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爱玲文学作品中透视当代社会思潮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chouzh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是当代社会的三大思潮,可以说发展有其劣势也有其优势,本来主要是结合张爱玲文学作品来进一步透视当代社会思潮,首先写了张爱玲文学印照出的社会思潮的特点,紧接着写了张爱玲文学凸显出了那些社会思潮,最后归纳总结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对待这些凸显出的社会思潮。
  关键词:当代社会思潮;张爱玲文学;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4-033-03
  
  一、当代社会思潮的概念及时代背景
   (一)当代社会思潮的概念
  《哲学大辞典》对社会思潮的定义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①当代社会思潮指的当代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这个特定社会历史阶段。
  当代社会思潮比较有影响的有九大思潮:未来主义,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而张爱玲文学突出地体现着当代社会思潮的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
   (二)当代社会思潮的时代背景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主义走向低潮,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首先,是由于这一时期,阶级矛盾突出,首先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然后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逐渐显现出其对整个社会强大的影响力,此外,受古希腊哲学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的影响,进而产生了当代社会思潮。
  二、当代社会思潮与张爱玲文化“同舟共济”
  (一)张爱玲文学中印照的当代社会思潮的特点
  1.复杂多元性
  复杂多元性以资本主义文明为代表的多样性西方文化取得强势为转折的。产生这种现象是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二、实践的发展,使原有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三、改革使人们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等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西方各种思潮也因此乘势而入。
  张爱玲描写社会“杂乱”,人世的沧桑,战争的残酷性,整个当代社会的复杂多元性主要集中于《倾城之恋》中,它深刻的揭示了这个冷漠的社会时代,印照着当代社会思潮特点。正如张爱玲在她的作品《倾城之恋》中是这样描述当代社会思潮的复杂,不可思议的乱: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乱七八糟的世道,看不清是谁的脸”“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一个大的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个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
  也就是在这个爆发战争的乱世中,复杂多元性的社会思潮下,范柳原终于敞开心扉,在炮火中大声向白流苏求婚!战争,摧毁了一座城市,也成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②这些都是当代社会思潮复杂多元性的体现。
  2.批判反思性
  中西方社会思潮共同的特点是批判反思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思潮的主题是反思西方近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这与中国人在反思社会主义建设的弯路与经验不谋而合。走出传统的“革命”思想和“梦想”,“都有一种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的感觉”,这些思潮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反思性,而这一点在张爱玲的《半身缘》中表现的最为突出。
  《半身缘》中用顾曼璐身世的可怜揭示了社会黑暗的一面,紧接着又用其妹顾曼帧代替了其姐姐的命运。都是“半生”的命运,世均与翠芝两个不相爱的人结了婚。翠芝和叔惠两个相爱的人也缘起缘散,曼桢怀着撕心裂肺的痛嫁给了姐夫,张爱玲这种精妙绝伦的凄美婚姻故事,无疑是对当代社会的一种嘲讽,一种无可奈何,带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性和反思性。
  《半身缘》表面固然是儿女私情,却也明显纠缠着政权更替国家重建的大历史,其通过人物内心描写来反衬当代社会思潮,而这些反衬又具有明显的批判性。其中顾曼璐有一段话是这样对妹妹说的:
  哼,倒想不到,我们家出了这么一个烈女。啊?我那时候要是个烈女,我们一家子全饿死了!我做舞女做妓女,不也受人家欺负,我上哪儿去撒娇去?我也是跟你一样的人,一样姐妹俩个,凭什么我就这样贱,你就尊贵到这样地步?③
