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奶产品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及影响因素——以山东省东营市282名消费者为例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aj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消费者对巴氏奶产品的购买行为及影响因素,以山东省东营市消费者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消费者个人及家庭特征、对巴氏奶产品的认知与态度,以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东营市消费者对巴氏奶产品购买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一是东营市消费者对巴氏奶产品的购买行为不受年龄、学历、家庭平均月收入及所在城区的影响,而受到性别、家庭规模、家中是否有未成年学生和居住地点的影响.二是在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四个方面中,产品因素的质量安全、健康属性以及环境保护属性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巴氏奶产品的购买行为,消费者的主观规范中亲友及广告舆论的影响与压力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显著作用,消费者对巴氏奶产品及市场的情感信任中乳品品牌及乳品优势的吸引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消费者感知行为控制中消费者对健康及个人消费能力的判断与感知也是影响消费者做出购买选择的重要因素.对此,政府方面应加强对巴氏奶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的监督与管理;引导健康绿色消费,提升消费者监督意识;建立产品监督体系及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资源,发展本地乳业产业体系.企业方面应严抓质量安全,保证产品品质;加大宣传力度,重视营销策略;加快创新升级,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其他文献
两江总督为清朝东南第一要缺,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当湘、淮军削平太平天国,驻兵江南后,江督例兼南洋大臣,人选更为重大敏感.至迟到19世纪80年代,形成一个不成文的“湘人江督格局”,即江督非湘人不可.1902年湘军领袖刘坤一去世后,江督陷入群雄逐鹿的境地,湘人江督格局难以为继,东南湘军随之衰落.究其原因,除湘系自身老化外,实与辛丑回銮后清廷的集权政策和袁世凯的北洋势力强势南下密不可分.张之洞、魏光焘、李兴锐和周馥相继担任江督,均可在这一脉络中得到解释.1904年,有北洋和淮系背景的山东巡抚周馥,受到慈禧太后
诸子学的研究一般以“家”或“子”为基本单位,当学者们探讨先秦诸子中的“儒家之学”“道家之学”或“法家之学”的时候,即使观点大相径庭,但对所探讨领域的外延一般不存在争议,至少对一家或一子学术思想的确定性和唯一性有基本共识.而现当代的先秦名学研究,对先秦原初名学学术体系缺乏以上共识.将两部均以“先秦名学”为研究对象的专著相对照,可能在理论架构的基础和义理阐释的切入点上没有任何可资比较之处,甚至在元典文本的引文方面也缺乏交集.如董英哲《先秦名家四子研究》将名家四子作为论述核心,另辟一章阐述他们各自与道儒墨法纵横
期刊
上皇制度是日本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对近代以前的日本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奈良与平安时代的藤原氏作为日本历史上最重要的外戚氏族,见证并参与了数十次的皇位交替,在其初兴、繁荣、衰落期分别对上皇制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奈良时代初期,藤原氏族根基薄弱,以其为外戚的天皇尚需要上皇的扶持,上皇制度得以发端;平安时代中期,藤原氏成为累世外戚,通过"摄关政治"掌握最高权力,肆意废立、多行禅让,导致上皇人数激增,客观上也使上皇制度逐渐发展成熟;平安时代后期,藤原氏外戚身份的缺失导致摄关政治衰落,藤原氏的地位被代表父系势力的上
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1926-2020)的中文学习经历和学习动机具有典型意义和重要研究价值.基于学习动机理论和语言学习者认知倾向角度,对德斯坦先生中文学习经历以及相关学习案例进行分析,可证明个体认知特征对中文学习动机的重要影响.中文的内在逻辑性是相关教学和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基本概念,提高对中文教学“二元论”理据性的认知对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汪曾祺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转型进程中的重要作家,在《受戒》中以民间文化视角透视乡土民俗风情,建构具有多重美学价值的乡土文学世界,在中国乡土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接续与开拓意义.通过对《受戒》相关研究成果的述评,聚焦乡土视域下作家独特而丰富的审美内蕴,以期对新世纪乡土文学创作提供思路与借鉴.
卢永根院士(1930~2019)是中国杰出的农业教育家和作物遗传学家,2019年11月15日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时代楷模”称号,以此表彰卢永根院士以其高尚的情操和为高等农业教育和研究作出的突出贡献.卢永根院士早在青少年时期就毅然投入反对国民党贪污腐败、迎接新中国解放运动中,成为一名革命者.在大学期间,他师从“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丁颖院士,开启毕生追随丁颖院士从事水稻科学研究的一生.从1983年11月至1995年5月,他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通过大胆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开创了华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有了新的定位,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新时代劳动观.新时代劳动观根植于马克思劳动本质论和劳动价值论,汲取了中华传统劳动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劳动思想的理论养分.新时代劳动的理论内涵,从劳动主体、劳动价值、劳动教育以及劳动关系等层面进行了建构,是引领劳动者发掘自身价值、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党的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武器,需要在弘扬劳模精神、保障劳动权益和普及劳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予以践行和发扬光大.
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带来了人口增长和财富增加,也引致了大国兴衰和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虽然最先发生在西欧,但它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孕育的结果,不能成为"欧洲中心论"的证据.工业革命的驱动因素是多元的,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交融、相互纠缠、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像螺旋体一样共同推进工业文明的演化.探讨工业革命的驱动因素,需要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采用理性思维、客观立场和科学态度对人类工业文明演化史进行多维思考.
在构建绿色生态文明进程中,媒体报道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2013~2018年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所有A股医药公司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媒体报道对医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医药企业环境信息的媒体报道能显著促进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报纸媒体对医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促进作用弱于网络媒体;报纸媒体负面报道对医药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比网络媒体负面报道更强.对此,要构建有效法规政策体系,强化医药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建设良好媒
近年来,中国作为渔业大国,海洋经济发展扩大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沿海地区对海洋经济发展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渔民成为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主体,中国司法实务对渔业违法违规现象的打击力度逐渐增强,对渔民权益的保护却有所忽视,尤其是海岛渔民权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渔民权益的保护是一项集长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于一体的艰巨任务,中国海岛渔民权益法律保护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渔业法律法规对海岛渔民权益主体认定不清,现行法律法规仍没有规定渔业权及其产权制度,渔民权益相关规定内容过于笼统、表述不全面,没有构建和完善的海岛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