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地质封存技术及中国南方近海CO2封存的前景

来源 :海洋地质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sw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大多南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CO2减排压力大。CCS是继续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时实现CO2近零排放的惟一有效技术,CO2地质封存是其关键环节。我国南方近海发育一些大型盆地,沉积地层厚度大,储盖层组合好,圈闭非常发育,具有cO2封存的有利地质条件。海域封存具有不需征地、安全性高、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大多南方沿海省份陆上缺乏大型沉积盆地,在近海封存是惟一的选择。因此,应该在我国南方近海建设CO2封存示范工程。
其他文献
埕岛海区水下岸坡是海底不稳定活动的频发地带,存在着海底差异冲蚀、残留岗丘、沉积物块体运动等灾害地质,对海上工程设施造成极大威胁。通过对海区多波束、声呐、浅剖等声学
4月22—23日,"中国海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编图技术标准专题研讨会暨项目阶段成果交流在青岛举行。"中国海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包括:1:300万水深—地形图、地势图、重力异常图(陆岛改正)、均衡重力异常图、磁力异常图、构造纲要图、地球动力学图、新生代盆地分布图、典型剖面2条和1:100万水深—地形图、地势图、地球动力学图、中—新生代盆地构造
在海洋地质野外调查中,传统的纸质班报记录方式制约了现代海洋地质调查数字化的发展。介绍了作者等人开发的海洋地质数字化班报系统及其在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数字化班报
绥中30-3构造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是古近系沙河街组二、三段,属近岸湖底扇相,其近岸湖底扇砂岩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针对断裂系统复杂和沉积相带变化快导致地层对比、储层
河口三角洲、湿地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的水质污染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是过量的无机营养盐或有机物、垃圾、有毒物质、病原体等通过陆地径流及排污口输入到河口
在利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的过程中,由于地震数据受地下断裂或裂缝的影响,高频信息部分振幅损失严重,使得储层预测结果经常不能与真实储层的发育情况相吻合。提出利用地震数据
洪水事件沉积的研究对古洪水系列的重建和洪水沉积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它还是古气候变化的一种响应。概述了国内外洪水事件沉积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洪水事件的判别标志
通过对已发现油气的分布特征,结合失利井原因分析,开展了澳大利亚西北陆架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提出西北陆架天然气富集受到3种因素控制。生烃中心和天然气主要运移指向控制
天然气水合物样品保压取样技术已经成熟,但保压样品只能进行压降处理成为常压样品,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合物在沉积物中的存在初始状况,压力的急骤变化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
资福寺洼陷位于江陵凹陷东南部,在晚侏罗早白垩世基底形成之后经历了晚白垩始新世新沟嘴组、始新世荆沙组一渐新世荆河镇组和新近纪一第四纪3期构造演化阶段,洼陷总体上表现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