以加强生生沟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们在教学中一直推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内地藏族学生普通话交流能力差、基础薄弱的现状进一步助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开展小组合作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之间可以充分交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和自我学习管理能力的综合发展,帮助学生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与荣誉感,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3]
  例如,在地理科目青藏铁路案例学习时,把学生分成了六组,其中每一组都有内地藏族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青藏铁路修建意义的讨论、铁路的选线设计以及对铁路修建过程中困难的预估等任务。修建青藏铁路是藏族学生熟悉的知识情境,藏族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中参与度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在交流青藏铁路修建的地理意义(促进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等内容)时,内地藏族学生从自己的体会出发,给全班学生介绍青藏铁路修建后家乡的变化,充满自豪感,以此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漳州非遗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在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理论”指导下,笔者对漳州非遗民俗翻译做了简要的探析,
【摘要】“X挺”是东北方言中表示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本文在整理词表和采访调查对象的基础上,对“X挺”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对“X挺”的使用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X得慌”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就东北方言“X挺”的使用情况得出结论。  【关键词】东北方言;“-挺”;“-得慌”;地方方言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1-114-03  【本文著录格
军乐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国家或军队的阅兵仪式、重大庆典以及外交仪式.关于军乐的教育虽始自现代军队建立的清末,但军乐教育走向专业化与
【摘要】当一幅绘画作品或者雕塑被描述为“不完整”或“未完成”时,编者通常暗示作者身故抑或是委托人取消了订单。而一些知名的艺术家的所作所为却逐渐扭转了这一刻板印象,这些作品的意义从开始便不仅为了展示一张完整的杰作,背后的目的也许永远也不得而知,但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思想窗口。  【关键词】未完成作品;文艺复兴;普林尼;缇香;艺术流派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最为突出且具备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其中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历史价值等,并且承载着更多历史,成为不断突出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从2005年开始到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在新课改的推进下,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水平。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之外,一些特殊人群也接受到了较高水平的教育。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主要基于培智音乐课堂的构建,在作用于学生自信心提升方面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现阶段音乐教学课堂的价值进行分析,之后结合教学案例,进行教学方法以及流程的提出,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教学帮助作用。  【关键词】教
期刊
“遗产”之“遗”本义为传续、继承;“产”即“财产”“资产”.“遗产热”“遗产运动”已悄然成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文化而言,人们今天强调“传承”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畲族传统文化正逐步走向衰退、变异、甚至消亡,作为畲族文化重要标志之一的畲族歌言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据调查,当前畲族歌言的传承正处于濒危状态,除了多方面的因素之外,与畲民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缺乏自信心不无关系。为了保护畲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深入挖掘畲歌的美育价值来重塑畲民的民族自信心,从根本上唤起广大畲民热爱自己民族文化的信心,自觉地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 
【摘要】传统哈萨克语句法成分只有“主、谓、宾、定、状”五个句法成分。哈萨克语中是否存在“补语”这一成分,学术界至目前仍然存在分歧。本文以“生成条件”为视角,分析讨论哈萨克语“补语”的生成条件并初步认为哈萨克语存在构成“补语”的可能性与基础。  【关键词】汉语;哈萨克语;补语;生成条件;语言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