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感的现代转换

来源 :书画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樊萍艺术简介
  
  樊萍,1956年4月出生,山东省淄博市人。先后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名家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院特聘画师,淄博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淄博市民盟副主委,山东省人大代表。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新西兰陶瓷艺术家协会会员。
  先后出版《中国花鸟画技法》等4部专著,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应邀去新西兰、瑞典、韩国和法国等国家奖学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1997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97迎香港回归樊萍作品展。2003年随文化部赴巴黎参加中法文化年,作品《春天》被法国文化中心收藏,并被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授予“中欧文化交流大使奖”。有40多件美术作品和百余件陶艺作品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展览,多件作品获奖并被国外馆藏。作品《三代人》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书画展获优秀奖;《和平万岁》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建国50周年庆展获优秀奖;《绿荫》参加中国美协“新时代中国画大展”获优秀奖;《葵花群鸭图》参加中国美协“中国画大展”获优秀奖;《岁老根尔壮》参加中国美协《国魂杯大展》获优秀奖;《榕树绿叶隐歌鸟》参加中国美协“纪念毛泽东讲话60周年大展”获银奖。其艺术成就被国内外报刊多次报道。
  
  “形式美感的现代转换”,是变革时代绘画所面对的整体性课题。在当代,几乎所有勤于思考、勇于追求的画家,无不思索着自己的艺术选择与取向,他们的焦虑在于传统绘画“形式美感的现代转换”,他们的自信在于传统绘画“形式美感的现代转换”,事实上,“形式美感的现代转换”,已成为检验当代画家及其作品的不可回避的艺术准则,每位画家都在这一命题面前经受考验。
  花鸟画家樊萍,多年来不倦的在艺术实践中,致力于这一传统画种的形式美感与语言表现的现代转换,以营造一种清新、优雅、温馨与蓬勃的美感气息,给人以审宣判美愉悦,折射出浓郁的时代精神。
  在对传统绘画精神与技法继承的基础上,樊萍以现代审美标准与价值观,对传统进行了思考,从中提取积极因素融入到具有现代形式意味的作品之中;在这一转换、嬗变的过程中,完成现代意义的诗意营造——安详、宁静、温馨与现实生活气息的洋溢。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心态,它包含着现代人精神的渴望与审美需求,通过清新与安静的画面,我们感受到的是丰富、复杂的内容。
  显然,作为画家,樊萍是十分看重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与感受的,她对现实生活饱含着热情与表现的冲动,敏锐地在现实中捕捉形式的生动性与美感的灵动性,并据此形成相关的表现技法与手段;现实感受中的灵感火花、瞬间发现、心灵触动作用于她的艺术取向与审美品格,使她的作品形成了以现代感为主、注重现实精神、生活气息与时代精神的鲜明特点。
  


  分析作品,不难发现,樊萍作品引人注意之处是——摆脱了传统绘画程式、套路的表象化与僵化的弊端,她注重从写生中提炼感觉,这种感觉具有无可替代的气韵与生动的特点。把它们的纳入形式创造之中,自然的产生独特的内涵、气息、张力与美感。画家笔下的瓶花、蔬果,以及意象的形态、色彩的运用、笔墨的融入、甚至光影的效果等等,都是以写实为依据取向于写意的,完成了从写生到创作的提炼与升华过程。其中,我们看到画家对油画构图与空间处理的借鉴,等等,这种多元化的包含态度使她的作品获得了丰富的表现力与全新的美感魅力;同时,也表明了画家在一个整体性的开放时代、思考时代的文化立场和艺术态度,她不囿于“画地为牢”的保守与狭隘的传统戒律,而是以前瞻的姿态,完善着艺术的创造性事例,控索着现代语境中的绘画形式、手法与美感。
