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可以这么玩儿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K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英宗时,有一天英宗出外打猎,群臣赋诗祝贺。某祭酒(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在诗中竟将“雕弓”写成“弓雕”,一位监生(在国子监读书的生员)就作诗讥讽道:“雕弓难以作弓雕,似此诗才欠致标。若使是人为酒祭,算来端的负廷朝。”故意把“标致”“祭酒”“朝廷”等词的字序颠倒,这也是倒语诗。“诗才欠致标”(标致)意即诗才不佳。“端的”就是“真的”,祭酒是全国最高学官,任务是培养英才;让这样的人来担任此职,的确有负朝廷的使命。
  清代康熙皇帝有一次郊游时,走到一座前面设有石人石马的古墓附近,问一翰林:“这石人是否就称石人呢?”翰林急忙答道:“还把石人叫仲翁。”其实康熙皇帝是知道石人又叫翁仲的,问的目的只不过是想了解一下翰林们的杂学怎样,不料却遇到了这样一个差劲的翰林。于是,皇帝第二天就写了一首“打油诗”,并让太监给那个翰林送去。诗是这样写的:“翁仲如何作仲翁,想因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贬到江南作判通。”此诗妙就妙在把每句的最后一个词都故意弄颠倒了,令人看后啼笑皆非。
  传说在清代时,江苏某地一个恶棍有一次闯进一位卧床病妇的房里,揭开病妇的被子,抢走了病妇手上的玉镯。村民们便写了状纸,要去县衙告这个恶棍“揭被夺镯”的罪行。当地的一位讼师看了状纸后说:“你们这样告状,他是不会受到严惩的,不如改为‘夺镯揭被’。”果然,县官接过修改后的状纸,经过审问,按抢劫和企图强奸的双重罪名,从重处罚了那个恶棍。因为“揭被夺镯”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组,揭被是为了夺镯,突出的是抢劫的过程,只包含一条罪状。而“夺镯揭被”是一个并列结构的词组,第二条罪状也揭露出来了。
  晚清小说家李伯元《南亭笔记》中记过这样一件事:清朝嘉庆三年(1798),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戊午科场祭”,由于科场作弊,主考官柏葰犯了杀头大罪,内阁有个大臣想开脱他,上奏折说:“法无可恕,情有可原”;另一大臣不买他的账,颠倒其词曰:“情有可原,法无可恕。”结果,“遂论弃市”,柏葰的脑袋还是搬了家。
  1904年,慈禧太后办70寿辰的庆寿活动时,全国上下都要贴一副内容相同的对联:“一人有庆;万寿无疆。”革命志士章太炎激愤之下撰成一联:“今日幸海子,明日幸颐和,几忘曾幸长安,亿兆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此时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此联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它将“一人有庆;万寿无疆”的后面词序颠倒成“一人庆有;万寿疆无”,就聚嬉笑怒骂于笔端,变歌功颂德为辛辣讽刺,对慈禧丧权辱国的行径进行了无情地鞭挞。词序一变,天地迥异。
其他文献
时下,在形容女性的裸体时,除了少数用“玉体”之外,很多时候都用“胴体”一词,且多有狎亵之意。虽然很多人也曾经对错用这个词语的现象进行了批评,但似乎是并没有阻止“胴体”的滥用。  关于“胴体”一词的本意,现在看到的所有的词典都没标出“女性裸体”的义项。《辞源》中的解释为“屠体,家畜屠宰后的躯干部分”。而《现代汉语词典》中虽然在解释“胴体”时有“指人的躯体”的义项,但是第一义项却是“躯干,特指牲畜屠宰
摘要:《轩辕大帝》这部电影尊重历史,并对现代生活产生很多启示,它再次让观众回想起五千年的华夏祖先,连缀起中华儿女共同的祖缘情感。  关键词:黄帝;公祭;电影;华夏先祖;血脉同源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1-0019-02  2021年清明节,偶然看到了陕西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的视频,“古柏千丛迎赤子,心香一柱祭轩辕”,
