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闭环管理模式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la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双闭环管理模式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设备管理质量.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在用的348台常规医疗设备,按照管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165台)和观察组(183台),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双闭环管理模式,从临床运行和技术保障2个层面开展闭环质量控制,通过成本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进行对策调整.对比两组成本效益、社会效益和管理质量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设备使用中的诊疗收费增长率、运行利润增长率、技术保障费用支出增长率和使用年限指数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0,t=2.374,t=3.401,t=2.516;P<0.05);观察组设备的开机率、运转率、诊疗服务和科研服务增长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8,t=2.566,t=3.113,t=2.806;P<0.05);观察组设备的信息数据、临床操作、维护维修、质量控制检测和报废处理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75,x2=9.841,x2=8.515,x2=14.159,x2=12.904;P<0.05).结论:双闭环管理模式能全面监测医疗设备临床运行和技术保障管理效果,提高设备临床服务收益,规范设备质量控制管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EZ-IO骨髓腔内输液系统在急性创伤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危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植入式静脉(IV)通道组(IV组)和骨髓腔输液(IO)通道组(IO组),每组40例.IV组采用静脉常规穿刺方法建立静脉通道,IO组采用EZ-IO骨髓腔内输液通道,对比两组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所花的时间及1次穿刺成功,抢救治疗的24 h成功率及首次给药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IO组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和首次给药时间均低于I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3,t=6.78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首次透析时的实验室指标、肺部CT及一般资料等初始状况,以及血液透析开始至终点事件发生(全因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在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完成血液透析且透析时间>3个月的274例MHD患者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结果,根据随访结果将其分为生存组(192例)和死亡组(82例),以全因死亡作为预后观察指标,分析MHD患者起始透析时初始状况对全因死亡的影响.采用Cox回归分析MHD患者全因死亡相关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HD患者生存情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行乳腺结节超声造影的340例(344枚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227例、229枚结节)和恶性组(113例、115枚结节),恶性组中原位癌23枚结节,浸润性癌92枚结节,分析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及超声造影对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以及组间超声造影参数的差异.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结节的增强范围、增强程度、增强均质性、形态、滋养动脉以及蟹足均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
目的:研究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的优化升级方案,为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撑.方法:分析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简称国家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及平台架构,评价平台的应用功能与效果,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信息服务平台的优化升级措施.结果:国家信息服务平台从强化顶层设计、转型升级平台建设、加强技术资源的汇聚共享和开发利用、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以及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等方面优化升级,具备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工作所需功能,能够推动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工作的信息共享和高效管理;提高
目的:开发一款基于微服务开发方法的标准化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在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医疗设备管理成本.方法:采用SpringCloud微服务的设计思想,将系统功能划分成设备维修微服务、设备申购微服务、设备保养微服务、设备计量微服务、设备借调微服务、科室设备管理微服务、设备科设备管理微服务及总务科设备管理微服务,各微服务之间单独运行、单独部署,各微服务底层集成了JPA和Hibernate技术,实现了微服务底层与数据库的交互;系统利用负载均衡、注册中心和容错机制等相关技术实现各微服务之间的通信与系
目的:基于卓越绩效模型(PEM)建立以价值医疗为导向的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医院医用设备绩效管理水平.方法:以PEM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确立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构建大型医用设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所建立的基于PEM的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35个.结论:引入PEM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能实现对大型医用设备的综合绩效评价,促进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的精细
目的:探讨北京市应用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PDS)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构建统一的应用MPDS影响因素模型,并据此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方法:按照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4-8月抽取北京市急救中心21名工作人员开展半结构化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三级编码,构建北京市应用MPDS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经过三级编码梳理出与北京市应用MPDS相关的51个概念和17个范畴,最终形成5个主范畴和1个核心范畴.确定北京市应用MPDS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核心范畴,调度员因
目的:开展医学影像设备质量控制模式与临床服务效率关联性分析,探讨其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围绕医学工程师、影像技师、影像医师和被检患者等对象,构建医学影像设备质量控制与临床服务效率关系模型,采用关联性分析确定设备质量控制优先事项.选取医院临床在用的20台医学影像设备,按照管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独立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质量关联控制模式,对比两组质量控制中的设备质量、技术质量和安全质量指标和服务效率中设备工作、临床诊断和影像检查指标的差异性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医学影像设备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硬质灭菌容器、棉布和无纺布3种灭菌包装材料在医院消毒灭菌使用的经济性,为医院制定相关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使用结构化问卷,采用Delphi专家调查法,对医院内使用硬质灭菌容器、棉布和无纺布在器械再处理流程中的效率、成本和医患感染风险开展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MS Excel中建立经济学分析模型,计算评估不同灭菌材料的经济性.结果:硬质灭菌容器、棉布灭菌包和无纺布灭菌包的平均总成本分别为20.56元、25.45元和31.47元.硬质灭菌容器、棉布灭菌包和无纺布灭菌包单次消毒工作时
目的:研制一种一站式、一体式和高效率的内窥镜质量控制检测工具,加强医用软式内窥镜应用质量和风险控制管理.方法:对医用软式内窥镜临床使用过程中的隐性故障进行故障分析,采用鱼骨图进行性能安全风险分析,研制一款集多种检测功能的质量控制工具,即医用软式内窥镜性能检测一体式质控箱,于术前做好医用软式内窥镜性能检测,降低使用风险.结果:研制的医用软式内窥镜性能检测一体式质控箱能够集合角度、导光束光亮度、图像基本色测试、图像色彩还原度、图像高分辨率以及图像对比度测试等多种检测功能,把控软式内窥镜各方面性能符合临床使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