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学生数学学习动力的源泉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al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本文从四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习兴趣;有效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兴趣的培养和方法的掌握至关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发掘数学的乐趣,让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水平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好感效应.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对学生冷漠、鄙视、厌恶、嫌弃,他们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并向逆向转化;反之,教师对学生爱护、关怀、理解、体贴,他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并可能向正向转化.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与学生交谈中,应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关系,亲近他们,爱护他们,对学生采取少一点“威严”、多一点“亲切”的方法,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注意在教与学中产生和谐的共鸣,也能增进相互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很自觉、高兴地做老师要求他们做的事,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教师便可以了解每名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到因人施教. 所以情感教育是教师为每名学生的人生大厦铺垫的最初基石,有了这样的基石,学生爱学、乐学的求知欲才能得到激发.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有趣的、巧妙的设计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生积极的思维往往从“疑”开始,而好奇、质疑正好是学生的天性. 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与习惯并非是轻而易举就能形成的,是教师按“引疑—质疑—解疑”精心设计问题的程序,逐步地引导而形成的.
  首先,以导引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一环. 教学中一个成功巧妙的导入,往往能在学生中激起感情的涟漪和思考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每节课的开始,一定要精心选择一些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和当节课教学有关的话题,这样对整堂课的教学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以疑引趣. 问题是智慧的窗口,善于提问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金钥匙. 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疑则诱发探索,探索则发现真理. 在教学中,我们要适当设置疑问,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以动引趣. 数学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但它也存在至高的美. 只要我们精心设置,用心安排,就可通过不同的教具、多媒体以及不同的教学场地使教学动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乐园.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实践与数学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注重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让生活融入数学课堂,使抽象的数学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从而提高学生对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介绍我们祖先对数学发展所做的贡献、数学家的故事,介绍几何知识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屋顶为什么是三角形的,人的鼻子为什么在脸部中间就好看,报幕员为什么不站在舞台中央报幕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趣味无穷的学科.
  所以,对于数学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解释中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过程中去体验数学的“诞生”. 例如,学生在学习“统计”一课后,就能试着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统计知识,如统计课间踢毽子比赛成绩等. 在这一基础上,笔者试着让学生到马路上去统计一下你家附近马路一小时内的车流量,并强调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 学生回来告诉我的不仅仅是车流量的事,还有汽车尾气等环保问题,已经开始把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了,并能学以致用,这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亦使他们的生活经验获得了丰富和提高.
  四、采用灵活教学方法
  教师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才会有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准备一根木棒,用铝线自制一个圆,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便很快掌握所学知识. 因此,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体现好奇与求知欲,并使情感、态度、兴趣和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我将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对应的三边的长度进行动画演示,学生很清楚地得出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的结论,我又用同样的方法演示了其对应角,学生又很轻松地得出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结论,从而深刻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两个性质.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虽然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因. 所以,教师要运用各种科学的教学艺术去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房,去点燃学生的兴趣之花. 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领会并掌握学习的方法,体会到学习活动的乐趣.
其他文献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那么。如何应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
新课程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及前瞻性在多少次的实验中让我们教育者都已无可置疑. 当前深化实施新课程改革,稳步提高新课程的教育质量及效益,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位教育研究人员的新课题. 在近几年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虽然数学教学有成功的经验,但也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一、把“精讲”等同于“少讲”  新课改的主导思想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既体现了“以人为本”,也体现了“以学为主”的思想,但有些教师面对“把
初中数学是影响学生中考得分的重要科目之一,所以如何做好中考数学的复习工作成为每一位奋斗在第一线的数学教师的最大心愿.本文将就相关的内容探究中考复习对学生能力的提升
【摘要】数学考试焦虑是很多考生都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过度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该文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高中生数学考试过度焦虑的成因,然后,给出知识系统化、调整认知、积极暗示等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考试焦虑    数学是高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数学考试焦虑是很多考生都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由应考情景引起,主要表现为紧张、忧虑、不安、烦躁等心理情绪.叶克斯——多得森法则描述了考前焦
【摘要】思维能力是教学的“三大能力”之一,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从思维的方向,可将思维分为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即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教学中往往注重求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忽视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求异思维对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中同样要注重求异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高等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几何图形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多维空间中的函数.能够绘制函数图形的数学软件很多,相对而言,Maple作图比较容易掌握,你只需掌握一些作图命令,就可以作出令人满意而又准确的图形.本文借助Maple作出高等数学中与马鞍面相关的几个图形.
【摘要】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需要一个和谐的教育,和谐的教育需要一个和谐课堂,那么如何构建一个和谐课堂,和谐课堂的构建有哪些特征呢?本文将结合本人工作以来的得与失,谈谈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 和谐;素质;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解放学生,活跃大脑,发展思维,提倡师生平等.构建和谐课堂”等呼声日益高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