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字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lei8214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技能的问题比较普遍,虽然教师们都已开始注意开展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但仅仅流于形式,没有以合作意识的培养为根本。因此。把合作学习的观念真正引入教学系统,不仅是为了顺应教育社会化和人才培养社会化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新教材中新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合作,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当前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组组建的随意性。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对于合作的顺利进行、交流的深入开展具有很大的作用。一个好的小组要有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来组织,要有见解独到、思维敏捷、逻辑性强的学生及时对大家的讨论进行总结、提升,而临时随意组合的小组必定难以达到这些要求,从而使合作交流的效果大打折扣。
  2.选择问题的随意性。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且很有必要讨论的问题少之又少。大多数讨论的问题,是教师为了迎合合作的需要而设置的,只是让学生有一个可以说、可以聊的话题而已。如有些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班级中举手的学生很多,但教师完全无视一双双高举的小手,坚持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像这样的合作交流,除了浪费时间,还能收到什么成效呢?
  3.合作过程的随意性。很多时候,当教师提出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后,学生马上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可是,现在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都希望别人来关注自己,不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所以,组内成员的合作实质是貌合神离,学生各抒己见,却听不到同伴的声音,因此很难达成一致。最后,组内代表发言,也只能代表部分同学的想法。这样的合作,从形式上看热闹非凡,但从实际效果考虑,却很难让人赞同。其结果也只能是缘木求鱼,费力而不讨好而已。
  4.教师指导的随意性。合作学习进行时,教师一般会在各小组之间巡视,以适时对各小组进行指导。可此时,教师应该指导什么样的问题,教师的指导是否适时高效,值得研究。
  
  二、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对策
  
  1.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应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这不仅体现了公平性,也利于学生交流,更增添了新鲜感,提高了合作者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
  3.“授其鱼不如授其渔”。合作学习的技巧是小组学习成效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习合作技能。一方面可以正面传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或在小组学习中提供适时的指导。另一方面,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开始时,提供一套共同的学习材料,或者布置集体性作业,使学生不得不学习运用合作技巧来解决问题。
  4.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就将难以独挡一面。所以,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在充分独立学习思考之后,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在学生产生这种欲望时,小组合作学习的出现就为学生的畅所欲言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5.教师要善于适时点拨,做好学生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从“至高无上”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当学生意见分歧或遇到较大障碍的时候,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讨论,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当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和发现问题时,要尊重学生探究、获得新知的需要。教师应心甘情愿地让出“舞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得出结论。
  6.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合作学习过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学生最期待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全面性。重视个人与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事实证明,只要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强成功后的信心。
  总之。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这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广大教师在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主动的努力来实现。
其他文献
《匆匆》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安排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的第四组。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和惋惜。文章极富文采,有些地方还写得比较抽象。由于学生年龄小,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课文及学生的特点,引领他们进入情境,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象,让他们通过积极的探究与创造,深刻领悟文章所表达
在我市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有三位教师分别执教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检阅》、《女娲补天》三篇课文,分别在课的结尾安排了随文练笔。但因为练笔的落点选择不同,使练笔呈现出不同的效果。现对三则练笔路径选择的优劣做一思考:  练笔一:“倾吐心语”式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由于人们过度砍伐,原来清新美丽的小村庄在一场五天五夜的洪水中被冲垮了。在朗读最后一句话“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
精彩的语文课堂,是每个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毕生的追求。近年来,多次在各种观摩活动中聆听到于永正、王崧舟、薛法根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教学,他们的课堂有的训练扎实、有的简约深刻、有的启迪智慧、有的厚重情深、有的激荡生命……每一次,不拘一格的精彩的课堂都让我深深探寻:怎么会这么精彩?精彩的背后是什么呢?我努力透过“教无定法”看“教学有法”,若有所悟。  一、精彩的语文课堂里装的全是学生  纵观大师们演绎的
新课标对低段学生提出了写话的目标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为能较好地实现目标,从学生入学起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先说后写,边说边写,循序渐进。  一、激发学生大胆地说  (一)自我介绍,铺石引路  新学期开学,教师的自我介绍会营造一个良好的说话环境,打造一个轻松的说话氛围,可以为学生大胆说、自由说开好头。教师先做示范,然后请全班
著名教育家费科夫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以往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低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担心学生读不懂,因此总是试图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讲授,不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提问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低效的。高效的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会探究。这必然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天地。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语文学科的特点及其课程目标使语
现在的学生玩的东西太多,假期作业不再那么受学生欢迎了,甚至觉得它是一个负担。假期作业,尤其是语文假期作业不受欢迎,与其本身的弊端是分不开的。    一、现行语文假期作业的弊端分析    现在我市流行的语文假期作业主要包括《过好暑假,寒假》上的部分内容和教师补充的相关内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做语文假期作业,应付差事居多。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语文假期作业备受冷落呢?    1.语文假期作业枯燥繁重,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越来越重要,它不但成为语言沟通的桥梁,更成为人们能力的一种体现。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的英语学科教学,不再仅以掌握英语知识与技能、培养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而是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诸多教育的任务,也是学生德育的一个主阵地。  一、挖掘教材的人文元素,施以人性化的教学  我们经常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因而,不会尊重自己,不会尊重他人的人,是无论如何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平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为一体,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又能实践个别化、小组合作等方式教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一、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和每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积极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鼓励他们主动阅读,积极思考,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为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用欢乐点亮学生的心情,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汲取“养分”,快乐成长!  新课程呼唤民主、和谐的课堂,因为民主、和谐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充满希望与信任的课堂,充满智慧的课堂
数学日记是一种展示孩子真实内心,沟通师生真挚情感,体现数学和生活密切联系的最佳平台。其本质就是通过记日记的方式,把数学学习的一些体会、收获、疑惑甚至于创新的想法及时记录下来。当然也可以是对老师、课堂的评价,对生活中数学现象、数学知识应用的记录。而且用文字的形式进行师生交流,学生更“大胆”,想法更真实,常常带给教师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一、孩子的建议——一堂实在的教材教法课  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