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介入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357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医学科介入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9-12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45例踝关节骨折,根据术后康复医学科介入功能锻炼的时机分组,早期组133例(术后30 d内介入),中期组61例(术后31~90 d介入),晚期组51例(术后介入时间超过90 d).结果 早期组随访时间为(43.6±25.7)个月,中期组为(44.0±25.1)个月,晚期组为(45.7±21.0)个月.晚期组年龄最大,早期组年龄较小.早期组末次随访时足踝功能AOFAS评分为(92.8±7.5)分,中期组为(78.1±9.4)分,晚期组为(56.9±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足踝功能AOFAS评分最高,中期组次之,晚期组最低.早期组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改善最明显,晚期组改善程度最差.结论 及时、正确、有效的骨折复位内固定是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首要条件,而康复医学科的早期介入对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循序渐进原则.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周围疼痛相关的并发症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10完成的66例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术后8例膝关节周围疼痛相关
目的 探讨不稳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后内固定物周围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自2013-06-2017-12采
目的 探讨经直接前入路髓芯减压植骨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2-2018-07诊治的23例(25髋)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目的 探讨在漂浮体位下经踝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9-06诊治的24例三踝骨折,术中采用漂浮体位,于腓骨长、
目的 比较单髁置换术后3种切口皮肤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10行单髁置换术治疗的90例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30例手术切口采用单纯间断缝合(A组),
目的 探讨预断式钛质带孔克氏针联合钛缆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与手术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6-12诊治的30例髌骨骨折(AO/OTA分型中45-A、45-C型),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术中采用TightRope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优点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03-2019-03采用手术治疗3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