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人否决免费午餐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0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6月5日,瑞士举行公投,决定是否向每位成年公民每月无条件发放2500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7万元),结果近77%的瑞士人对这项夺人眼球的提案说“不”。照理说,这种“天上掉馅饼”的福利应该人人欢迎,为何大多数瑞士民众却毫不领情?
  首先,民众认知。在一般瑞士民众看来,人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获得报酬,他们不愿接受“不劳而获”的钱财,对“不劳而获”的观念更是不屑。很多瑞士人认为,通过工作赚钱养家,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人们什么都不去做,那就什么也生产不出来,整个国家会变穷。
  再说了,无条件领钱也会毁掉人们的劳动观念和进取精神,从而阻碍社会进步。即便是提出這项提案的人,他们考虑的也不是“躺着挣钱”,而是认为“无差别基本工资保障”可以让所有人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特别是当越来越多工种被机器人取代,越来越多行业实现低人力成本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时,这种新的分配方式可以让人们从简单繁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投入更加有创造性、自己更感兴趣的工作中。
  其次,高福利国家的通病———财政问题。瑞士等很多西方国家均主张“福利主义”,所谓“福利主义”,就是主张政府收取高税收,并提供高福利乃至一手承办教育、卫生之类涉及公民福利的事业。高福利必须有资金支持,这最终将导致对经济体系所生产出来的财富征收赋税。从经济学角度而言,这项“无条件发钱”的提案,会给公共财政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瑞士人清醒地看到这一点:政府必须削减其他部门的财政开支或大幅增税,而这将导致物价上涨,给宏观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最终损害经济。
  最后,难民及其他问题。不少瑞士人认为,若瑞士为一“岛国”,该提案或许可行。但事实是,瑞士为内陆国家,如果实施该提案,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会大大增强,届时,滞留在德国、奥地利等国的大量移民包括难民会涌入瑞士,给这个弹丸小国带来棘手的难民问题。此外,瑞士企业界亦表示,提高税收必将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威胁就业,逼迫企业迁移至经营成本更低的海外地区。
  其实,瑞士民众一向对资金来源不明确的福利方案抱怀疑态度。近年来,延长法定带薪休假的“6周带薪假期”(2012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2014年)等提案,已经先后被瑞士民众否决。对于此次公投,《新苏黎世报》早早就断言“注定通不过”。稍稍有些常识的人都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福利的背后必定要有所付出。而理智的瑞士民众也就这样云淡风轻地对“免费的午餐”说了“不”。
其他文献
饮食疗法是肿瘤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哪怕是一个饮食小误区,都可能成为抗癌治疗中的“老鼠屎”。  某肠癌患者,术后做放疗,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肠炎,每天大便十五六次。我给予患者止泻方治疗,但次周复诊时患者称处方无效,腹泻如故。凭借临床经验判断,我的治疗思路和处方并没有什么问题,于是追问患者日常的饮食安排。结果患者说,他每天都要吃六个猕猴桃,以“补充维生素C,达到抗癌效果”。  猕猴桃味酸甘,性寒,“
一位老友退下来后,经过几年老年大学书法班的刻苦学习,书艺大为提高,毕业时的一幅书法作品在班上得了最高分。不久,这幅作品还在省老年协会举办的书画展览中获金奖。  他想得到社会上对这幅作品优劣的评判,便将其放在闹市区,请行人过目,认为哪个字写得不行就在下面打叉。当晚,他沮丧地发现,几乎每个字底下都有叉。他把这个郁闷的结果告诉了我,并说:“我到底是半途出家,书法基礎差,也许是人老了。”看他一副很不自信的
对于腰肌劳损,一般的卧床、按摩、理疗、热敷、外敷、药物均可短期减轻疼痛症状,但只管“舒服”,不管“治根”,因为无法铲除它的两个病因———衰老(20岁以后人体的椎间盘和韧带开始老化)和劳累(伏案工作和家务劳动)。防治腰肌劳损的根本措施,是靠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三点———注意姿势、规律运动、锻炼肌肉。  1.注意姿势:坐姿挺拔,也就是“坐如钟”。好的沙发和座椅都是保证腰椎的前凸。最糟糕的坐姿是前倾
“公交车上都没有人给我让座。”方守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他今年80岁,头发乌黑,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他的养生秘诀是背诵國学经典。  方守度是河南洛阳的一名退休外语老师,退休后想重新学习。他挑选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五部经典著作:《论语》《道德经》《金刚经》《孙子兵法》《唐诗三百首》。  出声阅读不仅有利于记忆,而且有提神的功效,让人长读不累,神清气爽。2004年,他当着中外两百余名专家的面,用中英文背诵《
美国、英国科学家通过大样本研究揭示了下面三个长寿迹象,对照这些特征和迹象,并适当调整生活方式达到这些条件,就能够提高生命质量,有效延长寿命。  心率偏慢  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也高。有研究对比老年人心率与寿命的关系,发现男性心率大于80次/分比心率小于60次/分活到85岁的比率下降了近一半。心率是预测男性长寿的有效指标,但在老年女性中无明显差异。  静息心率在
说起刮骨疗毒,《三国志》里是这么描述的: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你看,“后创虽愈……”,箭创都已经愈合了,只是阴天下雨的时候疼痛,就算箭头有毒,难道没有解毒的内科治疗方法吗?比如打针、膏药之类的?当然,这些问题,
美国底特律一位老爷爷,在税务局工作了60年。他86岁时决定退休。最后一个工作日结束后,他像往常一样来到车站,要搭乘坐了60年之久的530路公交车回家。这天的公交车格外漂亮,司机脸上也不时流露出神秘的微笑。老爷爷上车后才发现,车厢里坐的全是自己的亲友。原来,这是大家为他策划的一个退休派对,而这时惊喜才刚刚开始。  每到一站,就会有人举着老爷爷不同年龄段的照片上车,20岁、30岁、40岁……一直到86
伴随着一阵阵眩晕,五岁的美国小姑娘安妮·戈茨丹克剧烈地呕吐起来。到了下午,她左腿犹如刀割,甚至没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坐起来。  “我怀疑这是小儿麻痹症。”家庭医生对焦急的父母说。这似乎不可能。这年春天,全美有12万名儿童接种了卡特实验室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安妮就是其中一个。  在安妮的身体里,疫苗的病毒失去了控制。安妮的右腿永久瘫痪了,在以后的人生中,她只能依靠拐杖和轮椅生存,还需要不断移除因为瘫痪而坏
城市噪音太大怎么办?德国北部城市汉堡的经验是“埋了”!贯穿德国南北的联邦高速公路A7穿过汉堡市区,将整个城市一分为二。为了降低日益增长的交通噪音,汉堡决定给A7高速加个盖子,并在上面建造三座公园,以便让城市重新回归宁静。  “1975年,易北河隧道开通。A7高速公路穿过人民公园和易北河之间的老城区,随之而来的巨大噪音引起民众的抗议。”汉堡环保专家鲁迪格表示,为此,第一道噪音防护墙建立了起来,但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