小时候,我经常不扣衣服纽扣,被妈妈看见了,就说:“像卖牛佬(牛牙郎)式的。”令我印象最深的,无论是猪牙郎,还是牛牙郎,都把外衣的纽扣解开,成为职业标志。  20世纪70年代,每逢家乡浙江浦江的郑宅市日,邻县前来采购猪仔的小贩成群结队,骑着自行车,后面挂着两只猪篰(bù,竹篓),一趟可以贩运8只猪仔,也有用麻袋装的。遇到闲日,小贩只能到农家买猪仔,人生地不熟,需要通过消息灵通的中介人——猪牙郎。  
在湖南隆回县北面有座文化名山,叫做“望云山”,因给秦始皇炼丹失败而隐入此山的方士卢生,遥望隐居在第六十九福地“云山”的侯生而得名。山这边的鸭田乡和山那边的罗洪乡,在民国以前都属于新化县,出了两个为建立民国立下赫赫功勋的同盟会员,一个是鸭田的谭人凤,另一个是罗洪的邹代藩。论革命功绩之巨,谭人凤更胜邹代藩一筹,而且谭氏比邹氏年长一岁,但是,邹氏却是谭氏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  邹代藩,字价人,1861
在台湾同胞重点祖居地闽南,每年端午节,当地人都有吃“薄饼”的节日食俗。“薄饼”其实并不薄,它是用面粉烙成圆状的面皮,像一张剪裁的圆纸。卷食时,加上事先做熟、切细、碾碎的馅料,有甜有咸,有素有荤,就像吃自助餐似的。  对于这种“快餐食品”,台湾现代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兰人》一书中记叙了其独特之处:“最重要的佐料是海苔,使春饼别具风味……”这里说的海苔乃是闽南和台湾沿海盛产的浒苔、虎栖等食用海藻,是名
臣妾,作为名词,古来称地位低贱者。《战国策·秦四》:“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注云:“男为人臣,女为人妾。”《说文解字》曰:“臣,像屈服之形。”郑玄注说:“臣谓囚俘。”意思是说,“臣”是被抓获的战俘。抓获的战俘如果不杀,就成为奴隶,所以“臣”就专指男性奴隶。  《说文解字》还说:“臣,事君者。”值得说明的是,清朝的典章制度规定,满族官员在上奏章时,可以自称“奴才”,汉臣上奏章时只能称“
黄公望(1269-1354)是我国元代伟大的画家,其晚年巨作《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兰亭”,但是,这位伟大的天才画家仕途却是非常坎坷,在元朝政府一次反腐的行动中,连科举考试的机会都丧失了。  原来,元朝作为一个马背民族,在1279年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民族分为四个等级进行统治,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的人在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区别。黄公望属于南人,
这个标题虽然有些八卦,却是张爱玲书信中真实记录的,相信也是张迷们感兴趣的。  看完收有张爱玲与宋淇、邝文美往来书信的《张爱玲私语录》,感觉宋淇、邝文美真是值得托付的、有古风的人物,想不到香港还有这样的人物。张爱玲与这夫妇二人在香港美国新闻处、电懋电影打了3年交道,从此视为知己。张爱玲自云:“越是跟人接触,越是想起Mae(邝文美的英文名)的好处,实在是中外只有她这一个人。”  自从张爱玲1955年赴
古代《二十四孝》中有一则“卧冰求鲤”的故事,讲的是晋朝王祥 (今山东临沂人)侍亲至孝,一年冬天继母要吃鲜鱼,天寒冰冻,无处购买,王祥便冒着凛冽寒风,在河上脱衣卧冰,将冰暖化,捕到两条鲤鱼回家孝敬母亲,王祥由此被尊为孝悌典范。  无独有偶,在湖南东安县民间也流传着一则“卧冰求鲤”的故事,当地广为流传的“孝子潭”的传说讲的就是东安人李文珍版的“卧冰求鲤”。  据清康熙《永州府志》载:李文珍,南宋咸淳(
湖南东部有一座连绵几十里的大山,叫共同岭,取两县共有之意,山脊中分,北属醴陵,南为攸县所辖。我的老家便在岭南的攸县坪阳庙乡雄寨村。靠山吃山,雄寨方圆几十里都是油茶林。大山北面的醴陵人,历代都有来雄寨捡油茶果的习惯;收摘季节,跟在摘油茶的身后,找树上漏摘的果儿。  20世纪60至70年代,全国粮食紧张,食油奇缺,雄寨周边几十里的人都涌来捡油茶,漫山遍野人群如蚁,浑水摸鱼顺手牵羊的事时有发生。每到收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