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渠道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参与度影响分析

来源 :南方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k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绿色食品销售渠道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参与度的影响,为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参与度提供实证依据与政策参考.[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生产行为、销售渠道选择、个人特征及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销售渠道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参与度的影响.[结果]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环保意识、经营规模、家庭劳动力人数、政府培训、政府补贴、信贷资金可获性和外包服务等变量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500,说明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可进行回归.多元回归结果显示,销售渠道和环保意识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42和0.081,且在5%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参与度的影响显著.户主的受教育年限和政府补贴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16和0.180,且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上述2个变量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参与度也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及销售渠道和环保意识强.其他因素如经营规模、家庭劳动力人数、外包服务等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参与度则没有显著影响.[建议]政府应当出台政策,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绿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村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环保理念;对于采取绿色农业技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补贴,增强其综合竞争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肝胰腺和鳃组织中呼吸相关酶活性和抗氧化酶基因的影响,以期为罗氏沼虾免疫机理研究和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规格整齐、健康的罗氏沼虾,分别注射PBS溶液(对照组)和副溶血弧菌(试验组),在第1、3、6、12、24、48、72和96 h统计累计存活率,并取肝胰腺和鳃组织进行呼吸相关酶活性及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表达测定.[结果]罗氏沼虾感染副溶血弧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累
[目的]观察记录白条双锯鱼从受精到孵化的胚胎发育及早期个体发育规律,为海葵鱼的人工繁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人工海水为养殖用水,在水温(27±1)℃、盐度27‰的条件下,白条双锯鱼自然产卵,经紫外灯照射杀菌后进行人工孵化及仔稚鱼培育,在显微镜下定期观察记录受精卵及仔稚鱼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变化,并手绘制图.[结果]白条双锯鱼受精卵整体上呈长条状,橙红或粉红色,轮廓类似葫芦状的椭圆形,长径2.40~2.60 mm、短径0.90~1.20 mm.依据受精卵的分裂、分化及发育形态,可将白条双锯鱼胚胎发育过程划分
[目的]揭示螃蟹脚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及其产IAA、铁载体及解磷、解钾能力,筛选具促生活性菌株,为后续植物内生细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寄生植物螃蟹脚为研究材料,采用4种分离方法和5种不同培养基分离其内生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对内生细菌进行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确定内生细菌的分类地位;从分离获得的螃蟹脚内生细菌中筛选具有ACC脱氨酶活性菌株,并对含ACC脱氨酶内生菌株的产IAA、铁载体及解磷、解钾能力进行测定.[结果]从螃蟹脚中共分离纯化获得60株内生细
[目的]研究点带石斑鱼脑组织和视网膜中的一氧化氮(NO)含量及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分布与活性,为深入揭示NO在点带石斑鱼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及Griess试剂法,对点带石斑鱼脑组织和视网膜中nNOS的分布与活性及NO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经NADPH-d组织化学染色后,一氧化氮合成酶(NOS)阳性物质呈蓝色.在点带石斑鱼大脑中,NOS阳性物质位于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在小脑中,NOS
[目的]研究压砂地栽培新引进西瓜品种的生育期耗水规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产量和品质,选出最优品种,为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西瓜大面积轻简化栽培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4个西瓜品种(NK-TM、R-18、N-08和DD-87)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灌水定额和施肥条件下,研究不同育苗方式(自根和嫁接)的生育期需水规律、产量和品质,分析不同处理上述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降水和灌水对土壤含水量变化影响明显,在灌溉后和下雨后各个处理土壤体积含水率明显增加,其他状态下土壤体积含水率大部分保持在13.0%.苗期以蒸发耗水为主
[目的]通过优化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对滇黄精多糖提取的相关工艺条件,分析其结构与活性,为滇黄精多糖的多元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滇黄精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法分析试验,确定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法提取滇黄精多糖的最佳条件;并对滇黄精多糖的功能活性(酪氨酸酶抑制活性、α-糖苷酶抑制活性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等)与结构特性(红外光谱、相对分子量及单糖组成等)进行研究.[结果]经响应面分析构建滇黄精多糖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Y=19.55+0.7A+0.78B+0.89C+0.28AB
[目的]探索珠海外伶仃人工鱼礁海域鱼类资源增殖效果及礁区生境动态变化,为人工鱼礁的合理建设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2006年8月及2009年8月、2016年5月,采用拖网调查方式对珠海外伶仃人工鱼礁区附近海域进行本底和跟踪调查,分析游泳生物种类组成、鱼类资源密度和丰度变化,确定优势种和群落特征指数,并通过礁区和对比区生态能质变动趋势分析礁区生态效应和结构稳定性.[结果]调查共采集游泳生物71种,经鉴定隶属于8目34科46属,其中鱼类36种,占50.70%;甲壳类32种,占45.07%;软体类3种
解硅微生物能分解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矿物,可使硅变成可溶物,采用微生物活化降解矿物质硅,可以实现环保生态型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综述了解硅功能微生物的应用领域、解硅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目的]分析间作麦冬对春季茶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探讨不同种植模式条件下,茶园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间的互作机制,为茶园间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地梯田茶园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分析茶树单作、茶树—麦冬间作及茶园空地土壤(CK)的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与丰富度差异.[结果]相对于单作,间作麦冬能显著提高茶园土壤含水量与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P<0.05,下同),以及脲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而pH无明显
[目的]研究不同基肥对浙贝母根际土壤养分和入药品质的影响,为浙贝母规范化施肥和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重庆万州浙贝母为试验材料,分别施用有机肥(S1)、复方无机肥(S2)和有机无机复混肥(S3)3种不同基肥,以不施基肥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的浙贝母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浙贝母鳞茎的生物碱、核苷和氨基酸含量,分析3种基肥对浙贝母根际土壤养分和入药品质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3种施肥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提高浙贝母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多酚氧化酶除外),其中S3处理的土壤全氮、全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