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民族性格分析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yr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人形象夏洛克进行分析,即可恨又可怜的夏洛克身上反射出犹太民族多层面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犹太民族 精明 勇敢 可恨 可怜
  
  一、简介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这样写道:“犹太人的数目还不到人类总数的1%,本来应该像灿烂银河中的一个小星团那样不起眼,但是他们却经常成为人们的话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商业、政治、学术、文化……在所有领域,犹太人都取得了出类拔萃的成绩,这是否跟他们的民族性格有关?本文以《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人夏洛克形象为例,对犹太民族的整体性格进行简要分析。
  二、从夏洛克的可恨看犹太人的精明与勇敢
  提起夏洛克,人们一定会如数家珍:他是一个守财奴,和葛朗台、阿巴贡、泼留希金并称的著名的吝啬鬼;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他具有贪婪残忍、固执吝啬、冷酷狡诈的本性,如此等等。他整天为钱痴迷,为了节钱、积钱,甚至到了不给仆人郎斯洛特吃饱肚皮的地步,不但如此,他还嫌他“做起事来,慢腾腾的像条蜗牛一般”,称他为懒惰的黄蜂,并最终导致郎斯洛特另投新主。同时,他对自己的女儿也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利己主义原则。他认为“缚得牢,跑不了”,所以整天把女儿关在家中看守钱财而不许出去玩乐,甚至要她把门锁上,听到外面音乐的声音也不许张望,以至于让杰西卡觉得家里如同“一座地狱”,终于在一个漆黑的深夜携巨款和情人私奔。当夏洛克对于安东尼奥欠他钱,而安东尼奥的朋友们愿意付他几倍的本金时,却执意要按照契约,割下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这无异于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
  社会的歧视、亲人的背离没有击垮夏洛克,相反,更激发了他的战斗意志。剧中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人们称呼夏洛克时,都不是直呼其名,而用“犹太人”取而代之。这样称呼,传达出一个信息,以公爵为首的基督徒们蔑视的不是一个人(夏洛克),而是一个民族(犹太民族),这正是夏洛克怀恨安东尼奥的最主要原因。
  夏洛克无疑是一个令人可恨的形象。但我们也应认识到他之所以能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是跟当时整个犹太民族所处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我们来看法庭上的斗争,当对手们口口声声要求夏洛克不要坚持自己的凶恶和残酷,而要“仁慈”和“同情”的时候,夏洛克立刻拿出对方买卖奴隶的例子粗鲁的撕下对方苦心披上的“道德”外衣,从而把诉讼还原为正义和非正义之间的冲突。他的一句“你们的法律别给我现眼吧”即从反面把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的虚伪性给揭露了出来。
  作为一个旧式的高利贷者,夏洛克自始至终与新兴的资产阶级处于对立的位置,在这场正义与仁慈、人的法律与神的法律的较量之中,他以人财两空、彻底败诉而告终。而当我们撇开这一表面现象,认真回顾这场斗争的全过程,却不难看出,作为一名异教徒的夏洛克对当时的统治阶层是进行了怎样的真实的揭露,而这在当时的社会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因而我们在看到夏洛克的可恨之处的同时,还会看到犹太人的勇敢与过人的精明,同时也会不禁对这个让大多数人憎恨的犹太人产生同情之心。
  三、从夏洛克的可怜看犹太民族的悲惨命运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长期被认为是一个贪婪阴险、偏执凶残、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反面角色。然而,我们在看到这些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作为犹太人,夏洛克遭受到了非人的对待,为了捍卫民族和个人的尊严,他孤独地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因此,他更值得我们同情。
  夏洛克是一个犹太人,他受到包括安东尼奥在内的那些非犹太人的歧视。有关西方社会对犹太民族的仇视与排斥,可以说延续了整个西方文明史,这憎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圣经传说中犹大的背叛。似乎自那以后,犹太人在西方社会尤其是在虔诚的欧洲大陆看来,就是虚伪、丑恶与背叛的象征了。也许夏洛克要置安东尼奥于死地,执意要割下他身上的一磅肉正是由于这种歧视而蓄积的仇恨使他想要对这个进行报复。作为一名犹太人,夏洛克具有与其他大多数犹太人一样的命运。在中世纪,犹太人被欧洲各国视为劣等民族,在宗教上受迫害、政治上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和自由、在经济上受到种种限制。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都受到迫害、歧视、劫掠和残杀。对于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他们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为了生存,为了争得与其他民族平等的地位,他们团结对外,遵守法规,发奋自强。然而,犹太人精于商务金融,在这个领域中,他们有时不讲人道与道德,充分利用许多别人不屑利用的机会而致富。
  四、小结
  夏洛克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遭受歧视,进而对周围人充满戒备和复仇心理。这个可怜的犹太商人生活在被基督教徒和贵族包围的社会中,尽管拥有财富却饱受着歧视、侮辱、讥笑。夏洛克作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是当之无愧的,他是英国舞台上第一个人性化的有血有肉有自己个性的犹太人,他的形象是丰富的、复杂的,既带有时代的印记,又刻上了阶级的纹章,同时还具有民族的特色,他既是一个惟利是图的高利贷者,又是一个遭人歧视的异教徒,同时还是一个民族矛盾的揭露者。从夏洛克身上我们可以找到整个犹太民族的性格特征:漂泊而智慧,精明又勇敢。
  
  【参考文献】
  [1]徐新.犹太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8.
