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会是历史上最不平等的时期吗?”这是前不久,耶路撒冷大学历史系教授、《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清华大学进行的一场演讲。当人工智能为世界带来巨大变革时,也正在为人类健康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从医药产品、保健用品,到休闲健身、健康管理,一个智慧健康的时代,悄然走近。
智慧健康,不可抵挡的未来
当人类医生还不知晓病人及其亲属的完整病史以及DNA,还只能依据几个快速的问题和测试来做出诊断时,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IBM公司正在研发的人工智能Watson项目,已经让智慧健康变得不可思议。
Watson研发的“智能医生”很特别,它有着非常庞大的数据库体系,收集了来自全世界的病例,并且能够及时更新使用者及其亲朋好友的疾病史和DNA数据,系统通过精密的数据分析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而使用者可以在自己的家里回答Watson的问题,然后无时限地进行各种测试;Watson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或者可穿戴设备,随时随地陪伴使用者,关注其健康状况,监测其血压和心跳,给出及时的健康建议。显然,这样的人工智能医生仍存在一些技术和法律上的问题,现阶段还无法代替人类医生。但人工智能为人类创造不可限量的价值,确实不可小觑。
当互联网拥抱大健康产业,带来的绝不仅是医疗上的革新,还有医药、保健、健身……乃至整个大健康产业的颠覆。
谷歌工程总监雷·库兹韦尔曾在“2045未来世界大会”上预言:“虽然人类尚未实现永生,但科技的快速发展使这一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近。”近两年,谷歌就成立了一家名为“卡利科”(Calico)的新公司,其任务是寻找方法来克服死亡和衰老问题。这并不是幻想,如果借助3D生物打印机和干细胞,研究人员便可培育出真正的人体组织,人类已经在医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步,有了很多以往不敢的设想。
今天,健康产业被国际经济学界确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美国经济学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小布什的经济顾问保罗·皮尔泽在他的著作《财富第五波》中,就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
在今天的美国,保守估计有着超过1000家的健康管理公司,近七成的美国人正在消费健康服务。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已成为一匹不可忽视的黑马,与其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
21世纪医学的目的,也正在发生关键性的变化:在过往的数百年甚至数千年间,医学的主要目的是治疗病人,而现在,医学正变得越来越关乎“升级健康”。
这一切,得益于“互联网+”,得益于智慧的革命。属于健康产业的大数据革命,已然到来。
开启大健康产业蓝海
当健康产业已成为带动国外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时,大数据技术的兴起,让中国也悄然搭上“智慧健康”的顺风车。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GDP将达8万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3年,百度健康已悄然上線;2014年,百度大数据引擎开放,接入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工厂和百度大脑进行数据加工整理,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2016年,京东与好医生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欲打造“求医问诊+便捷购药”的一站式在线医疗平台。4月,京东发布公告称,未来将主要开展生产、研发、线上销售等业务,最终将会进行上下游延伸,与医院、零售药店、移动医疗、其他药品零售渠道等合作,为患者提供中心化的疾病管理服务,创建一个慢病管理平台。
当百度、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IT巨头,纷纷抓住这一时机“跨界”布局,传统企业也开始主动拥抱“互联网+”,布局大健康产业。云南黑金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早前就已洞察先机,投入到大健康产业,从事黑玛咖的生产与销售,研发了“黑金根玛咖”系列产品,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增强用户体验,拥有更独特的产品、服务以及营销经营模式。
而在美团大众点评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康养生大数据报告》中,按摩、温泉、运动等养生健康消费也正在成为市场新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养生。晚上7点,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张先生就等来了如约而至的上门按摩师傅。按摩师傅表示,点他按摩的客户大多数是在“点到”APP上预约。去年开始,O2O健康养生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点到、宜生到家、熊猫拿拿、摩术师等公司大幅扩张,拿到数百万至数千万元融资后,加紧招录按摩师,向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南京等地持续扩张。
今天在中国,人们开始预约上门按摩服务,即使足不出户也能看病,网上购买药品也很常见……享受健康消费的方式,变得如此多样。
如果说20世纪是医疗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是健康的世纪。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今后人们可以通过一个可穿戴设备或是一个植入芯片,随时监控生命体征变化。一旦有异样,设备或芯片将提醒你用药或者告知医生做进一步的诊断,汇总所有诊疗数据进行分析,医生则做更为精准的诊断;今后,我们还有了“电子处方”“药品数据”“患者数据”三大平台,织成一张完整的线上线下的健康服务网;去医院看病不再需要排起长长的人形队列,远程会诊方便了患者,联网、传感、光纤等技术,不仅可以让专家看清几千公里之外患者的舌苔、指纹,还能准确地摸到患者的脉象。
“健康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好,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更加重视,我认为,中国人未来会越老越健康。”保罗·皮尔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预测中国的未来。大数据技术给中国健康产业带来的影响是革命性的,而大健康产业蓝海的开启,让人如此兴奋与期待。
未来有多远?
