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枚古银币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biao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钱中金银币数量很小,其中大部分是有特殊用途的,如开炉钱、厌胜钱、宫钱、官方庆典钱、镇库钱、寺院供养钱等,在流通钱币中极为少见。
  上期发表的“泰和通宝”折十楷书银钱,“建国通宝”银质钱,以及本期的闽“开元通宝”背“闽”“月”纹均为过去钱谱所未载者。“皇宋通宝”九叠篆书钱、“大定通宝”折十银质背“申酉”大钱,这些钱有的经过上手目验实物,属于开门之物,有的彩照基本能反应原物面貌,尚不能下最后结论,但这些都为研究钱币史提供了新线索、新史料,打开了我们的思路,使编者、读者眼界为之大开。
  本刊创刊以来,发表了多枚九叠篆“皇宋通宝”,有的开门见山,有的仅作为市场信息,供大家对照参考。毕竟是北宋少见的珍稀币种,不可能随手可得。此次发表的银币九叠篆“皇宋通宝”,半年前,浙江杭州读者也得到一枚,因锈色过重,拍照看不出原貌,未能刊登,证明此币并非孤品。
  “建国通宝”也是北宋珍钱,但近来出现渐多,当然是良莠不齐,真赝混杂。本刊所发之银质品,为首见,锈蚀严重,若非藏家有心拿去检测,大概一般人会以白铜钱目之。
  本栏目曾多次声明,要求金银材质的钱币,不能靠目测印象,而要去通过检测,但一些读者反映费用过高,只好罢休。当然,有经验者,目测有时也能作出初步判断,比如九叠篆“皇宋通宝”,背部确具有银质隐起的特征,但有时仅靠目测,就很困难。如本期发表的汉代金“五铢”钱,由于图片本身太小,清晰度又很低,实难判定是金质还是镏金。
  北宋“靖国通宝”背景不详,最近本刊收到不止一品,网上有云,已故藏家马定祥先生曾获一枚。但编者未见原文,不知马老先生当年如何界定?北宋徽宗曾用建中靖国年号,但从未闻以此年号铸钱,所铸之圣宋元宝、通宝,皆非年号钱,后发现有“建国通宝”面世,有学者将其定为徽宗之钱,亦有人提出异议,认为有臆造之嫌,近年此钱面世渐多,争议渐息。以笔者之见,此钱书法较之圣宋、大观、政和、宣和等钱虽风格相似,但功力疲软,归之宋钱尚可,归之徽宗这一书画皇帝名下,尚需考证。至于“靖国通宝”,虽与徽宗建中靖国年号部分相符,但钱文书法与形制却与五代李唐王朝的“唐国通宝”楷书版相似,不知何故?总之,“建国通宝”与“靖国通宝”的同时出现,如果都归之为宋徽宗“建中靖国”年号所铸,则有违逻辑,根据上世纪泉家罗伯昭的说法,“建国通宝”是从“建中靖国”四字中各取前后两字组成,但“靖国通宝”仅用其后两字铸钱又作何解释?两种说法,显然不能同时成立,这个谜底尚待破解。(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酒坛子,作玉泉    自从有了一种叫酒的物质后,历史深沉的幕布上就被烙印上了四个大字:悲欢离合。人生苦乐,七情六欲,舍我其谁!曹孟德的“唯有杜康”的口号是何等的慷慨激昂。魏晋名士如不结缘酒将是何等的无趣!而李白的“自古圣贤多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的呐喊,一下子把喝酒的意义升华N个高度。正因为国人对酒的品赏与解读的不同,才会造出高标独帜的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上至九五之尊的帝王将相,中至行游四海的才
清代咸丰皇帝执政的时间很短,但因生不逢时,连年发生战乱和灾荒,铸了许多虚值大钱,其数量之多,版别之复杂达到了历史之最。  在华光普先生编著的《中国古钱大集》中,“咸丰重宝”背满汉文“浙”试样大钱是成套的,其中有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和当百,每种折当只有一枚。那么,除了《中国古钱大集》收录的之外,还有没有此类试样钱了呢?笔者觉得,既是“试样”就不可能每个折当只制作一种版别,那样在正式铸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父母的爱是永远回报不完的,我只是个学生,一个稚气未尽的学生,我深知我无法用别的来报答父母,只有用成绩,但是,真的只有这些吗?  如果不能成为一方大海,那就流淌成一条条小溪潺潺而歌,为大地演奏纯净的音乐。  如果不能为一棵大树,那就化为一株株小草,迎风飘扬,给春天增添些许色彩。  如果不能巍峨为一座高峰,那就锻炼为一枚石砾,与明日为伴,替大山堆砌微薄的高原。  喝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