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术前应用高负荷量氯吡格雷近期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i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高负荷量的氯吡格雷对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 )治疗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4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前给予高负荷量氯吡格雷(600 mg)顿服,对照组给予常规300 mg顿服。分别检测两组服药前和服药后血小板最大凝集率( MPAR),比较两组术后30 d内的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后2 h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即发生明显下降( P﹤0.05);服药4 h后,两组患者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均出现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组患者缺血事件、再梗死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CI患者术前服用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较常规负荷剂量预治疗能更大程度抑制直接治疗后的早期血小板凝集情况。可显著改善临床预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并不增加出血风险,治疗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国产塞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将1秒用力呼气溶积80例Ⅰ、Ⅱ级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塞托溴铵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塞托溴铵组症状积分分别为(4.5±1.2)和(3.3±1.4)分,治疗后积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分别为(4.2±1.4)和(4.1±1.5)分
目的 探讨儿童严重过敏性紫癜合并肠套叠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24例严重过敏性紫癜并发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多发于回肠,易漏诊且易早期发生肠坏死或肠穿孔。腹部彩超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空气灌肠透视检查,一旦漏诊则易发生肠坏死。结论该病发病隐匿,腹部彩超有较高诊断价值。一旦确诊即应尽早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口腔扁平苔癣(oral lichen planus,OLP)是口腔黏膜常见病变,发病率仅次于复发性口疮。病变为白色网纹状病损,伴有充血、糜烂,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时疼痛不适,病程迁延,有一定的癌变倾向,已被联合国卫生组织确认为癌前病变,由于其具有病因不清楚、易复发等特点,治疗方法多种。2005年至2010年我科对确诊的口腔扁平苔癣患者102例进行治疗,经过跟踪观察,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目的 探索脑室外引流、加强护理措施对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疗效的观察。方法48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并加强护理措施的实施,如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脑脊液的颜色和量等。结果基本治愈8例,好转33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5例。结论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加强护理措施的实施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目的 研究孕激素受体( PR)、雌激素受体( ER)、P53、C-erbB-2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作用。方法对320例乳腺癌组织样本行SP法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免疫组化指标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免疫组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指标阳性率分别为:PR 64.38%(206/320),ER 66.25%(212/320), P5358.75%(188/320),C-erbB-26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LCBDE)中胆道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术中纤维胆道镜探查肝外胆管并取石或活检。结果27例患者均治愈,无胆漏、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胆管狭窄等并发症。术后6周后T型管造影未见结石残留,胆总管下端通畅,拔除T型管。其中1例术中胆道镜发现胆总管下端息肉样物,行活检,快速病理提示胆总管下端乳头状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更改术式,开腹行肿瘤局部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并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随机将47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定量、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aker)的变化及超声显示的脂肪肝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脂肪肝改善率、病毒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应用盐酸氨溴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株洲县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通气量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8例,所有患者在应用非甾体抗感染药及改善病情的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7.5mg/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患者空腹血糖、服用75g葡萄糖后120min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及服用75g葡萄糖后120min胰岛素指标的变化。结果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3、6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组24例,传统粗硅胶管引流组23例,在常规吸氧、抗感染、止咳治疗基础上,两组采用不同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中心静脉导管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方面比较,明显优于传统粗硅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