  循着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樊萍的作品在一种综合的姿势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风格与面貌。
  这种风格与面貌,必然内蕴着画家的心性气质、趣味爱好与内心世界的图景;并且,集中体现在作品的两基本特征中:首先是突破“水墨为上”的传统格局,代之以形、色为主要表现手法;用以营造一种从容自然、清雅温馨、单纯和谐的心灵化的形式、手法。
  在主题与情节的淡化中,樊萍的花鸟画显示出其艺术品质与审美精神的不同凡响。这些作品不动声色地体现着画家对艺术的思考,探索着艺术生命与艺术形式的奥秘;画家力避浮躁的时尚,拒绝毫无节制的情感渲泄,昼丰富地、尽量宽阔地、尽量平和地表现与生命形式,与精神渴望、与审美需求相关的、永远性的题材与美感。
  在樊萍笔下,中国的花鸟画与西方的静物画是相融互渗的,它们始终保持着含蓄、优雅、清新的特点,画面中始终洋溢着平静与温馨的气息,重要的是那种不寻常的淡泊情怀,成为她作品一以贯之的内在气韵,使作品中的点、线、墨、色都更为轻徐、明净,也更为内敛与蕴藉;不难看出,画家的理想中有着挥之不去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古内艺术情结。
  在樊萍的花鸟画作品中,其表象的物质性美感在审美解读中,一步一步地转换为精神性的深入与提高;这些作品自然、宁静、质朴,不以雕琢眩人耳目,上有韵味、情思不可言说的空灵。一种现实感、一种缘于体验与感受而发生的形式、手法、一种令人神往的亲切气息和美感,都因为融入了现代精神色泽而具了一番风味。
  当然现实生活是美的,过去的生活也是美的,但其美的质素有所不同,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在樊萍作品中感受的正是这一点。
  不是客观的摹拟生活,而是主观地表现生活,进而形成一种情感的弥漫与流动,是樊萍花鸟画艺术的浪温抒情特征。也就是说,欣赏并解读她的作品,我们感觉到的不是事实,而是诗意情感对心灵不断的叩击。
  这是因为,画家尽管不脱离意象的形、色表现,然而却以鲜明的主观色彩,把想像推到了重要位置,表象的真实因而让位于更高的内在的“真实”,樊萍的作品因而在重视外部和谐的情况下,更关注内部秩序的建立,以体现一种画家主体的主观意念。
  樊萍的花鸟新作,把不同形式、不同语言,甚至于不同时空的绘画样式进行交融整合,以铸成新体,将生命、情感、审美浸润在意象的形、色、点、线之中,展现出创造能力与智慧的特点,在不倦的探索与实践中,其作品在样式、情趣与境界方面日趋完美,让人在明净、舒爽中获得审美愉悦;当然,我们从中也看到樊萍绘画未来的方向。
  毕竟,樊萍已经证明了她自己对艺术的领悟与把握能力,并在直面现实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她的艺术因而活跃着现实气息,也洋溢着永远的精神氛围,其中始终不变的是——与人的生命形式相通的审美品质,它们是高雅的,也是单纯与朴素的。
其他文献
中国红枣(鼠李科枣属)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健康食品,因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多糖、维生素C和有机酸等营养物质而闻名。另外,它还含有丰富的兼具保健和营养价值的生物活性成分。由于其富含抗氧化活性成分,已被用于传统医学,具有预防失眠、癫痫、癌症、肝脏保护和心血管疾病的功能。红枣易腐烂,在收获后的几天内品质发生恶化。干燥是一种能够维持食品品质的加工方式,可以同时减少食品体积并延长保质期。然而,直接暴露于太
近期多个省份出台限产、限电措施,引发市场对能耗双控的关注。为实现绿色与增长的双赢,应进一步增加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的弹性,优化能耗总量目标和能耗强度目标的区域分配,深化电力市场改革等等。  近期江苏、广东、广西等多个省份先后推出限产、限电等措施,引发市场对能耗双控政策的关注。事实上,能耗双控政策由来已久。能耗双控政策如何推行?为什么2021年缺电、缺煤的现象尤为突出?能耗双控政策未来将有哪些新的变化?
