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por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是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和研究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043-02
  《建筑施工技术》是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改革和研究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根据课程定位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教学情境设计,营造建筑施工的现场工作场景,广泛采用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在校内建筑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或工程施工现场,大力推广教、学、做同步实训教学,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刀阔斧地进行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构建施工员岗位(群)职业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训练并重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方法改革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分层次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重点,结合在建的真实工程项目,开辟第二课堂,真题真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积极的思考与实践,在教学中实现了工学结合,作到了教、学、做一体化,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开展项目法教学。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按照咨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等六个步骤,首先下达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每一次课程的学习目标,同时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每一次课的教学流程,开发设计出符合工程实际的教学项目,这些教学项目均取材于建筑施工企业实际岗位工作任务,教学过程模拟建筑施工过程,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带任务的主动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尤其突出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以建筑工程项目驱动课程,以项目为中心合成教学内容,围绕项目实施课程教学,将知识、技能、素质培养蕴含在项目教学之中,把整个课程划分为8个项目(学习情境),分别是地基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砌体工程施工、钢筋工程施工、模板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装修工程施工,每个项目又包括2~4个学习任务。
  这样,课程的教学单元(项目)划分比较清晰,教学组织流程简明合理,学生学习效果简洁并且有效。而且,由于教学内容安排遵循了自然的建筑施工顺序,使学生能很快的熟悉建筑施工过程,从而发现施工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进行剖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顺利完成每一次课程的教学任务。
  2.施工现场教学。我们可以在校外建筑实习基地的项目施工现场,或在校內建筑实训中心,模拟建筑工程真实的施工环境,组织施工现场教学,实现教、学、做、练一体化,按照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专业技能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中同时进行实际岗位技能操作训练,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的具体教学操作流程是:教师先进行讲解分析→教师模拟演示或工程师现场展示→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生研讨分析互动→最后小组评价、教师点评总结。这样,在施工现场(模拟)组织教学,边讲解边操作,让学生理解建筑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检验标准,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分层次教学。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能力的速度和程度上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差异,教学上必须因材施教,不能够搞“一刀切”,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也应如此。我们在教学中尝试建立符合学生不同个性特点的学习环境,分别采取集中教学、分组学习或讨论、单独辅导、个别答疑等方法。在实训教学中,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操作考核,按照考核成绩来决定其是否进入下一阶段的实训学习。对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生再次进行强化训练,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后再补入。这样,将竞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引入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教学手段改革
  由于《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比较强的核心课程,在课程教学中,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从而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实施体系。
  1.多媒体教学。《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践性强,知识点量大面广,内容抽象,学生理解困难。因此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促进教学活动开展是必要的。我们逐渐减少课堂讲授教学,逐步推广多媒体教学,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制作了美观实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大量采用施工图片、典型工程案例,加强学生的理解。教学中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生动形象具体,浅显易懂,既可以增大课堂的信息量,同时教师配以精彩地讲解分析,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因而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
  2.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凭空想象出完整的施工过程是不可能的。建筑施工课程采用flash动画仿真技术或教学演示视频、建筑施工录像等,在校内建筑施工实训中心实行仿真模拟式教学,通过模拟演示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辅助课堂教学,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很快地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之中。
  3.网络教学。我们在教学中还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来丰富课程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我们构建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在该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全面浏览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标准、ppt课件、电子教材、实训大纲与实训工单、建筑工程案例库、动画录像库、施工规范标准库等资源,还可以通过课程网络答疑平台、E-mail、课程QQ群(学习小组、课程爱好者之家)、BBS专业(课程)论坛等多种方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而且学生对一些抽象难懂、不易理解的章节内容还可以反复强化学习,因而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交互性差、信息量大但速度太快的缺陷,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网上答疑系统可以实行动态网络管理,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还可以促使教学管理水平再上新的台阶,保证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结语
  随着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断变革,将会使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出现较大变化,在教学工作中也将不断产生许多新的问题,特别是建筑施工技术这类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研究课题。我们只有不断地通过教学实践创新,有针对性地结合课程特点,认真学习、研究、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主动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掌握和了解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不断地加强教学效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为建筑行业培养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仲景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及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2,(2).
  [2]胡国祥,等.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构想[J].安徽建筑,2003,(6).
  [3]周兆银,等.“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5,(3).
  基金项目:湖北省2010年度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10B251),主持人:周永
  作者简介:周永(1968-),男,湖北黄冈人,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全国注册一级建造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技术。
其他文献
针对国内针织圆纬机在实时生产中的智能疵点检测问题,依据图像定量分析方法,提出基于递归最小二乘法(Recursive least square,RLS)自适应滤波器的旋转周期预测方法。介绍了应
研究了外辐射源发射信号的带宽未能准确已知时,无源双基地机会探测系统的广义相参检测性能.首先构建了无源双基地雷达系统中双通道接收信号的模型,并给出了无源双基地雷达恒
论述大型露天矿爆破震动对高陡边坡的影响,详细介绍了控制震源能量、阻断或削弱地震波传播、采取间隔或不耦合装药等一系列减震爆破的方法和手段.
介绍了山西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近10年来在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探索出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从中告诫人们安全是企业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条件,
很多英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常常抱怨过度依赖核心词汇,从而导致交流中难以准确有效地表达不同程度的话语意思.基于此种原因,笔者首先提出培养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词义意识的必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犯罪大庆警方:遵循打类案、打生态工作思路维护群众个人信息2020年2月,大庆市公安局网络警察分局在梳理案件线索中发现,有人贩卖两款作案专用工具软件,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