  一句凭什么?说的恰到好处,深刻的揭露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的特点。在《怨女》中张爱玲通过对主人公银娣内心的波澜曲折用了“烫死”二字,印照出当代社会思潮批判反思性的特征。例如:
  归在孝心上,好让他名正言顺地屈服。于是他们落到这陷阱里,过了阴阳交界的地方,回到活人的世界来,比她记得的人世间仿佛小的多,也破烂得多,但是仍旧是唯一的真实世界。她认识的人都在这里,—闹哄哄的都在她窗户底下,在日常下午的阳光里,她恨不得浇桶滚水下去,统统烫死他们。④
  3.直观现实性
  当代社会思潮的理论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大多从对元理论的研究转向对当下具体问题的关注,试图从不同视角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例如,西方的“左派”、“右派”和“第三条”道路,与西方相对的,我国的一些社会思潮也是紧紧围绕人们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争论这些思潮均是具有直观现实性的特征。而张爱玲的文学恰好抓住了这一点。正如《创世纪》中张爱玲对紫微有着这样的一段人物描写,这段话是直接的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带有社会思潮强烈的现实性和直观性。
  八国联军那年,她十六岁,父亲和兄长们都出差在外,父亲的老姨太带了她逃亡南京,一路上看见的,还是一个灰灰的世界,和那操场一样,不过拉长了,成为颠簸的窄长条,……
  一路上看见许多人逃难的逃难,开客店的开客店,都是一心一意的……
  老姨太方才告诉她,父亲早先丢下话来,遇有乱世,避难的路上如果遇到了兵菲,近边总有河,或是井,第一先把小姐推下水,然后可以自尽。无论如何先把小姐结果了,不能让她活着丢我的人。……拳菲之乱,相府的繁华,清朝的亡,军阀起了倒了,一直到现在,钱不值钱了,家家户户难过日子,空前的苦厄。⑤
  4.映照世俗性
  大约近三十年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和意识形态终结两股思潮撞击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西方社会信仰危机,文化危机,开始严重的影响中国的发展,人们开始在困难,挫折,曲折面前忧虑,开始忙绿;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思潮开始风起风云,同时,由于战争引起了沦陷区文学倾向了一种“世俗化”的创作潮流。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文化逻辑”也开始深入社会,渗透到社会思潮,揭示这个世俗年代,世俗社会。
  提到世俗性,传统性,人情的冷落性,泯灭性,《半身缘》这部著作里,可以说表现的更为人叹之。曼璐谎报有病,设计其妹,成全了其丈夫的愚蠢之法。之后曼璐与其母商量让曼帧也嫁给丈夫做小。于是,张爱玲用这一段心里来描写当时的顾太太,显而易见的印照出当代社会思潮的世俗性的特征。
   顾太太心里难过,也是因为曼帧,叫她就此跟了鸿才,她一定是不愿意的,但是,事到如今,也只好委曲求全了,曼璐的建议,顾太太虽然觉得不很妥当,也未使不是无办法中的一个办法。⑥
  顾曼帧在姐姐家关了一年,而母亲仍旧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只是觉得木已成舟。这就是人的软弱的世俗性,可以眼睁睁看着女儿痛苦来成全那点可怜的世俗观。
  (二)张爱玲文学作品中凸显的当代社会思潮
  1.活着的“女权主义”
  女权社会主义思潮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包括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俩个方面。其主要是受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影响,是一种以女性为主体的社会思潮,具有明显的性别倾向性,其促进了现实的妇女运动,更重要是改变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中被忽视的现状地位,改变妇女与男子长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从经济解放、政治解放和思想解放的角度出发而兴起的一种当代社会思潮。而张爱玲正是从女性受双重社会压迫的角度出发来诠释女权主义,一方面是受殖民地生活以男子为中心的权利的压制,另一方面受当时社会资产阶级和封建残留思想的压迫,几千年以来的男权社会中,女性是男性的附庸,她正是用文学来呼吁女权主义,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通过反衬的方式和直观的方式来反映当时社会兴起的这种女权主义,正如张爱玲在《有女同车》说道:
  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⑦
  同时张爱玲在文学作品《桂花蒸•阿小悲秋》又说了这样一段话,来呼吁女权主义,反衬出现实社会女性的低下地位。女权主义的社会思潮造就了她一种女性文化悲凉的特色。
  碰到了,他也不过想占她一点便宜就算了。如果太麻烦,那也就犯不着;他一来是美人迟暮,越发需要经济时间与金钱,而且也看开了,所有的女人都差不多。他向来主张结交良家妇女,或者给半卖淫的女人一点业余的岁曼史,也不想她们劫富济贫,只要两不来去好了。他深知“久赌必输,久恋必苦”的道理,他在赌台上总是看看风色,趁势捞了一点就带了走,非常知足。⑧
  此外,张爱玲在《倾城之恋》描写女主人公白流苏这样的二句话,一正一反两个方面透视出了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深刻的反应出了当代社会思潮中的女权主义。
