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的诗性叙事与当代诗化小说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中外学界对“诗性”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由诗性范畴衍生出的“现代诗性”这一概念,可以用来考察莫言小说的诗性叙事.莫言小说在人物塑造、意境营造、古典叙事、现代手法等方面充分展现了“现代诗性”的内涵.诗化小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个重要谱系,莫言的诗化小说赓续诗化小说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将抒情性与叙事性并置,民间性和崇高性结合,中国古典美学意识与现代批判意识结合,形成了一种崇高与荒诞间或混杂的独特的诗性品格.通过考察莫言小说的诗性叙事与当代诗化小说的关系,进而发现莫言小说以驳杂混沌的诗学面貌,丰富和重构了“诗性”的内涵,为当代诗化小说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他文献
汉代律法比较完善,与审计相关的制度,除了《上计律》所确立的“上计制度”具有很高的法律地位外,还有在法律法规指导下的多层次监察体系.这些监察体系强化了对官吏的制约,有利于审计.汉代由于侵犯公私财产而获罪的人相当多,在法律法规中对经济犯罪的惩治规定非常严苛,其中对盗窃国有财物的尤为严厉.两汉时期具有较高水平的包括审计相关在内的监察立法,被赞誉为“百代不易之良法”.
2022年1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与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在什邡中国雪茄博物馆共同举办“迎春雅集 名士共赏”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期刊
2008年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逆全球化现象愈演愈烈,对其本质、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科学地解释变得尤为重要.在资本的流通界限视域下来分析,此次逆全球化只不过是资本根据历史条件变化所做出的策略性调整,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价值增殖的本性,重建以资本为核心的国际经贸体系.但是,随着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资本很难再次取得曾经拥有的绝对优势,这就决定了此次逆全球化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为此,中国应该认清此次逆全球化的本质,做好逆全球化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占领科技
党的政治信仰认同是党员群体对政治系统及其运行过程、特定的政治目标坚信不疑的态度和价值观,集知识性和价值性于一体,以此作为指导自身的政治行为并赋予特定意义,从而构成党员群体最重要的政治取向.建党百年,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这就需要认准党的政治信仰认同建设路向,创新建设方法,以符合实际要求,适应历史发展趋势,回答时代之问,解决党的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为此,要号准时代脉搏,把握党的政治信仰认同建设中“内与外”“前与后”“上与下”“情与理”“显与隐”的辩证逻辑,由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
成都洛带古镇的南华宫以黄色琉璃瓦盖顶,颇具皇家风范.对此的一些解释比较离谱.其实南华宫也奉祀庄子.唐代天宝元年唐玄宗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并加以拜祀.由此供奉他的南华宫加以象征皇家礼数的黄色琉璃瓦,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村庄聚落空间研究是对传统村落进行开发保护的基础和关键.聚落空间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文化态势转变的作用机制下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文化态势为视角,探究文化排斥性转变为文化包容性的影响机制下彝族村庄迤沙拉聚落空间演变规律.研究发现,文化态势转变后聚落空间呈现出多元文化特征:整体布局由离散型转变为规则型;街巷空间、公共空间从无到有;一字式瓦板房转变为合院式徽派建筑.对传统村落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界定中,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认识存在局限,机械地套用哲学的客体理论,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面对的“人”或“物”看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客体作为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应当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素养和行为,其客体性表现为客观性、能动性和可塑性.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明确,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体系,既能增强学科的学理性和科学性,又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实现教育价值.
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富有鲜明独特的“家族性”的机巧睿智的美学风格.以文本细续的方式,细致把握和剖析这种机巧睿智之美.首先,严歌苓笔下的主人公既柔弱又坚韧,矛盾冲突的性格张力表现得极其突出;其次,她的作品几乎都能概括总结出一个富有传奇意味的故事框架,而那些充满话题性与争议性的情节设置,又包含严歌苓对历史与存在的二度思考;最后,作品蕴含哲理意味的叙事语言无疑是机巧睿智之美的最佳注解.总之,“反其道而行之”的机巧与睿智之美始终贯穿在小说故事结构、人物设置等方面,不断见证着作家的匠心与巧思.
“阑额月梁造”是典型的江南建筑特征.明清晋东南风土民居中也保有着大量“阑额月梁造”的做法,但形制风格与明清江南地区的做法迥异.晋东南风土民居中的“阑额月梁造”应是对宋金建筑古制的传承与保留.通过梳理大量使用“阑额月梁造”的木构实例,认为这一做法起源于中国江南,在12世纪已流行于中原地区的官式建筑中并远播山西,但最终未能融入北方官式建筑的匠作体系而消失于元明时期.相反晋东南地方风土建筑积极地吸收了这一来自江南的做法,并将其沿用至明清.此外,在溯源晋东南民居中“阑额月梁造”做法的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江南及汴梁建
科学认知城乡融合发展状态对实现乡村振兴、构建良好的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乡要素流动视角,从人口流动、空间配置、社会服务、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五个维度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皖北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综合运用ArcGIS空间自相关、高低聚类、地理加权回归等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揭示皖北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10年皖北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各县级单元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明显空间差异性,城乡融合发展空间格局呈较强集聚性;2)距省会城市距离、财政收支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