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光III原型背向散射光特性研究

来源 :光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验证束匀滑的物理效果并获得充气黑腔的辐射源特性,在神光Ⅲ原型装置上利用背向散射测量系统对束匀滑和充气条件下的散射光能量份额及光谱进行了测量。散射光能量测量结果表明:当前实验条件下,束匀滑可有效抑制背向散射光份额,散射光份额由无束匀滑时的25%~35%降为2%~4%,充气黑腔中受激拉曼散射光份额明显增加,由真空腔的2%~4%增大至10%~13%。光谱测量结果表明:束匀滑后等离子体状态更均匀,充气黑腔的受激拉曼散射在激光作用前期就开始显著产生,而在真空黑腔中主要产生于激光作用的后期。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电光补偿自动椭偏仪.详细讨论了它的设计原理,并给出SiO_2膜上的测量结果.这种方法可发展成为自动椭偏谱仪.
期刊
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BaAl2Si2O8:Cr3 ,Er3 系列荧光粉,研究了Cr3 和Er3 掺杂对BaAl2Si2O8材料发光特性的影响.BaAl2Si2O8:Er3 荧光样品在393 nm激发波长下
We address the effects of processing parameters on residual stresses and fatigue properties of LY2 Al alloy by laser shock processing (LSP). Results show that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es are generated near the surface of samples due to LSP. The maximum
期刊
针对当前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吸收光谱(TDLAS)技术中调谐范围、调谐时间以及系统复杂性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激光器模块中的热电制冷器(TEC)和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等元件对激光二极管(LD)进行温度宽谱调谐的方法,并在快速温度调谐过程中精确计算激光器的辐射波长。利用温度调谐二极管吸收光谱技术在3 s的时间内测得了CO2气体在6320~6336 cm-1波段的高分辨率吸收光谱。在此波段共测得8个较强吸收线。将得到的光谱参数与HITRAN 2008中的数据比较,吸收线位置、线强以及半峰全宽(FWH
针对大数据下产生式规则推理效率低下的缺点以及异构信息融合时知识元权重分配困难的问题, 以数据和音频两种异构信息为信息源, 设计了基于梯次推理获益原则的产生式规则知识表示方法。根据映射特征向量与非映射特征向量知识元灵敏度的不同, 采用分组分级的推理策略;采用互信息-信息增益作为获益尺度, 根据知识元特征的获益值确定各知识元的权重。以某飞行数据和同步座舱音频为信源模拟了发动机故障实例并进行故障预测, 验证了梯次推理和获益原则的产生式规则表示方法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知识元结构强度和较好的推理效果, 可以应用于实
双频激光器的稳频特性与其功率调谐曲线的形状有关。本文在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模竞争和交叉弛豫对功率调谐曲线的影响,并给出如何选择最佳的磁场和气压,以便获得最好的稳频特性。
期刊
A short absorption length ytterbium (Yb)-doped large-mode area (LMA) fiber is presented as a step forward to mitigate the stern problem of nonlinear scatterings in a tandem pumping scheme adopted for high-power fiber laser. The short absorption length was
期刊
针对高帧频、全局曝光、通道数可选等成像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高光谱成像用CMOS图像传感器,重点分析了8T像素结构和读出电路的设计方案与电路原理,完成了芯片的整体仿真和流片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符合预期,成像效果良好,像素具备较高的满阱和全局快门功能,读出电路实现了输出通道数可选功能,同时保证了模拟信号在大面阵、低输出通道数条件下的高速、低噪声输出,最终实现的像素阵列为2 048×256,像素尺寸为2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建筑物阴影检测的需求,通过主成分变换和色调、色饱和度和强度(HSI)空间中阴影的光谱特性提取,开展了基于阴影概率约束的阴影检测方法研究。根据主成分变换结果与地物在HSI空间光谱特性的差异,消除暗色地物的影响,并用阴影概率检测存在于水体中的建筑物阴影,避免了传统方法由于水体与建筑物阴影光谱特征相近而引起的误检和漏检现象。基于吉林一号卫星影像的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的误检率和漏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