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云煤矿提升设备选型分析

来源 :山东煤炭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hangyou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矿井产量的提升,需要对矿井的提升设备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对现有的主斜井提升设备进行校验,重新选择斜井皮带输送机的配件,对副斜井提升设备进行了重新选型,可以为斜井提升设备的选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临汾宏大锦程煤业井下立式风门在主通风机倒机时会出现卡阻现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采用多级活塞伸缩式液压缸对立式风门升降装置进行了优化改造,应用效果理想,有效实现了立式风门升降的稳定运行.
以山西潞安化工集团五阳煤矿南岭回风井82采区辅助运输巷某立交段为背景,针对常见11号矿用工字钢支架和现阶段U型棚支护形式进行稳定性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弹性屈曲分析,通过理论计算进行了轴压稳定性分析,证明了现有U29方案相比11号矿用工字钢支架的优势,为今后软岩巷道支护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次级固定点进一步分度温度计应用于温度校准已成为减小温度量值传递不确定度的重要方法.围绕Ga-In二元合金,以高复现水平为目标,详细介绍了大尺寸固定点容器研制、固定点灌注过程,开展了固定点复现性、亚配比剩余镓温坪验证实验研究;采用了切线交点法、均值法、三次多项式拟合法3种相变温度取值方法对Ga-In固定点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使用3支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对Ga-In共晶固定点温度进行了赋值.结果 表明:Ga-In共晶固定点温坪可持续20 h以上,复现性优于0.15mK;采用切线交点法赋值得到Ga-In共晶固定点相
结合兰花科创望云煤矿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煤矿掘进机智能化技术的实现过程.主要分析了掘进机的智能远程管控平台建设和改造,可以为煤矿的智能化掘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为满足红外遥感载荷实验室辐射定标需求,实现红外遥感辐射量值溯源到ITS-90国际温标,研制了真空镓固定点黑体辐射源.黑体腔开口直径为25 mm,深度220 mm,内部喷涂高发射率涂层,通过仿真计算黑体腔的发射率优于0.9999.在真空下测试了镓固定点相变坪台的复现性为4.4 mK,坪台稳定性优于2 mK.测量了镓固定点黑体辐射源工作时的亮度温度,其在8~ 16μm范围内亮度温度平均值为302.905 K.研究了循环液体温度对镓相变坪台和黑体亮度温度的影响.对镓固定点黑体辐射源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其合
为满足忻州窑矿东三盘区14-3#层采掘工作面用风需求,决定对东三盘区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通过改造112#层轨道巷和112#回风巷并联回风,将串联巷道改造为并联风道.经理论计算,采用并联风网之后通风阻力降低了954 Pa,提高了东三风井主要通风机运行稳定性,提升了矿井的通风能力.
燕子山矿4#煤层8204工作面在初采期间老顶为粗、中、粉粒砂岩,岩体节理裂隙率低、稳定性好,导致老顶初次折断距离过大,老顶的集中垮落易造成矿压显现、瓦斯异常涌出等危害,设计应用了CO2预裂爆破技术.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工作面初次放顶距离,避免了初采期间老顶集中垮落造成矿压显现、瓦斯异常涌出等难题,并且该技术不产生超标的毒害气体,安全环保.
为消除中马村矿211西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通过设计三条底抽巷穿层钻孔及进、回风巷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在合理钻孔布置设计下,无抽采空白带,经瓦斯抽采后实测残余瓦斯含量最大值为5.44 m3/t,最大残余瓦斯压力0.38 MPa,最大残余瓦斯含量及残余瓦斯压力均小于检验指标,消突措施效果良好,经评判已消除突出危险性,工作面满足安全回采条件.
星村煤矿西风井井筒原有一路管路因年久失修在井筒内断裂漏浆报废,传统设计为西风井井筒内重新敷设一路Φ159 mm管路,但存在西风井广场安设提升设施难度大、成本高、耗时久,西风井井筒有淋水易造成新管路腐蚀寿命短等难题,通过在西风井工业广场施工地面注浆孔,施工井下巷道与注浆孔贯通连接的方案对注浆系统进行改造,保证了矿井防灭火系统主备两路注浆管路的正常使用,确保矿井注浆系统可靠及防灭火安全.
高纯铂丝作为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传感元件,其氧化与分解机理是影响温度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采用差示量热扫描法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共同分析了2种类型的铂氧化物PtO2和PtO在低氧分压下的分解过程.结果 表明:2种氧化物的分解温度对氧气分压有明显的依赖性,氧气分压10 kPa下,570℃时PtO2基本完全分解为Pt单质和PtO;在氧分压为3 kPa下PtO2的起始分解温度约为520C,565℃以上大量分解为Pt单质,且当温度达到585 ℃时,PtO2分解为Pt的速度达到最快.研究结果可为铂电阻温度计的制作工艺、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