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理念的居民区雨水回收及智能化利用系统

来源 :绿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秉承高效用水、人水和谐的设计理念,将海绵理念与云端智能相融合,建立了居民区雨水回收及智能化利用系统.为充分利用屋面雨水势能进行发电,通过渗导结合的方式将路面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并存储,利用云端智能实现草地自动喷灌以及光感应自动洗车等,该系统将雨水势能转化为电能,并对雨水进行有效排除及综合利用,在防止社区内涝的同时,也达到了节水节能的目的,也可对进一步推进海绵社区的建设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基于黄冈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对该区域内污染源的构成、水和大气各类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黄冈市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业源和生活源;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源和生活源,农业源仅氨的排放量占比最高,移动源仅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占比最高.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着力解决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加快推进农业源综合整治;加强落实环境监管能力力度;有效促进移动源污染环境综合整治.
鸟类资源是一个区域生态系统保护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为充分摸清长汀县鸟类资源,采用红外相机定位跟踪与随机调查相结全的方法,对境内的鸟类资源和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汀县鸟类种类达296种,分属18目64科165属,占我国鸟类总数的22.24%和福建省鸟类总数的54.21%.其中东洋界鸟类153种、留鸟122种、冬候鸟和夏侯鸟117种,分别占总数的51.69%、41.22%和39.52%;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49种,G-F指数接近1,达0.86.研究结果可为长汀县鸟类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
利用安徽大别山地区气象观测历史资料,分析了冬季大雾的气候特征和气象条件.结果表明:安徽大别山区冬季雾日年际变化大,雾日表现出“中部高南北低”特征;冬季晨雾气象条件表现为海平面气压在1010~1035 hPa之间,气温15℃以下,露点温度和气温范围相近,平均风速在4.0 m/s以下.形成大雾的500 hPa高空天气形势分为槽后西北气流型(NW),槽前西南气流型(SW),高空槽过境型(SW-NW),西北转平直气流型(NW-W)4类.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陇东黄土高原西部物种资源与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为深入了解该区域野生动物多样性现状及其变化,于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通过在保护区内设置的36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对保护区内的兽类和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获得鸟兽的独立有效照片997张.经鉴定有兽类4目8科9种,鸟类4目8科12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黄喉貂(Martesflavigula)、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普通鵟(Buteo buteo)、豹猫(Prionailurus be
为进一步明确油气建设项目碳排放核算方法并采取有效减排措施,以俄罗斯AGPP天然气处理厂建设项目土建专业为例,研究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项 目土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为工程材料和施工材料,合计占80.63%,工程材料的碳排放又以钢结构和钢筋为主;建材运输过程的碳排放占2.43%,施工过程人力与机具的碳排放占18.57%;施工过程碳排放主要来源是施工机具.提出了为降低土建施工阶段的碳排放,需要在项目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采取有效手段优化减排;在项目设计阶段进行选材优化,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
由于研究不同杉木混交林碳储量特征对发展高碳汇人工林具有重要意义,在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开展了二代萌生杉木纯林改造为不同混交林的试验,分析了不同杉木阔叶树混交林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特征.结果表明:杉木+闽楠、杉木+木荷和杉木+桤木混交林乔木层碳储量分别为杉木纯林的60.90%、76.41%和99.39%,林下植被碳储量分别为杉木纯林的119.68%、78.13%和48.04%,3种混交林凋落物碳储量与杉木纯林之间没有显著差异,0~60 cm 土层混交林土壤有机碳碳储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了
依托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对现状生态环境及森林风景资源进行了分析,从土壤、大气、地表水、负离子、空气细菌等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以及对生物景观、地文景观、天象景观、水文景观等资源条件进行了定性分析评价,综合评价分值为40.43,资源评价等级为一级,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观赏价值,应当严加保护,防止过度人为干扰破坏,以确保生态环境健康发展.通过对生态环境及森林风景资源综合评价分析也将为森林公园未来规划建设和长远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及数据支撑,将更加有利于利用现有资源优势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布局、突出特色,统筹规
广东海丰国际重要湿地是全球“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经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鸟类的觅食、繁殖、候鸟迁徙停留、越冬提供栖息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海丰国际湿地的白额燕鸥(Sterna albifrons)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6~7月份,选取了白额燕鸥巢17个,利用红外相机对白额燕鸥繁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获得了 35种具体行为,并将其归纳分类为孵卵、调姿、理羽、晾卵、育雏、离巢、警觉以及其他8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它们的行为节律,探讨了影响其行为时间分配的因素,以期为更好地保护白额燕鸥提供科学依
为了解生态恢复后深层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以黄土高原丘陵区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水分在土壤垂直方向、水平方向以及不同土层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土壤水分的变化可以分为活跃层、规律变化层和稳定层,且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小;阴坡土壤含水量大于阳坡;土壤含水量乔木<灌木<草地<农地;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减小.小流域土壤水分在水平方向上从南到北有减小的趋势,从东到西也逐渐减小,土壤水分在水平方向上在6.22%~13.8%之间变化.土壤水分在水平方向上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2020年8月,采用路线法和样方法对汕尾屿仔岛沙生植被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屿仔岛共有沙生植物61种,隶属于28科56属,生活型以草本为主,占种数的57.38%.区系地理成分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广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属的分布类型以泛热带分布为主.群落类型有厚藤群落、鬼针草群落、海马齿群落、链荚豆群落、芦苇群落、南美蟛蜞菊群落、粗根茎莎草群落、铺地黍群落、狗牙根群落、单叶蔓荆群落、黑果飘拂草群落、露兜树群落、苦郎树群落等.提出了对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进行防治、加强环境管理等建议,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