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刑适用范围的规范考察与解释路径

来源 :政法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j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阐明减刑的适用范围,对于实现特殊预防的刑罚目的 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刑法》第78条第1款所言减刑,系狭义的减刑;缓刑的减刑和暂予监外执行的减刑,亦系狭义的减刑.死刑缓期执行的减刑、罚金的减刑和剥夺政治权利的减刑,系广义的减刑.缓刑考验期限的减刑、假释的减刑、假释考验期限的减刑和禁止令期限的减刑,系最广义的减刑.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不适用减刑.应当运用合理的解释方法阐明包括减刑适用范围在内的各种问题,其中,类推解释的作用不容忽视.尽管减刑在一定程度上、某种意义上代行着赦免的部分功能,但是我国仍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考虑制定《特赦法》.
其他文献
构建自贸港法规体系,是打造海南自贸港持续优化便利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根本要求.自贸港法规体系凸显自贸港基本制度特色中国化、经济形态机制开放化、治理机制透明化、经贸规则国际化等特性,其推动自贸港法治创新,促进和保障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实行“两步两分”规划原则,成为自贸港法规体系构建的规划目标内容及其时间安排.习近平法治思想是自贸港法规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自贸港法》是构建自贸港法规体系的规划依据和基准导向,《自贸港方案》“614”制度是自贸港法规体系构建对象内容,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和党建引领是自贸港法
预重整是在我国原有庭外重组和破产重整两种企业挽救制度的法理基础上,通过优势结合和制度创新而产生的企业挽救法律程序,分为庭外重组和破产重整两个关联阶段,以庭外重组为主导和实质性活动阶段.预重整的本质是当事人的庭外自行协商重组,法院无权行使法庭内的司法权力进行干预.预重整的启动与进行不需要法院的受理和批准,不需法院指定临时管理人,但可由当事人自行聘请辅导机构,不能具有中止执行、解除保全、停止计息等重整程序启动后才有的司法效力.法院在预重整中的工作是制定规则指引预重整,审查批准预重整活动及当事人达成的重整计划草