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布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d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广泛开展,急性胆囊炎逐渐被列为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共行LC治疗急性胆囊炎56例,术中常规应用纱布进行协助手术野显露、组织分离、止血等操作,现就纱布在急性胆囊炎行LC中的应用价值作一探讨。

其他文献
期刊
患者男,38岁.1年前体检,X线胸部正位片提示心脏增大,超声心动发现左心室内肿物.患者无不适症状.3个月前于我院门诊检查心电图提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发现左心室近心尖部带蒂椭圆形异常回声团,边界清晰,大小38.7 mm×14.3 mm,活动度较大,蒂附着于心尖近室间隔部(图1);彩色多普勒提示肿物内未见血流信号.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左心室黏液瘤可能性大.
期刊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GC)曾被列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相对禁忌证。但是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不断发展,LC治疗AGC已渐渐在全国许多医院开展起来。本文将我院近五年来80例AGC行LC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随着外科技术、麻醉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发展,肝移植成功率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但肝移植术后的胆道并发症仍然是肝移植的一大挑战,严重影响肝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作为非手术治疗的主要形式,内镜治疗技术越来越多的用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治。本文通过对13例内镜治疗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内镜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经验。
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应用胆道子母镜、双频激光对15例临床治疗困难的巨大胆管结石行碎石治疗,效果满意.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胆道并发症临床上处理较棘手,再次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重复性差。近几年,随着内镜技术的使用,使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治疗倾向于简单。我院共行9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3例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通过内镜治疗,取得近期满意疗效,结合文献复习,以探讨内镜治疗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胰腺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建立有效的早期胰腺癌的诊断方法迫不及待。由于超声内镜(EUS)和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吸取(EUS—FNA)细胞学检查独特的诊断能力,1994年以来,EUS—FNA应用于胰腺疾病诊断的安全性、操作性及准确性的报道相继出现,现已成为胰腺肿块的重要诊断工具,本文将就其对胰腺肿瘤诊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腔外生长型贲门癌内镜超声及其引导下细针穿刺的诊断意义。方法研究6例腔外生长型贲门癌患者的首发症状、CT表现、内镜表现、内镜超声表现及病理类型。结果腔外生长型贲门癌临床无特征性首发症状,就诊时常常已属于晚期;CT可发现肿块及侵袭范围;普通内镜表现为局部糜烂及黏膜粗糙及僵硬,内镜下活检多无特殊发现;内镜超声表现为:病灶处食管贲门层次结构消失,病变为不均质低回声的结构,呈块状向贲门腔外生长,常累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RU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疾病,通常内镜表现为慢性直肠溃疡,临床表现以骶尾部及会阴周围疼痛、坠胀不适为主,部分伴有黏液血便,易与直肠癌等恶性病相混淆.我院1984年至2004年共行结肠镜检查2360例,检出SRUS 7例,同期检出直肠癌101例,现将其内镜下及临床表现作一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