201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科技评论》评选出的“全球50家最聪明的公司”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与亚马逊、百度、特斯拉、英特尔等大牌一起上榜的,一家来自杭州的奕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这家于2014年始创于美国波士顿的生物高科技公司,最终将中国区总部落在新加坡杭州科技园,并向中国市场推出了全基因组检测和靶向基因检测。什么是靶向基因检测?它主要是对遗传性肿瘤基因和生殖健康基因检测。著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前几年就曾进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基因检测,并接受了手术的预防性措施,这对人类预防癌症,是一次崭新的尝试。“DNA的采集只需要用我们快递上门的专利试剂盒,采集2ml的唾液即可,一般6-8周可以出具检测和分析报告。”奕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便是所谓的“3D”,是诊断、健康大数据和药物研发。“从趋势来看,精准健康将掀起‘3D’投资浪潮。”奕真生物创始人、总裁赵奕宁预测。
在杭州,这样高科技的健康企业不断涌现。华东医药的大健康产业就发展地风生水起,在中山北路和体育场路交叉口的华东大药房隔壁的“悦行优品”健康体验馆里,陈列着运动手环、智能按摩枕、智能血压仪、电动橱柜,都是时下最流行的智能产品;杭州贝因美公司应用着ERP、WMS、IS等系统,拥有着9条自动化生产线的智能化大工厂;拥有着独立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杭州迪安诊断,开始吸引投资者的目光;还有新兴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杭州微医集团等等。
其实早在2012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制定实施“健康浙江”的发展战略。2014年,浙江全省的健康产业总产出已达到4958亿元,占GDP比重约4.4%。“浙江的健康产业是一个有发展基础、有市场前景的产业,是建设现代化浙江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产业,目前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浙江省健康服务业促进会会长朱耀传对健康产业的未来充满期待。
不久前发布的《杭州市健康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系统地勾勒了杭州健康产业五年发展的“路线图”,计划将健康产业打造成为未来五年又一个千亿级的产业。未来有多远?在经历30多年的两位数经济增长后,中国开始步入了一种新的常态,经济的赛道上亦需要一个接棒的赛手。这个新的经济引擎,很可能就是大健康产业,而杭州乃至整个浙江将与此同步。
3D器官打印、基因编辑能否走出器官移植带来的伦理和法律的争议?微生态药物、中医药养生、免疫治疗能否终结抗生素滥用的悲剧?没有人知道人工智能、智慧健康、“互联网+”将带领这个世界走向何处,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会让人们变得越来越健康。
从医药产品、保健用品,到休闲健身、健康管理,一个智慧健康的时代,悄然走近。
智慧健康,不可抵挡的未来
当人类医生还不知晓病人及其亲属的完整病史以及DNA,还只能依据几个快速的问题和测试来做出诊断时,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IBM公司正在研发的人工智能Watson项目,已经让智慧健康变得不可思议。
Watson研发的“智能医生”很特别,它有着非常庞大的数据库体系,收集了来自全世界的病例,并且能够及时更新使用者及其亲朋好友的疾病史和DNA数据,系统通过精密的数据分析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而使用者可以在自己的家里回答Watson的问题,然后无时限地进行各种测试;Watson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或者可穿戴设备,随时随地陪伴使用者,关注其健康状况,监测其血压和心跳,给出及时的健康建议。显然,这样的人工智能医生仍存在一些技术和法律上的问题,现阶段还无法代替人类医生。但人工智能为人类创造不可限量的价值,确实不可小觑。
当互联网拥抱大健康产业,带来的绝不仅是医疗上的革新,还有医药、保健、健身……乃至整个大健康产业的颠覆。
谷歌工程总监雷·库兹韦尔曾在“2045未来世界大会”上预言:“虽然人类尚未实现永生,但科技的快速发展使这一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近。”近两年,谷歌就成立了一家名为“卡利科”(Calico)的新公司,其任务是寻找方法来克服死亡和衰老问题。这并不是幻想,如果借助3D生物打印机和干细胞,研究人员便可培育出真正的人体组织,人类已经在医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步,有了很多以往不敢的设想。
今天,健康产业被国际经济学界确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美国经济学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小布什的经济顾问保罗·皮尔泽在他的著作《财富第五波》中,就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
在今天的美国,保守估计有着超过1000家的健康管理公司,近七成的美国人正在消费健康服务。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已成为一匹不可忽视的黑马,与其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
21世纪医学的目的,也正在发生关键性的变化:在过往的数百年甚至数千年间,医学的主要目的是治疗病人,而现在,医学正变得越来越关乎“升级健康”。
这一切,得益于“互联网+”,得益于智慧的革命。属于健康产业的大数据革命,已然到来。
开启大健康产业蓝海
当健康产业已成为带动国外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时,大数据技术的兴起,让中国也悄然搭上“智慧健康”的顺风车。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GDP将达8万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3年,百度健康已悄然上線;2014年,百度大数据引擎开放,接入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工厂和百度大脑进行数据加工整理,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2016年,京东与好医生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欲打造“求医问诊+便捷购药”的一站式在线医疗平台。4月,京东发布公告称,未来将主要开展生产、研发、线上销售等业务,最终将会进行上下游延伸,与医院、零售药店、移动医疗、其他药品零售渠道等合作,为患者提供中心化的疾病管理服务,创建一个慢病管理平台。
