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周漏介入治疗现状与展望

来源 :心血管病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uluoyanyu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瓣周漏是瓣膜置换术后特有的严重并发症。溶血性贫血、瓣膜关闭不全及心功能不全是典型临床表现。既往瓣周漏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再次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研发,介入治疗成为可能,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现就瓣周漏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浦肯野相关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mVT)可以分为4种类型:维拉帕米敏感性左分支室性心动过速(VT)、浦肯野纤维介导的心肌梗死(MI)后VT、束支和分支间折返性VT(BBRVT)及局灶性浦肯野相关
我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已全面实施,污染物中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稳步实现世界先进水平,但污染物中的SO3、PM2.5、汞及其他重金属尚与发达国家具有一定差距
Slit是一种分泌型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它通过与其受体Roundabout(Roundabout,Robo)结合而发挥生物活性。早期研究发现Slit—Robo是神经轴突导向分子、神经元迁移的排斥因子,对白细胞
本文重点对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实验的电泳条件及透明液等部分作了一些改进,使实验结果较以前清晰,区带明显。
目前在临床上利尿剂仍为心力衰竭治疗的一线药物,其可迅速减轻心力衰竭患者水钠潴留,明显缓解症状并消除水肿,但长期、大量、不恰当地使用利尿剂可以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已有
新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对2006年高血压诊疗指南进行了要点更新。该指南结合近年内新获取的临床研究证据,对高血压的防治作出了新的建议,其要点如下:
2006年11月,澳大利亚国家心脏基金会公布了慢性心力衰竭预防、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3月,澳大利亚国家心脏基金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心脏协会共同对该指南进行修订,并发表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最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合并心脏受累的发生率高达50%以上,而心脏受累常常是SLE患者预后不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机制包括:心脏和血管的
ω-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是在鱼类或鱼油中发现的,目前被认为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在人整个生命周期中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性,对机体生长发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篇综述将系统
脑室——腹腔(膀胱)分流术是目前治疗脑积水的最主要方法,该方法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力,解决脑脊液对脑细胞压迫,但此手术并发症较多,有引流管梗阻,感染、引流过度、排斥反映、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