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倾听习惯培养的策略

来源 :语文课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wa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学习之初即是以倾听的方式感知和接收周围的信息,而倾听也贯穿着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因此,养成倾听习惯是学生必备的一项重要学习技能之一.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思想虽尚未成熟,但是他们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如果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的现象出现,这时培养小学生养成倾听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当前,高中语文新课标已初步形成,教育界正在推进高校课堂的实践与探索.高效课堂在显现教学提速提效的情况下,也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因此打破高中语文高效课堂误区,探究高中语
近些年伴随着艺术创造的多元拓展,中国艺术家在生存空间和工作空间上的自由性也大大扩充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伊始,以北京的艺术家为先声,陆续有不少艺术家离开了都市中的那一
传统的语文课堂,老师总是局限于课本,用机械的讲解、功利性的分析使语文失去原有的丰实与精彩,也割断了语文学习和语文应用的联系,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丧失.这是“失度”
作 家 档 案  凌叔华(1900~1990),女小说家、画家。原名瑞棠。笔名叔华、素心。广东番禺人。1922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外语系,并开始在《现代评论》发表小说。1929年任教于武汉大学,主编《武汉文艺》。1940年起在燕京大学任教。1947年,凌叔华与丈夫陈源(陈西滢)赴国外,后寓居英国。1956年后在新加坡南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中国近现代文学。1968年后应伦敦、牛津、爱丁堡等大学邀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最好的范文,是读写结合良好的物质材料.
期刊
自从新课程改革政策普及以后,它的反馈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专家们抓住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探索的心理特征,积极利用与学生生活
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在学校教育中,这“吸吐”现象的相互渗透和有机融合,蕴含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精华,符合语文活动的发展规律. “读写互动”不仅是一种教学
期刊
近几年,虽然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跨越式的变革,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依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现在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怎样提升中职
“生活即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旨在将教育和生活相联系起来,不让教育与生活脱节.小学语文课程生活化,不仅能够摆脱教学的枯燥,抽象和繁琐,而且也能为学生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侧重点是学生的写作成果,对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生活体验、写作情感和写作过程等方面重视度不够. 个性化作文教学强调教师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