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并发社区及医院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4年3月被诊断为肝硬化合并SBP的384例患者,将其分成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记录和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响因素,并进行腹水细菌培养、鉴定。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并进行疗效判定。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或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384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中,社区获得性SBP 264例,医院获得性SBP 120例。初治患者使用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的有效率分别为68.9%(62/90)、75.8%(72/95)、61.4%(51/83),低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93.1%(108/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600、12.490、30.190,P均<0.01)。社区获得性SBP患者使用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的有效率分别为75.0%(48/64)、83.3%(50/60)、72.9%(35/48),分别高于医院获得性SBP患者的53.8%(14/26)、62.9%(22/35)、47.1%(16/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60、5.050、6.320,P均<0.05)。社区和医院获得性SBP患者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有效率分别为93.5%(86/92)和91.7%(2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前3个月内使用抗生素和曾有住院史是头孢噻肟钠(χ2=16.972、12.429)、头孢曲松钠(χ2=20.564、5.764)、左氧氟沙星(χ2=16.498、7.247)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均<0.05),合并糖尿病是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χ2=7.427、6.087,P均<0.05)。
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医院获得性SBP疗效较好;合并糖尿病、有抗生素使用史和住院史为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