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曲”打造高技能人才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nary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鞍山技师学院既是国家一体化课改试点学校,也是辽宁省一体化课程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共有电气安装与维修、机械切削加工和数控加工技术三个专业参与一体化课改。
  全方位培养
  第一步曲——通过模拟性工作任务及基础实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学院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行为举止、良好的团结协作能力、良好的“7S”理念以及一名合格企业员工应有的基本素质作为主要任务。对企业进行了调查走访,将企业对员工的基本技术要求和素质要求融入到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之中,形成了一整套专业知识体系以及学生日常行为和操作规范制度体系。在教学中,将7S管理与安全文明生产贯穿教学始终。目前,在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班学生中,近70%的同学能够独立完成任务,远高于非试点班学生。
  第二步曲——通过产品性工作任务及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学生具有技术革新能力和职场应变能力。
  学院重点培养学生的生产性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不再给学生图纸,而是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总结—反思的整个过程。通过“第二步曲”,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有了明显提高,近60%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已接近高级工水平。两年来累计为企业生产合格零件1700余件,在实现了学生自身的价值的同时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为学院节省了大量的实训材料费用,实现了校企双赢。
  第三步曲——通过岗位性工作任务及顶岗实训,培养学生职业发展能力。
  在教学中安排岗位性实训,强调“教学做”合一。积极推行任务驱动的模块式教学,课程内容紧贴鞍山地区企业生产实际,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执行完整的作业流程,提高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2012年,学院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16名学生,在鞍山宏源自动化公司实习的一个月期间,将企业一个车间三个月的订单全部高质量完成;电气专业14名学生与同方威视公司合作,负责南京亚青会安检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赢得了企业的高度评价,企业对部分学生的工作表现非常满意,并作为储备人才重点加以培养。
  全力推进
  经过近两年来的实践和探索,鞍山技师学院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得益于一体化课改本身,也得益于学院在推动课改过程中所做的各种努力。
  首先,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前提。学院结合鞍山地区企业需求和学生实际以及学院专业设备实训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制定了一整套实施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为便于学生形成职业迁移能力,在教学计划中补充了金属材料、机械基础、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开设了德育、职业指导以及心理健康等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强调了“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其次,完善实训场地和条件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支撑。学院完善了数控仿真室、编程室、机加车间和电工车间,模拟了企业工作情景。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教室,安置了多媒体设备、教学电脑等,并在教室里划定了学习区和资料区。此外,学院还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感知企业精神,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
  再次,教师培训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挑选15名理论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先锋队,制订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了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激励机制。学院先后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等,定期组织企业人员来院讲学,组织专业教师赴企业调研,组织教学信息化比赛、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活动,采用传帮带的形式培养双师型教师后备军。
  第四,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基础。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让学院和企业有了更深层次的合作,学院在发展中必须认真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关注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把这作为学院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同时要积极引企入校,吸引企业参与专业建设。
  第五,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是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助推器。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学院充分利用与德国开展职业教育合作的深厚基础,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特别是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为课改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学院还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交流,了解深圳、江门、珠海等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情况,学习先进经验。
  学校名片
  鞍山技师学院是鞍山地区唯一一所集技能培训、学历教育、职业需求预测、技能鉴定、就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学院于2011年成功申报中职国家示范校,学院的焊接、机械设备维修和冷作钣金加工等专业被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辽宁省财政厅共同确定为辽宁省技工院校普惠制精品专业。2012年学院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其他文献
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能够充分的实现自身的生存发展,完善企业文化是现代化管理方式的根本需求,是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精柔型企业文化与技
为了探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投入产出背景问题.采取文献资料研究法,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社会转型背景、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体育体制改革的背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投
摘 要 本文旨在研究军队院校学员营高低年级学员混编面临的管理问题,提出学员骨干培养的思路和通过管理促进学员能力培养的方法、步骤。  关键词 学员骨干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在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后军队院校实施调整改革,调整改革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益整合教育资源、围绕增强办学活力、理顺内部关系,进一步健全以任职教育为主体、军队院校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军队院校与训练机构结合
2011年,辽宁技师学院(辽宁省劳动经济学院)的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方向)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两个专业参与辽宁省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2012年9月,这两个试点专业成为人社部试点扩面专业。  而辽宁技师学院对于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早在2007年就开始。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学校在加工类各专业教学中实行项目教学,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教学中实行模块教学,在经济类各专业教学中实行情景教学。这些实践都为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城市居民在体育消费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状况、居民的文化水平和
2017年4月,随着“天舟一号”成功升空,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航天力量”,也使我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我国航天科技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对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
以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等方法对武术新规则实施后套路训练的嬗变进行了研究,比较武术竞赛规则的变化对新、旧规则中难度动作变革对套路训练的影响分析;动作质量扣分变化对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第9~11届全运会上,各地区在田径项目目群上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比较优势项目较为单一,一直以来是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谋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长期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学中信息化教育手段的优缺点剖析,运用调查研究及分析论断的方法阐述了信息化教育手段和传统教育手段的特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针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给教学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值得反思的论点,同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信息化 教学 教育 反思  中图分类号:G418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