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纳米颗粒在牙周病预防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40407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牙周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修复损伤组织以及控制疾病传播。目前,牙周病的传统临床治疗效果均有限。金纳米颗粒(Au NPs)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合成和功能化等优点,已成为临床上实现生物成像、药物输送、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有前景的纳米材料。本文就金纳米在牙周疾病预防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为牙周病的预防以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构建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老年慢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与实施的效果。方法通过多学科协作,组建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护理小组,并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评估老年慢病“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护士职业认同感。结果选取接受“互联网+护理服务”的69例患者,共服务147次,其中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输液港维护21例,基础护理操作17例,慢性病健康教育11例,慢性伤口换药8例,康复护理7例,安宁疗护5例。患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94.0
目的探讨Ⅰ~Ⅲ期结直肠癌(CRC)患者围术期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疾病进展的关系,分析术后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对评估术后CEA阴性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287例。应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围术期CEA、术后CA125联合CA19-9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中位随访
目的探讨婴幼儿龋病(ECC)口腔微生物群失调与唾液免疫生物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选取龋病患儿6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低龋组(n=267)和高龋组(n=333),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婴幼儿100例为对照组。记录各组链球菌、乳酸杆菌、放线杆菌以及双歧杆菌的菌落数,并检测各组唾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包括(MMP-2、MMP-3、MMP-9),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A(Ig A)及免疫球蛋白G(Ig G),补体C3、补体C4水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