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韧骨骼,尽享年轻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586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人在成为母亲之后,在感受“为人母”的喜悦时,才会切身体会到当妈妈的不易。尤其是年过40,精力体力渐渐不如从前:站久了,走远了,抽筋、腿疼,腰背酸痛就时常出现,阴天下雨,这些症状会更加明显。而自己的妈妈,曾经也是给子女最无私的关爱,把自己的健康排在第二位。但年少时,妈妈的“腰酸腿疼”往往被子女忽视,到了年纪,方才对这些身体上的变化感同身受。
  无论是为人母,还是为人女,骨骼的健康对女人尤为重要。女人往往最关注容颜的衰老,而忽视骨骼的“衰老”, 知道胶原的流失是皮肤老化的根源,却不知流失胶原的不仅仅是人的皮肤,骨骼也会流失骨胶原。适逢母亲节,为关爱女性骨骼健康,全球钙补充剂领先品牌钙尔奇,针对这一问题,诚邀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科学顾问委员会(IOF-CSA)委员林华主任为广大女性带来全新的健骨理念——针对骨骼流失骨胶原的应对措施,我们呼吁大家“骨骼不仅需要钙,微量元素的补充也同样重要”!
  骨骼健康,警惕骨胶原流失!
  由于现在大家对骨骼健康已有了一定的认识,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腰背酸痛、容易抽筋等现象,是骨骼中流失钙质的表现。然而,徐教授提醒,年过40,骨骼中流失的不仅有钙,还有骨胶原,骨密度下降的同时,骨骼还会变脆!科学研究已经证实,骨骼中物质流失量的80%为骨胶原,仅20%为钙盐,骨骼失去骨胶原的支持,骨结构变得脆弱,进而引发骨质疏松、骨折等一系列骨骼疾病。(请查看附件大河健康报论述)
  骨胶原,又称“构造蛋白质”。是人体关节软骨、骺软骨、骨小梁的主要成份。身体所吸收的钙盐必须依附在骨胶原的作用下才能大量沉积于骨骼中。因此,骨胶原就像骨骼中的“黏合剂”,促进钙盐在骨上的沉积,起到修复骨组织、改善骨质疏松症状、促进健康的作用,它是维持骨骼韧性和提供骨骼营养的重要物质。
  骨胶原每天都在新陈代谢,人在年轻时,由于合成骨胶原的能力还很强,保持骨骼健康只需适当地补钙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合成骨胶原的能力大大下降,体内的骨胶原蛋白流失严重,骨骼中缺少了“黏合剂”,钙就不能有效地沉积在骨头上,致使骨密度下降,骨骼变脆,引发骨质疏松、骨折等一系列骨科疾病。因此,对于中年女性以及部分骨病患者来说,仅补钙往往还不够,还必须重视并有效应对骨胶原的流失,才能避免骨科疾病的发生。
  强加韧的健康骨骼=1/3骨胶原 2/3钙盐
  骨胶原的流失将会严重影响到骨骼中钙盐的吸收。那么,骨胶原在骨骼中究竟占有多大比例呢?
  事实上,骨骼是由2/3的钙盐与1/3的骨胶原构成,钙和骨胶原两种物质对骨骼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钙使骨骼坚硬,而骨胶原分布在人体的肌腱中、关节连接的软骨组织和结缔组织及皮肤的真皮层中,具有高度抗张能力,是决定骨骼、软骨、肌腱、韧带以及皮肤角质、血管等组织柔韧度和弹性强度的重要成分,因此,骨胶原的主要作用是让骨骼富有弹性与韧性。钙盐与骨胶原,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让我们拥有兼具强度与韧度的骨骼。拥有强韧的骨骼,享受升级的骨骼健康,让生活重新回复活力,回复“年轻态”。
  
  补钙同时,不要忽视微量元素的补充
  既然骨胶原对于骨骼的健康那么重要,能应该怎样有效应对骨骼中骨胶原的流失呢?研究表明,一些微量元素,如镁、锌、铜、锰,对骨骼人体合成骨胶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定期多摄取这些微量元素,可有效促进骨胶原的形成,补充骨骼中因年龄引起的骨胶原流失,有助于骨骼回复强韧。
  骨骼强加韧,享受年轻态
  真正了解骨骼的构成并悉知双重骨流失的应对关键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女人做了妈妈后,及时注意自身的骨骼健康,合理补充钙和微量元素,就能拥有强加韧的骨骼,保持并享受年轻的状态。
  母亲节,给自己和妈妈的骨骼健康送上一份最好最深切的关爱,享受强韧骨骼带来的灵活身手和年轻状态,享受众人羡慕的目光。
  
  
  * 骨骼强韧温暖小贴士:
  补钙、运动、晒太阳,骨骼健康好基础!微量元素添精华,骨骼强韧年轻态!
