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劳动的时代价值、影响因素及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

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daye_bibi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劳动是破解现代社会劳资矛盾等社会难题的一把钥匙,是中国走出全球发展困境的关键,是吸引青少年热爱劳动的有效途径,也是人类获得解放的必由之路。创造性劳动的实现要靠创造性劳动人才的培育和识别。工匠人才是创造性劳动的卓越代表,对齐鲁工匠的量化测试结果及理论分析均表明,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劳动的重要相关因素。质性研究结果显示,首批齐鲁大工匠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塑造更多地依赖生活实践智慧,\"丰富\"\"自由\"\"未知\"\"自主\"是开启创造性劳动的关键词。据此,职业技术教育等应用型高等教育应建构更加宽松、开放的
其他文献
语义韵律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某些词语由于经常和具有某种语义特征的语言单位进行搭配,从而会产生积极、消极或中性的语义色彩。在《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的支持下,采用一种基于数据的语义韵律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中“一X就Y”构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一X就Y”在使用中大多数情况下与有消极语义特征的词组搭配,可以认为“一X就Y”具有消极的语义韵律,并且“一X就Y”有向消极语义韵律过渡的趋势,呈现出三种过渡模式。
提升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对促进我国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检验了服务业OFDI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并从投资东道国类型、投资模式以及服务业行业属性方面分析了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服务业OFDI显著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不过这种作用只存在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对生活性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OFDI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对于绿地投资,采用跨国并购的服务业OFDI更能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
近几年来,“三全育人”思想在高职院校的各个领域体现,资助育人是高职院校育人工作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高职院校已经初步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奖励、资助、贷款、补助、减免精准资助育人体系,帮助更多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获得一技之长,确保学生步入社会,能够生存和发展。从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发展情况来看,物质资助只是一部分,“三全育人”模式下,如何实现精准资助育人,发挥资助育人的优势和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作用,论述了在资助
国之强在教,教之本在师。教育是国之大计,在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背景下,教育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给国家培养输送高技能人才的重任。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还有待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如何根据高职教育发展需要,打造一支卓越的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021年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29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获此殊荣。在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一位“坚持志愿服务十余载群众心中的‘活雷锋’”王兰花,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纠纷背景2019年6月,李某与海南省三亚市某酒店签订租赁合同,约定李某承租酒店一楼大堂超市及室外烧烤吧,租期一年经酒店同意,李某出资10万元装修超市及烧烤吧,于2019年10月开始营业。2020年年初,因疫情原因超市及烧烤吧开始停业,之后,当地政府允许企业复工复产,但李某一直未恢复营业因李某经营区域是酒店整体运营的一部分,酒店顾客有相应消费需求,该区域长期不营业对酒店经营和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安徽省金寨县司法局创新发展新时代“枧桥经验”,积极探索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方法新途径,通过补齐纠纷化解短板弱项,推动全县人民调解体制机制创新,为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打下基础。
2020年8月7日上午,浙江省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以下简称矛调中心)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指名要找“正平调解工作室”的人民调解员王正平原来,他们是安古县天荒坪镇横路村的张老大一家。前不久,王正平为他们化解了与亲兄弟张老幺一家多年的矛估,他们特地带上锦旗来到矛调中心表示感谢。
近期,准一维电荷密度波(CDW)材料(TaSe4)2I的低温相被报道为轴子绝缘体[Nature 575,315(2019)],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电荷有序半导体(NbSe4)3I与(TaSe4)2I属于同一个体系,晶体结构也表现为准一维的链状结构,低温下的物态值得进一步研究.本工作利用拉曼光谱和电输运测量实验方法对化学气相输运法(CVT)制备的高质量type-II(NbSe
职业教育公私合作是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以协议或合同为纽带,\"双主体\"共同在职业教育领域提供职教产品或服务的创新发展运作机制。其本质上是深度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合格技术技能人才以对接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的创新举措。但\"双主体\"的共同协作必然会产生合作者参与强度的差异。本文基于公共部门参与程度,总结归纳国际上职业教育公私合作的类型与典型模式,深入剖析职业教育公私合作的理论逻辑、实践理路及评析公私合作的成效,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发展职业教育公私合作的对策建议:大力支持我国职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