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关系与产教融合型企业成长——基于积极差别制度环境的视域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4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企关系是政府干预微观经济行为的重要手段,也是决定企业行为和绩效的重要因素.政企关系影响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成长有四种“理想化”状况:政府奠定基础,强化企业“既想又能”;政府革新制度,扭转企业“只想不能”;政府组合激励,改善企业“不能不想”;政府规约引导,校正企业“虽能不想”.政企关系影响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成长亦有四种“情境化”表现:自由裁量约束,企业沦落被控境地;政治关联偏颇,企业谋求短期利好;制度环境缺憾,企业要素变革停滞;地方政绩诱导,企业俘虏公共利益.政企关系未来的走向与趋势是“协作共进”.政企双方可以通过强化制度执行,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成长;通过预防制度衰退,促进产教融合型企业成长;通过协助制度转型,护卫产教融合型企业成长.
其他文献
202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满怀救国救亡理想,在满目疮痍的旧中国,以教育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探索出一条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新路,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学说.在探索教育新路过程中,他通过对当时中国社会和教育需求的考察,结合自身长期的教育实践,大力倡导职业教育,并将之作为其生活教育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倡导与实践.
期刊
艺友制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是陶行知基于近代中国尤其是农村极度落后的实际而创造的一条行之有效的乡村教育师资培养之路.艺友制缘于传统学徒制的教学关系,又对其进行了批判性改革.其以“艺”为载体,以“做”为中心,以“友”为宗旨,主张“以朋友之道教人学艺”,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共教共学共做、亦师亦友的教学共同体关系.其倡导的以艺为友、互教互学、生利利群、教学相长及其层次递进、各美其美的育人思想,不仅在近代发挥了较大作用,在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今天,也依然能够提供诸多的理论启示和方法借鉴,并在实践中得到创造性转
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关系到教育质量.基于2013-2019年31个省份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使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动态演化过程进行有效性分析,并对常年无效地区进行投影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处于较高水平,西部地区的效率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大.同时,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等东部发达地区的投入冗余现象较为明显,湖南、重庆和山西等中西部地区投入
独立学院是经济驱动、人口增长和教育改革浪潮等多重因素聚合驱动的产物,历经初创生存期、规模扩张期、发展转设期等三个阶段,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对职业教育体系的升级需求和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对“优质教育”的倾斜导向,独立学院转设势在必行,至今已经进行两轮转设工作,探索出职业技术大学、地方学院和民办本科三种主要模式.独立学院转设已经被纳入中国职业教育体系,需要解决资本离场后的动力保障问题、母体离开后的质量提升问题和独立自主后的特色创建问题.独立学院转设后的发展前景在于三个层面的战略规划
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从规模结构、区域布局、专业发展、师资队伍、经费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对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发展情况分析发现:我国高职院校数和在校生数都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并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和办学条件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但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直较为稳定,以顶岗实习为特征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但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针对这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有着更高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要在国家政策引领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在充分理清现实发展基础的前提下找到发展突破口.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在总量和生均上均得到较大改善,经费保障较充足,师资队伍发展较快,但同时也面临着办学空间有限、教师结构欠优化、经费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区域发展不均衡性较大等挑战.针对问题和挑战,建议各地兼顾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际优化学校布局结构;从质量、规模和结构方面全面加强师资队
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旨在促使残疾学生通过教育获得就业或创业能力、继续深造机会,益于学生融入社会,并能够有效衔接初、高等职业教育.基于融合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我国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包括宏系统层面政策、外系统层面政策、中系统层面政策、微系统层面政策,并强调过程机制和时间作用的发挥.在现实层面,其在政策选择价值观、政策目标群体、政策制定内在逻辑、政策文本内容等四个方面存在难点,即这一政策支持体系的现代化和衔接性显现不足.基于未来发展,需要从建构“政府、企业、个体共同参与”的政策价值观,建立特殊职业教育政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进程持续深化,国际海洋运输成为全球互联互通的题中之义.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海员供给日益匮乏、沿线国家航海职业教育培训需求日益扩大的现状,为服务国家战略的我国航海职业教育“走出去”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挑战.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应着力打造“一带一路”航海职业教育共同体,发挥航运企业的国际教育潜能,以文化塑造中国航海职业教育的品牌形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推教育教学的国际化.
为缓解本科教育质量下滑,国内部分高校创设了一类新型学历处分行为,即“本转专”行为.此类行为涉及学生重大权益处分,应纳入“依法治校”轨道.可从法治两个层面审视:形式合法层面包括有足够权限、遵守正当程序原则等;实质正当层面包括行为目的 应正当,不应对专科教育造成不平等及对专科学位的挤压等.进而可从推行备案制,激活高校专科专业的自主管理权;取消强制降级,实行申请制,消除对专科教育的负面影响;设置副学士学位,为学位“流通”提供依据;合理界定“本转专”与“淘汰制”的边界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五个方面来防控化解制度风险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人均GDP与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对两者之间系统耦合进行样态分析的目的 在于探索社会经济发展与职业院校发展的相互关系,厘清两者内在变化过程,对定位职业院校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角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人均GDP与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定量分析改革开放40年间人均GDP与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的综合指数变化、耦合协调状态及耦合度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已从“系统协调”到“严重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