当百度、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IT巨头,纷纷抓住这一时机“跨界”布局,传统企业也开始主动拥抱“互联网+”,布局大健康产业。云南黑金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早前就已洞察先机,投入到大健康产业,从事黑玛咖的生产与销售,研发了“黑金根玛咖”系列产品,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增强用户体验,拥有更独特的产品、服务以及营销经营模式。
而在美团大众点评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健康养生大数据报告》中,按摩、温泉、运动等养生健康消费也正在成为市场新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养生。晚上7点,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区的张先生就等来了如约而至的上门按摩师傅。按摩师傅表示,点他按摩的客户大多数是在“点到”APP上预约。去年开始,O2O健康养生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点到、宜生到家、熊猫拿拿、摩术师等公司大幅扩张,拿到数百万至数千万元融资后,加紧招录按摩师,向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南京等地持续扩张。
今天在中国,人们开始预约上门按摩服务,即使足不出户也能看病,网上购买药品也很常见……享受健康消费的方式,变得如此多样。
如果说20世纪是医疗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是健康的世纪。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今后人们可以通过一个可穿戴设备或是一个植入芯片,随时监控生命体征变化。一旦有异样,设备或芯片将提醒你用药或者告知医生做进一步的诊断,汇总所有诊疗数据进行分析,医生则做更为精准的诊断;今后,我们还有了“电子处方”“药品数据”“患者数据”三大平台,织成一张完整的线上线下的健康服务网;去医院看病不再需要排起长长的人形队列,远程会诊方便了患者,联网、传感、光纤等技术,不仅可以让专家看清几千公里之外患者的舌苔、指纹,还能准确地摸到患者的脉象。
“健康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好,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更加重视,我认为,中国人未来会越老越健康。”保罗·皮尔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预测中国的未来。大数据技术给中国健康产业带来的影响是革命性的,而大健康产业蓝海的开启,让人如此兴奋与期待。
未来有多远?
201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科技评论》评选出的“全球50家最聪明的公司”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与亚马逊、百度、特斯拉、英特尔等大牌一起上榜的,一家来自杭州的奕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这家于2014年始创于美国波士顿的生物高科技公司,最终将中国区总部落在新加坡杭州科技园,并向中国市场推出了全基因组检测和靶向基因检测。什么是靶向基因检测?它主要是对遗传性肿瘤基因和生殖健康基因检测。著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前几年就曾进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基因检测,并接受了手术的预防性措施,这对人类预防癌症,是一次崭新的尝试。“DNA的采集只需要用我们快递上门的专利试剂盒,采集2ml的唾液即可,一般6-8周可以出具检测和分析报告。”奕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便是所谓的“3D”,是诊断、健康大数据和药物研发。“从趋势来看,精准健康将掀起‘3D’投资浪潮。”奕真生物创始人、总裁赵奕宁预测。
在杭州,这样高科技的健康企业不断涌现。华东医药的大健康产业就发展地风生水起,在中山北路和体育场路交叉口的华东大药房隔壁的“悦行优品”健康体验馆里,陈列着运动手环、智能按摩枕、智能血压仪、电动橱柜,都是时下最流行的智能产品;杭州贝因美公司应用着ERP、WMS、IS等系统,拥有着9条自动化生产线的智能化大工厂;拥有着独立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杭州迪安诊断,开始吸引投资者的目光;还有新兴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杭州微医集团等等。
其实早在2012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制定实施“健康浙江”的发展战略。2014年,浙江全省的健康产业总产出已达到4958亿元,占GDP比重约4.4%。“浙江的健康产业是一个有发展基础、有市场前景的产业,是建设现代化浙江不可或缺的战略性产业,目前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浙江省健康服务业促进会会长朱耀传对健康产业的未来充满期待。
不久前发布的《杭州市健康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系统地勾勒了杭州健康产业五年发展的“路线图”,计划将健康产业打造成为未来五年又一个千亿级的产业。未来有多远?在经历30多年的两位数经济增长后,中国开始步入了一种新的常态,经济的赛道上亦需要一个接棒的赛手。这个新的经济引擎,很可能就是大健康产业,而杭州乃至整个浙江将与此同步。
3D器官打印、基因编辑能否走出器官移植带来的伦理和法律的争议?微生态药物、中医药养生、免疫治疗能否终结抗生素滥用的悲剧?没有人知道人工智能、智慧健康、“互联网+”将带领这个世界走向何处,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会让人们变得越来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