  流苏的手没有沾过骨牌和骸子,然而她也是喜欢赌的。她决定用她的前途来下注。如果她输了,她声名扫地,没有资格做五个孩子的后母。如果赌赢了,她可以得到众人虎视耽沈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净她胸中的这一口恶气……一个女人,倘若得不到异性的爱,就也得不到同性的尊重,女人就是这点贱。⑨
  2.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解码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达到鼎盛。后现代主义产生受着科技和理性的负面效应影响,此外,尼采的非理性主义和非道德主义也相应的促进了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后现代主义首先坚持了哲学的批判性,其次关注时代、关注现实,最后,后现代主义批判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反对包罗万象的近现代世界观。后现代主义抓住了现代主义的问题,击中了现代主义哲学的要害,有助于开辟哲学研究的新方向。但是,后现代主义也有着一些明显的缺陷,例如:怀疑主义、虚无反对理性,消解主体性等。
  张爱玲把后现代主义这种思潮用一种平民化,世俗化的文字符号释放了出来。在这种中国社会的转型阶段下用一个个世俗爱情来批判现实,又直观现实,带有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一种积极发展,欣欣向荣的社会思潮性,同时其文学色彩又含有了一种对后现代主义的那种所谓的怀疑主义、非理性主义的批判。正如在《洋人看京戏及其他》中张爱玲把后现代主义这种思潮用一种文化解码了出来,这段话也带有了后现代主义的现实性,批判性的色彩。
  用洋人看京戏的眼光来看看中国的一切,也不失为一桩有意味的事。头上搭了竹竿,晾着小孩的开档裤;拒台上的玻璃缸中盛着‘参须露酒’;这一家的扩音机里唱着梅兰芳;那一家的无线电里卖着癫疥疮药;走到‘太白遗风,的招牌底下打点料酒……这都是中国。纷纭,刺眼,神秘,滑稽。⑩
  同时在作品《半身缘》里张爱玲对主人公曼帧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如下),这一段心里描写深刻的把后现代主义通过文学修饰的绝妙绝伦。一方面反映出后现代主义滋生下劳苦大众生活的无可奈何,另一方面又带有了鲜明的社会反叛性,因此,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对张爱玲文学起着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文学中凸显了当代社会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曼帧心里想这里的房子她就要回掉了,他写信来也寄不到的,但是她也没说什么,她实在没法子告诉他,将来他总会从别人那里听到的,说她嫁给了鸿才了,他一定想着她怎么这样没出息……B11
  3.后殖民主义滋生下“哭泣的他者”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受到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重新崛起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产生,关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问题。其发生和兴起于西方社会,同时又不无东方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学术话语和理论思潮。殖民主义将西方文化中的“中心”意识和等级观念打破,使原先处于边缘的理论思想逐渐向中心移动。后殖民批评家借鉴和吸收了德里达的解构哲学、福柯的知识谱系学,把它们作为自己认识基础的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研究模式,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其后殖民理论家大都拥有双重身份,既是西方学院里的知名教授,又是后殖民国家的后裔。
  张爱玲其本人既深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着西方文化的影响,又亲身感受了上海的殖民地生活,创作是结合了不同文化交融冲突,这些作品是对殖民地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现,深刻地揭示了民族文化在殖民过程中如何相互冲突又相互交融的复杂过程,突出强调了当代社会思潮的后殖民主义,以及在后殖民主义滋生下的文学特色。正如张爱玲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对后殖民主义思潮的揭露的透视。
  我自己也是杂种人,我就吃了这个苦。你看,我们的可能的对象全是些杂种的男孩子。中国人不行,因为我们受的外国式的教育,跟纯粹的中国人搅不来。外国人也不行!这儿的白种人哪一个不是种族观念极深的?就使他本人肯了,他们的社会也不答应.谁娶了个东方人,这一辈子的事业就完了。这个年头儿,谁是那么个罗曼谛克的傻子?……这儿殖民地的空气太浓厚了;换个地方,种族的界限该不会这么严罢。B12
  此外,张爱玲在《中国的日夜》有一段话是这样揭示当代社会的殖民主义思潮。
  ……我的人民,我的青春,我真高兴晒着太阳去买回来,沉重累赞的一日三餐。谁楼初鼓定天下,安民心,嘈嘈的烦冤的人声下沉。沉到底……中国,到底。B13
  因此,可以说,张爱玲是后殖民主义思潮滋生下一种文学,其文学作品中无一不渗透着当代社会思潮。《沉香屑•第一炉香》和《中国的日夜》这两部作品中就渗透着鲜明的后殖民主义思潮。
  三、科学认识文学作品催化下凸显的社会思潮的发展态势
