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四重向度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m9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四重向度,坚持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四重向度,对于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担任民族复兴的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性是前提,要立破并举,增强思想性,打造有高度的课堂;理论性是基础,要用科学的理论掌握学生,增强理论性,打造有深度的课堂;亲和力是关键,要亲近学生,增强亲和力,打造有温度的课堂;针对性是保证,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针对性,打造有效度的课堂;深刻把握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四重向度的内在逻辑,坚持守正创新,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提高学生抬头率和点头率.
其他文献
基于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以房屋建筑学课程为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的实施.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以红外物理课程为例,从课程建设的发展历程,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以及课程建设的具体实例等方面进行本科一流课程建设探究,为国家本科一流课程建设以及本科一流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文章基于通识课3.0课程建设的教学实践,以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课程为例,提出将人文与科技相融合的通识课教学理念.在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的通识课程中,通过有特色的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激发学生活跃的创新思维,引领学生在人文和科技交叉的领域进行积极的思考.作者提出的人文与科技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在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上强调,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引起各个高校的广泛讨论.航天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面对融入思政元素这个课题,以弹道与轨道基础课程为例,探讨专业课程如何与课程思政结合.在分析弹道与轨道基础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思政的四个主要目标,从课程团队建设、课程思政设计及课程思政典型示例等方面介绍弹道与轨道基础课程思政实践举措,探讨理工科尤其是航天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方法.课程思政元素提升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与人文内涵,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实现育人与授业的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评价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英语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8级医学英语专业45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其中3班(22名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4班(23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面授模式.运用SPSS20.0数据分析软件,对两组学生课程学习满意度和自主学习能力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课程结束后,实验组课程学习满意度调查得分和自主学习能力测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动机信念、获取信息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以金课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重塑大学体育课程内涵.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体现课程的高阶性;以健康美、精神美、品德美和礼仪美为切入点,凝练体育蕴含的美育元素,在课程中渗透美育,以美启真促善,实现体美融合,体现课程的创新性;建立“以赛代考”竞赛制考评方式,完善过程化考核评价体系,增加课程挑战度,进而构建大学体育课程“两性一度”框架体系.
工科院校的数学类专业在一流本科教育新格局下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文章从打造4级负责人和5维度导师协同联动的4+5立体式教学保障体系、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打造优质师资团队、凸显多维度导师功能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交互式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实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建设目标,推进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2020年上半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一次跨越式的发展,2020年下半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后疫情时代,进入提高质量的新时代.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也应与时俱进,积极反思自身不足,面对高等教育日新月异的变化,积极创新求变,完善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努力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扎实推进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文章结合自身的教学认识,介绍对组合结构课程的性质、目的、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以及教学特点等理解和实践,对组合结构课程中存在的课时少、试验教学缺乏、教材革新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探讨,并提出教学改革的建议.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以“工学并举”为引领,响应其新时代的新内涵,对测控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及建设.文章以测控专业实践体系的整体框架设计为起点,阐明测控专业“工学并举”的专业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以工学并举为引领,构建测控专业实践教学实施体系并有效实施.效果表明,“以工学并举”为引领的测控专业实践教学实施架构,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有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