  * 适量运动。切忌因天气寒冷而畏手畏脚,散步、骑单车、慢跑等简单的运动方式既适合中老年女性,同时又能有效刺激骨组织的生长,减缓钙质的流失。
  * 适度阳光。促进人体活性维生素D的形成,帮助钙的吸收和利用。
  * 充足补钙,同时补充微量元素促进骨胶原形成,让骨骼强韧。
其他文献
月经失调  张国福(主任医师) 田晓梅  专家简介  张国福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妇产科疾病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尤其擅长妇产科疾病(包括乳腺疾病)的CT、MRI诊断,以及输卵管性不孕症、子宫肌瘤、产后出血、子宫切口妊娠、盆腔淤血综合征、妇科肿瘤等的介入治疗。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黄浦院区),周二上午(杨浦院区)  读者疑问  任女士:我今年45岁,最近半年月经一直不
专家简介  李嫔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儿科专科分会内分泌学组副组长。擅长小儿性发育异常、矮小症、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尿崩症及肾上腺疾病等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五下午(泸定路院区)  特需门诊:周四下午(泸定路院区),周二全天(北京西路院区)  生活实例  男生小俊
王鸿祥 陈斌(教授)  读者在《大众医学》雜志论坛发的帖子:  我最近在网上看到帖子说不射精能锻炼阴茎的功能,增强男人性能力;还说中医所推崇“房事养生”就是讲究“忍精不泄”,那样不仅能起到养生的良效,还能提高房事中的性能力。我看后照着此法尝试了一段时间。最近我总感觉腹部胀痛,射精时偶尔还会感觉不舒服。这是怎么回事?  “忍精不泄”在一些所谓“房中术”中常有提到,其实这种观念和做法是有害的。应该尽早
高血压#糖尿病  数据:  中国成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患者超9000万  一项来自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近10年翻了近2倍。2010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患者总数已超过9000万,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数据还显示,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为3.66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52亿,相当于每10秒钟增加一名糖尿病患者,或每年增加1000万名患者。专家提醒,如不合
今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组织开展“打击食品违法添加”执法行动中,发现35家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的食品中含有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罂粟壳成分,存在涉嫌违法添加行为。上述餐饮服务单位包括面馆、餐馆、火锅店等,其中25家被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犯罪侦查。  罂粟壳是什么,一般被非法添加在哪些食品中,长期食用含罂粟壳成分的食品是否会产生成瘾性?  百吃不厌,实则罂粟壳“作怪”  上海市
智二磊(博士) 李铮(教授)  读者给《大众医学》杂志的一封邮件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经常看你们杂志上有关男性生殖健康的文章。我刚结婚1年,虽暂时还没有生育的打算,但也非常注意这方面的健康。我经常看你们杂志上专家建议“男士不要穿紧身内裤”,否则有可能影响生殖健康。但是,我注意到,现在卖的那些男性内裤,几乎都是比较紧身的,尤其是一些比较“时尚”的内裤,更以紧为特点。很多人也照样去穿。我想请教专家,
很多年轻妈妈或许都有相似的经历:宝宝刚出生几天却出现了皮肤发黄的现象,像个现实版的“小黄人”,医学上称之为“黄疸”。很多年轻妈妈不能对宝宝的黄疸情况作出正确判断,既担心宝宝,又不愿意跑医院,非常焦虑;也有些新妈妈听说“十个娃儿九个黄,不是病”,而对宝宝的黄疸不管不顾。如何正确判断宝宝的黄疸类型和严重程度,让宝宝安全度过黄疸期呢?且看下文。  生理性黄疸,无须处理  新生儿早期,由于体内胆红素生成多
心脏病在人类疾病谱中居于首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不过,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脏病的疾病谱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往老人常见的心脏问题,越来越多出现在中青年人群中,这个“危险”信号尤其值得警惕。  首先是大血管疾病早发、多发。近几年,主动脉夹层患者一年比一年多,我院的心血管外科仅大血管手术量,每年要增长一倍左右。主动脉夹层急性发作时“来势汹汹”,犹如隐藏在人体
生活实例  老郭退休好几年了。最近,他的女儿发现他兴致总是不高,而且时不时会发脾气。当女儿委婉说明他情绪状态不太好时,老郭有点生气,说自己好好的,他们不要想那么多。女儿是位医生,她知道老年人各种心理问题较多,容易发生情绪问题,就劝老郭到附近医院的心理科看看。老郭一听,更不高兴了,他说自己肯定没问题,让她不要多事。但细心的女儿还是请教了一下心理咨询师。咨询师便给她提供了一份测试表,让她带回去给她爸初
“没时间”:中国人不锻炼的首要理由  国家体育总局等对我国8万多成年人(20岁及以上)2014年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2014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成人只有14.7%。30~39岁年龄组的人最不喜欢锻炼,仅12.4%的人经常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强度达到中等以上。  调查还发现,因为“没时间”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最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