  首先,女权主义是当代社会的一大思潮,其促进了妇女地位的提高,以及相应影响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张爱玲也从女性受压迫的角度从发,宣扬男性都是极度自私的,要求全面解放女性,改变传统世俗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但是,我们要积极的看待女权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适度原则,避免过度强调女权主义,而走向女性霸权社会。
  其次,科学认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解码,积极发展后现代主义的优势,尽量避免激进的后现代主义的发生,反对虚伪主义,空理性主义。正确对待张爱玲文学作品下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汲取精华去其糟粕。
  再次,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兴起,造就了文学上一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学潮流,张爱玲从后殖民主义的世俗性,冷落性的角度从发,深刻的表达了后殖民主义思潮带来的残酷现实社会,但是,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矛盾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出发,科学认识后殖民主义思潮,发扬积极,避免消极作用。
  注释:
  ①李辽宁.当代社会思潮(课程教案)[Z].海口:海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2.
  ②⑨张爱玲.倾城之恋[A].张爱玲文集(精读本)[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③⑥B11张爱玲.半身缘[A].张爱玲作品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170;165;204.
  ④张爱玲.怨女[A].张爱玲作品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12.
  ⑤张爱玲.创世纪[A].张爱玲作品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413.
  ⑦张爱玲.有女同车[A].张爱玲文集(精读本)[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⑧张爱玲.桂花蒸•阿小悲秋[A].张爱玲文集(精读本)[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⑩张爱玲.洋人看京戏及其他[A].张爱玲文集(精读本)[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368.
  B11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A].张爱玲文集•精读本[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224.
  B12张爱玲.中国的日夜[A].张爱玲文集(精读本)[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482.
其他文献
摘 要:涉及发展问题首要讨论的就是发展本身,即“什么是发展?”“怎么样的发展才是好发展”。社会发展的水平与质量要由社会进步来衡量,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实践基础、根本途径与内在动力,印证人类社会不断的由低级走向高级。发展问题变的突出,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以发展伦理角度出发反思,理性看待发展与进步,用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发展与伦理的相背离。  关键词:社会进步;发展伦理;合理性  文章编号:978-7-536
摘 要:唐华清宫是唐代最重要的温泉离宫,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的姜寨遗址,经过周秦汉唐等朝代的不断营建,到唐玄宗时代发展到了辉煌的顶峰,并更名为华清宫。本文对此发展变迁和营建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骊山;温泉;华清宫;形成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3-034-03     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余枝,位于古都西安以东25公里,在西安市临潼区辖境的南部。骊山
对JTAPI进行剖析,讨论了其跨平台的应用开发方法和有关利用 Java技术进行计算机电话语音通信的开发技术,以应用实例说明基于Java的计算机电话集成开发的实现过程。
地表水质量监测,是社会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之一,它具有多样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性等特征。基于此,文章结合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开展现状,着重对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优化策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