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SOX5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ho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SOX5在RA患者PBMCs及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招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RA患者30例,OA患者27例和健康对照组(HC)30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SOX家族基因在RA患者PBMCs中相对表达量及3组PBMCs中SOX5表达,ELISA法检测3组血清中SOX5表达水平。运用RT-PCR检测分别使用IL-6、TNF-α、IL-1β及IL-17刺激PBMCs 24 h后,SOX5表达水平差异。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法分析SOX5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相互作用。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小鼠破骨前体细胞系RAW264.7中SOX5表达,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其对RANKL诱导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运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在检测的SOX基因家族8个基因中,RA患者PBMCs中以D亚家族的SOX5优势表达为主。RA组、OA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s中SOX5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1±19)、(10±8)、(5±4),RA组与OA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43,P<0.01);RA组、OA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SOX5平均水平分别为(19 132±12 054)pg/ml、(9 065±15 172)pg/ml和(3 242±1 251)pg/ml,RA组与OA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1,P<0.01)。IL-6、TNF-α、IL-1β及IL-17可促进PBMCs中SOX5基因的表达。co-IP显示IL-6、TNF-α及IL-1β可促进SOX5与RANKL结合。采用SOX5-siRNA转染RAW264.7沉默SOX5表达后,RANKL诱导破骨细胞分化数量显著减少。

结论

RA患者PBMCs及血清中转录因子SOX5表达显著上调,可能通过调控RANKL基因表达,影响破骨细胞分化,参与RA发病过程。靶向抑制SOX5表达,可能成为治疗RA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新兴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它在阻断肿瘤逃逸的同时,可能会诱发一系列由于免疫系统非特异激活所致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高发,随着各种检查点抑制剂在国内的上市,该问题日益突出,亟需风湿科医生掌握最新诊疗动向,与肿瘤科医生一起面对全新的跨学科挑战。本文将从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诊疗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目的探讨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评估PBC患者对熊去氧胆酸(UDCA)应答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经UDCA治疗1年以上资料完整的67例PBC患者,收集其基线时和治疗1年后的随访数据;UDCA应答情况采用巴黎-Ⅰ标准进行评价,根据基线时RDW值是否高于正常上限(15%),将患者分为RDW升高组和RDW非升高组,比较2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RDW水平与PBC患者基线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
目的检测SLE患者PBMCs中微RNA-223(miR-223)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组分[NLRP3、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胱天蛋白酶(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5例初诊SLE患者、30名健康对照及20例治疗后SLE患者PBMCs中miR-223及NL
目的探索一种评价AS髋关节结构受累程度的新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可靠性、便捷性和对髋关节结构改变的敏感性进行验证。方法共纳入AS患者98例,依据随访分为随访1~2年、3~4年和5年及以上的3组,新方法从关节面的侵蚀、硬化和关节间隙狭窄这3个方面评价髋关节的放射学改变,由2位观察者按照新方法对研究对象在基线期和随访期内拍摄的骨盆正位片进行独立、盲法评分,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评价观察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变异
目的探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RA患者早期缓解率现状并探讨其预测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所有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的RA患者门诊病历资料,以DAS28-ESR计算疾病活动度数值与缓解情况,早期缓解定义为6个月内达到临床缓解标准。采用向后法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早期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79例患者,317(40.7%)例患者达到早期缓解标
临床研究证明低剂量IL-2用于治疗SLE有显著疗效,患者耐受性好,已常规用于临床。为了规范低剂量IL-2的临床应用,专家组对低剂量IL-2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以及在感染、肿瘤和妊娠时的应用等制定了用药原则和推荐意见。以期规范低剂量IL-2治疗SLE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SLE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PD)-1hiCXCR5-CD4+ 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SLE患者、16名健康人外周血PD-1hiCXCR5-CD4+ T细胞占CD4+ T细胞百分比;放射免疫法测定21例SLE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SLE患者外周血PD-1hiCXCR5-CD4+ TT细胞亚群占CD4+
报道1例SS患者,表现有口干、眼干,伴左侧颜面部及左上肢麻木不适,进行性左侧颜面部肌肉萎缩,且ANA及抗SSA抗体阳性,球蛋白升高;头颅MRI示:双侧额顶叶点状缺血灶,唇腺活检阳性,且有结核感染的证据。经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结核治疗有效,面部萎缩无进展,但亦未恢复。查阅复习文献分析了解CTD合并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PHA)的特点。分析发现SS并PHA同时存在结核感染的病例临床罕见。该病例提示我们需
特发性炎性肌病是一组具有临床异质性的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肌肉炎症性改变、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肌电图呈现活动性肌病改变以及以间质性肺病为代表的多系统损害。2004年欧洲神经肌肉病中心将肌肉MRI检查作为特发性炎性肌病的诊断标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的肌肉病变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肌病,其MRI表现罕见报道,本文报道MRI表现酷似炎性肌病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肌病1例。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女性患者多见且慢性进展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免疫细胞浸润所导致的肝内中小胆管损伤和胆汁淤积,进而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偶然体检发现碱性磷酸酶升高、肝功能异常而进一步检查确诊此病。目前,熊去氧胆酸、奥贝胆酸已是FDA批准的PBC治疗用药,但有一部分患者对此不完全反应。因此及时确诊、合理规范用药仍是临床医生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