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体课兴趣分组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573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公体课进行调查,目前高校公体课的教学改革面临着教学内容繁多,重复排列,学生兴趣得不到培养,个性和特长得不到发展等问题,以公体课兴趣分组教学改革常规教学模式,以兴趣分组教学为切入口,整合学校的体育设施和教师资源。
  关键词 高校 公体课 兴趣分组
  高校公体课教学改革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将健康体验、实践和探索贯彻于教学之中,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健身平台。而且在促进大学生身体锻炼的同时,还应该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在身心健康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满足学生情感、精神以及人与人交往的需要,从而实现体育教学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结合,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初步为学生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打下基础。因此,作为高校公体课教师,应思考如何把多项体育活动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为此,本文试图从改革常规教学模式,以兴趣分组教学为切入口,整合学校的体育设施和教师资源,以探索新的公体课教学模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河南工业大学2011级本科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兴趣分组教学。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及文献,对大学生体育兴趣和意识进行分类,制定实施和评价方法。
  2.问卷调查法。根据需要制定《大学生公共体育课学习情况调查》表,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8份,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90%。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公体课教学的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公体课教学在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还是有不尽如人意之处。1.教学内容的选择针对性不强。所调查的高校开设的公体课教学内容都相差无几,除身体素质测试外,基本上每学期开设内容一致,并不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特点安排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的展开多以教授、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3.成绩评定方法单一。公体课教学的评价方式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缺少对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全面、客观的评价。4.公体课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终身锻炼习惯、提高终身体育能力等方面做得不够充分。由于每学期安排的运动项目教学内容较多、较杂,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缺少足够时间使学生转变思想,形成正确的体育观。
  (二)分组教学的教学效果和作用
  调查如下:1.学生对公体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对大学公体课学习有极大兴趣的同学为60.6%,而进行兴趣分组教学后,上升为99.1%,尤其是女生的上升幅度较为明显,由原来的48.3%上升为98.7%。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有所增加。课余、节假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由原来的46.9%上升到61.8%,其中女生上升幅度最为明显,大部分学生都把兴趣分组课所学的项目作为自己的经常性参加锻炼的项目。3.学生参加校内举行的体育竞赛的参与度提高了。我院每年都举行校级篮球比赛、足球比赛,定期组织乒乓球比赛、冬季长跑比赛等,学生参与率达到95%以上,一改过去学校比赛少数人动、多数人看的状况。4.学生对专项体育竞赛的规则和相关知识了解加深。在每个项目的课程设计中,我们都安排学生学习专项体育竞赛规则、裁判法,并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看比赛视频。调查的学生中有96.9%的学生能看懂各自专项的现场直播比赛,以及场上裁判员的手势和运动员的简单的战术配合。在课余时间同学们还能对所获得的体育比赛的信息进行交流、讨论。
  (三)成绩评价分析包括《体质测试》、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评价结果看出:1.原来体育课成绩平均优秀率为3.6%,平均良好率为25.1%;进行兴趣分组课教学后的平均优秀率为8.2%,良好率为32.4.3%。从事各个专项的学生对自己专项的技能、技巧掌握度和熟练度都大大提高了。2.《体质测试》达标率有所提高。由原来的平均合格率为94.8%提高到为98.4%,而且与专项有关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3.通过各专项的过程评价、总结评价及学生的平时表现,我们发现了各个专项运动中的拔尖人才,并选拔和培养其进一步参加专项训练,为省运会储备人才。
  三、结论
  (一)现有的大学公体课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手段单一,并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施行兴趣分组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高校公体课的课程设置应以终身体育的思想为指导,这就需要在选定课程内容时要丰富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
  (二)兴趣分组教学改变了原有的只注重达标测试的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为普通高校公体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采用兴趣分组教学,更多的学生尤其是女生对身体锻炼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现了自己喜爱的或适合自己的运动。在专项技能有所提高的同时,达标测试的结果表明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大大提高了
  参考文献:
  [1] 黄力生.以终身体育为主导深化大学体育改革[J].福建体育科技.1997(01):10-12.
  [2] 佚名.体育与健康课“兴趣分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2006.11(18):6-8.
  [3] 黄渭铭.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J].福建高校体育.2007.9(04):3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本文对教学模式的涵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围绕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比较经典的两种教学模式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希望可以对新型教学模式在基层教育单位的顺利实施在所助益。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教学模式 终身体育意识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多种新型教学模式也随之出现,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新
高校大学生体育教育工作必须准确把握“90后”学生的思想特征及影响因素,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目前我国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以学科课程为主编订体育课程,很难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其与我国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会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不断完善,施工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内在要求。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与各个阶段,使得建设施工更加安全、合理。基于此,本文从多个角度与层面就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设计思路第三条中指出:“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易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它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围绕长春市第一中学初三学生对体育课和课余体育活动的兴趣,对自主学、练能力的认知程度,影响中学生自主学练能力形成的因素等内容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更好的发展学校体育教学,激发中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锻炼 自主学、练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开展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很受学生的欢迎,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体育专项运动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体育游戏作为高中体育课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它不仅起到准备热身,锻炼体魄,拓展延伸教学内容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高中 体育教学  一、现阶段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普通民众工作生活各个环节——信息获取、收发邮件、游戏娱乐、交友通信、商品买卖、金融投资等等。而移动互联的发展更是带
为了创制高效的粪污氨氮降解菌剂,特从猪粪中分离高效的氨氮降解微生物.通过感官法初筛,并结合氨氮降解率为指标进行复筛,最终获得高效氨氮降解菌株——Z2、AOZ和Y.经形态学
在浙江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域——余姚(平原)、临海(丘陵)、龙泉(山区盆地)和景宁(山区梯田)进行单季稻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实践.减肥主要包括减少总施氮量、氮肥后移、增施钾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