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益关系的变迁及其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来源 :社会主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益关系是影响政治变迁的核心要素,因此,对我国利益关系变迁的考察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体现为国家一公民间利益关系,公民间利益关系,公民与社会问利益关系以及国家一社会间利益关系的调整。利益关系的变迁,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他文献
共产主义社会的消费资料按需分配,是在自由人联合体和民主的政治视角下的一种分配原则。它仅仅是消费资料的分配原则,而且要求劳动者服从代际正义和自觉完成劳动义务。它的含义一是平等地促进劳动者免于在劳动过程中被异化或去技能化等;二是平等地促进每一个劳动者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享有劳动自由、创造性和尊严。两者都是评价共产主义社会是否平等的正义要素。因此,它是以平等为诉求核心的分配正义原则,不是道德乌托邦构想。
在现代社会中,资本基于自身价值增殖的本性不断嵌入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从而产生了文化的资本逻辑。资本介入文化,催生了文化形态的时代演进,推动了文化经济价值的实现,强化了文化内在价值的现实性。然而,资本的内在矛盾使资本逻辑布控下的文化出现异质发展的现象,表现为文化的唯商品化、唯世俗化和唯工具化发展。由此,文化的发展陷入现代悖论:既要借助资本的力量诠释新的时代内涵,又由于资本逻辑的布控而迷失发展的本义。走出文化发展的现代悖论,一方面,要借助资本的世俗动力作用,进一步以经济利益刺激现代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文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构建。司法体制作为维系法治国家的制度基础,其设计与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治理因素的左右。在发展主义驱使的国家治理阶段,我国司法体制呈现出地方化和行政化的特征。虽然地方化和行政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规模治理带来的有效性困境,但也与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存在紧张关系,在国家治理迈向现代化的背景下启动以独立和专业为目标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成为必然选择。从具体实践看,为了实现司法独立与专业化目标,本轮司法体制改革具有显著的全面性特征。
由华中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年鉴(2016)》,是我国学者经过多年努力编成的第一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年鉴,具有原创性、创新性、指导性、前瞻性和后续性的特点。《年鉴》从当今世界约130个共产党、工人党中重点选择26个国家的共产党,写出它们2016年度发展报告,并对四大类地区共产主义运动2016年度发展情况作出了综合性总结报告,展现了2016年世界共产党工人党国际会议的实况。期待这项年鉴工程能够持续出版,力求一年比一年编得更好。希望《年鉴》能够成为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省的一
2017年10月14日,由《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和"湖北党的建设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思想、风范"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就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思想、风范的实质内涵、产生源流、生动展现与时代价值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挖掘其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资本主义具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各种不同的民族特点,资本主义多样化与社会主义的多样化抑或社会主义革命方式的多样化有着内在的关联。俄国社会主义在最初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的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多样化在俄国的具体体现。俄国"以前发展的特点",经济成分的多样性、阶级阶层成分的复杂性等因素,不仅是俄国社会主义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且也在一定意义阐释了社会主义的多样化产生的深刻根源。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多样化,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把握内容厘清形式,要透过社会主义的现象把握其内在的本质。
从自由主义民主立场出发,伯恩施坦认为民主意味着不存在统治阶级,否定了马克思的阶级民主概念;主张民主包含了法制、有限多数和妥协原则,否定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自由主义为中介,伯恩施坦指出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主张通过完善自由主义民主制度使资本主义和平长成社会主义,要求放弃无产阶级革命,改变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性质。我们需要批判地分析伯恩施坦的民主观,以澄清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权问题既有理论批判也有理论建构。由于人是劳动和社会关系总和的"二位一体",马克思恩格斯由此发现了作为人权主体的人是有实然主体与应然主体的裂变的,进而发现了人权的实然主体与应然主体在阶级社会是对立的,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同一。因此,阶级社会人权与共产主义社会人权成为二人理论批判与建构的目标,二人在人权上的"破"与"立"由此体现出来。
欧债危机之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持续深化,全球经济陷入"弱增长",欧洲经济体受债务危机冲击继续在衰退泥潭中挣扎。英国保守党-自由民主党联合政府为缓解危机带来的压力,实施了财政紧缩政策和公共领域私有化计划,大幅度地消减公共开支,加剧了对工人和劳动人民的剥削,使金融资本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英国共产党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金融资本高度寄生式的统治形式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当前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建立大众、民主的反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联盟,并从核心目标、重要力量、理论指导
哈维追随马克思的资本批判路径,以空间地理方法为工具,基于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资本危机与时空修复以及剥夺性积累与反抗的三个视角分析和批判新帝国主义的运行机制。哈维的新帝国主义批判理论沿袭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范式,是对马克思资本批判之方法论资源和价值目标的继承;开启了帝国主义批判理论研究的新维度并创新了研究方法;与偏离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的各种资本主义后现代批判理论相比更具现实意义和理论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