  [2]卞之琳.莎士比亚悲剧论痕. 三联书店出版社,北京:1989.
其他文献
我开始仔细地寻找手机.五分钟前还放松的神经开始紧张起来,手机丢失的极大可能性闪现在脑海.没错,五分钟前我还在跟她通话,因此可以确定手机被偷走还不足五分钟.可能这会儿小偷都还没跑出宿舍楼.不过,我的手机究竟是怎么被偷走的呢.我依次回忆了五分钟前的情景:就如刚说过的那样,我跟她通着电话进了宿舍;挂了电话后,就把卡米力吃剩的西瓜啃了个干净;之后我去扔瓜皮,顺便上了个厕所……等等,好像问题就出在这里!我清楚地记得自己没有关门,而且很有可能没拿手机.不过我去厕所方便来回也就两分钟时间.这么短的时间怎么会有一个人溜进
期刊
幼小衔接关系着儿童潜能的发展,因此需要给予国家干预.2017年O ECD发布《强势开端V》,其聚焦于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向基础教育转型这一阶段,总结成员国的幼小衔接实践,并为之提出政策指南.依据《强势开端V》,我国幼小衔接应重视教育立法、制定国家课程、建立监测体系、注重教师培训、坚持以儿童为中心、鼓励家校合作,以实现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顺利过渡.
摘要:主要从简文字迹与竹简的分篇及编联缀合、简文字迹与字体风格的辨析、简文字迹与书手差异及抄写水平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学界关于战国竹简字迹的研究成果。并在这一基础上,对今后战国竹简的字迹研究予以展望。战国竹简字迹研究应从局部性分析转向综合性探讨,以实证分析为基础,以书手档案建设为把手,从而推进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等战国竹简书写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古文字;竹简;字迹  近几十年来,战国
摘要:初刊于1716年的《唐话纂要》被认为是日本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汉语教科书,书中使用日语片假名给汉字标注了读音,反映了当时的汉语实际口语音。这些标音对于汉语语音史的研究颇有意义。综合日语和汉语的语音特点及日本人对汉语语音的感知特点,详细讨论构拟相关韵母的理据和具体过程,并归纳《唐话纂要》的韵母系统。这一工作有助于加深对明清官话语音的认识。  关键词:《唐话纂要》;韵母;唐音;构拟  一、引言  
摘要:“太水了”的构式义为对某一主体进行消极否定义的主观高程度评价,强调其水平或内容“差的”“虚假的”“多余的”“劣质的”程度极高。“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对“太……了”构式义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压制作用,名词“水”的隐含消极语义特征则进一步促进了构式义的形成。从认知视角来看,名词“水”体现了自然领域对社会领域的隐喻,其隐喻认知机制为:水—平面—没高度;水—水分—虚假多余—质量差;水—无色无味—无趣乏
摘要:汉语话题可以根据前置句首、提顿词两个方面来确定。在句法上,汉语话题可以分为悬垂话题、左置话题与话题化话题结构。从制图理论视角出发,汉语句法话题呈现出左缘分布的态势,即“悬垂话题>左置话题/话题化话题结构”的分布。  关键词:制图理论;左缘结构;句法话题  一、引言  话题是语言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汉语话题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如Li & Thompson将汉语视为一种“话题优先型”语言[1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课程从重构素质目标、挖掘思政资源、完善教学手段、加强思政评价等方面对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进行积极探索,以培养学生担当、负责、诚信、精益求精等品格,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摘要:对汉语教材进行语体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开展语体教学。作为一部评价颇高、使用范围较广的综合教材,《发展汉语》各级教材生词的语体分布大致符合预期,但正式语体生词数量有陡然增加的情况;课文语体正式度波动幅度较大,存在语体正式度与教材级别不完全对应的情况;绝大多数综合注释没有标注语体类型,并且直到高级Ⅱ阶段才专门讲解语体。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语体辨别能力,在初、中级阶段教学时,要善于捕捉教材中的语
摘要:《经典释文·古文尚书音义》载录了陆德明所见的版本异文共计217个,含有这些异文的条目中兼录注音的有149个。这些音切与该条中的异文有着复杂的关系:有的为字头注音,有的为异文注音,有的为字头和异文注音,有的只是辨别异文。仔细考辨这些音切与共现异文之间的关系,辨别这些音切的性质与层次,不仅有利于深化对《经典释文》体例的认识,也有助于利用这些音注材料进行语音研究。  关键词:《经典释文》;《古文尚
“Construction”是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可以从描写结构主义和认知语言学两个视角共三个层次来加以把握.前者可对译为汉语的“结构”,涉及到两项的组配,它是从语法角度来理解的概念;后者可对译为“构式”,是一个独立于其组成成分的意义,它是从语义和认知角度来理解的概念.在这一基础上,分析了现代汉语中半实体构式“管他VP”的具体使用情况.该构式应形成于元、明时期,其构式义是基于反问语气以及语用推理的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