期刊
本课题是为了了解干燥动力学并通过相对湿度(RH)来确定干燥技术中植物化学降解和褐变色素沉着的改善机制.利用新设计的RH-对流-热风干燥器,在不同的RH条件下对选定的农产品进行干燥,使之成为可能.
  在第一个研究中,利用8个数学模型预测了香蕉在RH(10%20%30%和40%)、70℃和2.0m/s风速下的干燥动力学.利用相关系数(R2)、根均方误差(RMSE)和还原卡方(χ2)等主要参数,检验了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表明,Midillii-kucuk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R2、RMSE对香蕉切片的RH-
随着消费者对红茶需求的增长,红茶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但红茶传统加工工艺相对落后,特别是红茶发酵过程中品质的实时监控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传统的红茶发酵过程大多依靠人工经验控制,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且主观性强。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红茶发酵过程快速监测研究。重点开展基于近红外(NIR)光谱,嗅觉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CVS)等无损检测技术的红茶发酵过程在线监测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
  1.基于FT-NIR光谱技术的红茶内部成分含量快速检测。利用FT-NIR光谱技术结合
对于年轻分析师而言,找到自己的蓝海和定位至关重要,只有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才能成就事业。  根据中国证券研究行业价值报告显示,目前行业内,一半分析师的年龄在30-35岁之间,而要成为这中间的佼佼者——首席经济学家,最快则需要5年时间。  30岁成为首席经济学家,31岁成为研究院院长,李奇霖的首席之路似乎走的格外顺利。而在李奇霖看来,在成为首席的过程中,实力、勤奋、运气、伯乐缺一
期刊
早在希波克拉底时期,醋就被用来抵抗感染和治疗其他重要疾病,在近期的研究中发现,食用醋还对糖尿病、癌症和心脏病的生物指标具有积极作用。枣引起富含活性物质,早已被民间用于对抗不同的终身疾病和癌症。通过对枣进行发酵可以制备出一种有利于消费者健康的枣醋,枣醋是一种传统的健康食品。另外,现代科学证明,大蒜具有强力杀菌、防治肿瘤、排毒清肠、降低血糖、防治心脑血病、预防感冒、抗疲劳、护肝、抗过敏等多种功能。为了克服一部分人在日常饮食中不愿意直接食用醋和大蒜的问题,本课题组研发出一种由枣醋和大蒜汁制成的复合饮料,以便于消
不同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作用方向不同,甚至同一因素在不同阶段对人民币汇率的作用方向也不尽相同。所以,2021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一波三折、上下起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02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先抑后扬,自6月初以来震荡走高,到年底累计升值近10%,全年升值近7%。这是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录得的最大年度涨幅,而且是有外汇供求关系强劲支撑的上涨(2017年人民币逆袭主要是引入“逆
期刊
房价与人口红利总体呈正相关关系,假定其它条件不变,截止到2030年和2050年,人口结构变化将分别使中国实际房地产价格下降约6.71%和20.1%,分别回归到了2016年和2007年的水平。  人口红利的消退(老龄化与少子化)是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长期、刚性约束。历史上,战争、饥荒、病菌和自然灾害等是影响人口数量与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二战后的和平发展与技术进步使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各类“生
期刊
人物简介  张薰华(1921年—2021年2月1日),江西省九江人。194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系。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复旦大学教授、经济学系主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上海经济学会副会长。他专于经济学基础理论,特别是《资本论》研究。著有《〈资本论〉提要》(三册)、《〈资本论〉中的再生产理论》。  2012年5月,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7届论坛在墨西哥都市自治大
期刊
在上海市虹口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于2021年发起成立“上海虹口北外滩国际金融学会”,藉与会员机构深度交流、融合创新,为金融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助力上海经济辐射全国、服务实体经济建言献策。为此,学会特别推出会员机构负责人专访。本期访谈对象是固利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兵。  机缘巧合,创办公司  金融学会:您在实业、现货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奋战很多年。这个过程中,您最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