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独应用碳酸锂进行治疗)和研究组(应用喹硫平片联合碳酸锂进行治疗),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分,治疗前、治疗4周后认知功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单独应用碳酸锂进行治疗)和研究组(应用喹硫平片联合碳酸锂进行治疗),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分,治疗前、治疗4周后认知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YMRS评分较治疗前均呈降低趋势,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持续应答数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照组12.50%,研究组1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在采用碳酸锂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喹硫平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躁狂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和认知功能,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其他文献
治理能力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本文将官员经济治理能力分为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通过构建官员能力偏向型增长模型,首次考察官员经济治理能力对辖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发现在经济平衡增长路径上,官员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转化率边界、要素替代弹性和要素相对供给存在最优组合。通过构建由百强县和贫困县组成的846个县级行政单位2006—2015年县委书记个体特征和辖区经济增长匹配数据,
目的 研究疏风解毒胶囊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方法 将SPF级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3 d并测量肛温后,筛选合格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布洛芬组(72 mg/kg)及疏风解毒胶囊低、中、高剂量组(1.12、2.25、4.49 g/kg),采取预防性给药方式,连续灌胃3 d,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前禁食不禁水6 h,造模当天测量肛温3次,取均值为基础体温,灌胃给药0.5
戴德梁行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上楼”与特色产业园区研究》系统梳理“工业上楼”发展历程,首创提出“工业上楼”五要素模型,研究探讨“工业上楼”与特色产业园区的趋势要点。本期分享“工业上楼”五要素模型内容。戴德梁行深莞策略发展顾问部团队于2020年服务《东莞市水乡功能区工业上楼研究服务(标准制定)》项目中,通过对近700家制造企业调研和科学系统地推导分析,在国内首次创新提出“工业上楼”五要素模型,形
<正>推动中心城区工业上楼,可以实现存量产业用地提容增效,促进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聚集,塑造城市地标形象,是实现城市精明增长的重要探索。工业上楼是以多层及高层厂房为载体,实现生产空间高密度组织及工业用地高强度开发的空间模式,是都市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形式。推动工业上楼可以实现产业空间供给方式从“供地”向“供楼”转变,有利于形成微型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探讨大黄粉贴敷神阙穴对防治湿热下注证混合患者术后便秘的疗效以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肛肠科行外剥内扎手术治疗,并符合纳排标准的混合痔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术后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开始予大黄粉贴敷神阙穴,每日1次,穴贴保留4小时,连续干预7
<正>戴德梁行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上楼”与特色产业园区研究》系统梳理“工业上楼”发展历程,首创提出“工业上楼”五要素模型,研究探讨“工业上楼”与特色产业园区的趋势要点。本期继续分享“工业上楼”典型案例内容。1新加坡大士工业园大士工业园是新加坡首个实现“生产—生活—娱乐”一体化的综合性工业项目。通过立体化地整合生产、办公、生活和休闲娱乐等多重功能,该园区实现了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
目的 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在晚期肺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8月于高安市人民医院进行晚期肺腺癌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编号分为观察组(双数)与对照组(单数),每组31例。对照组进行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进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比较2组客观控制率,观察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及人细胞角蛋白2
厌氧氨氧化是最为经济简洁的生物脱氮工艺,然而系统中N2O的释放,降低了该工艺的可持续性,探究N2O产生来源和规律,可为该工艺N2O的减量化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厌氧氨氧化颗粒为对象,利用NH4+、NO2-、NO3-和N2O微电极测定了浓度连续分布,并建立微生物原位活性与N2O产生之间的关系.表明,NH4+和NO2-同步消耗的厌氧氨氧化活性区分布在颗粒的表层区域(0~1500μm),其中200~40
厌氧氨氧化是近20 a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节能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其无需消耗碳源且污泥产量低,是处理低碳氮比氨氮废水的较佳选择。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基本原理、影响厌氧氨氧化细菌活性的常见因素作了简要介绍,阐述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用于污水处理的发展历程,引用部分案例对厌氧氨氧化工艺在低碳氮比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说明,指出其对于低碳氮比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效果较好,但对于低碳氮比的中低浓度氨氮废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